• 19

【分享】Hi-End網路交換器-影音再進化

ayretimr wrote:
好聽如何量化? 就像(恕刪)


好吃不科學啦,等你在國際期刊發表研究成果我才承認美食存在
忘東忘西 wrote:
理論上可以用示波器去DAC...(恕刪)


我對你們表示同情,你們是秀才遇到兵,要說服不知道甚麼是數位類比及數位傳輸的人,你們辛苦了。
ayretimr wrote:
貓膩就在D/A這塊,與當年jitter(時基誤差)概念被提出(恕刪)


(以下說明皆為DAC之前,DAC後跟交換機沒有關係)

雖然是數位訊號,但內部也是蠻類比的
當超過一定閥值的訊號進來,他就會變成1,反之則變成0

舉個例子RTP協定好了



封包就是長這個樣子,裡面就是一堆標頭跟驗證包起來的東西
送出時會被轉換成二進位的0101
也就是前面所說的數位訊號

接收端則去聽那些訊號的是否有超過閥值,將其轉換為0101

哪什麼樣的情形會造成DAC接收到錯誤的數位資料? 很簡單,封包遺漏
類似於CD刮傷,機器無法讀取到資訊時,我相信你聽到的肯定不是什麼聲音比較不清楚
而是直接爆音/沒聲音或是直接卡在那邊跳針

為了避免封包遺漏的問題,在設計上面則使用緩衝區來處理
當封包進到機器時,並非像CD那樣直接由雷射讀取,而是先進到緩衝區去進行處理
無論是要解析封包還是進行校驗,這部份都會在緩衝區內進行,之後才會進到DAC去處理
同時緩衝區也解決的Jitter的問題,畢竟資料並非"即時"傳送給DAC

所有的乙太網路都是遵從IEEE 802.3標準的,無論你這網路是要用在物連網還是音響都是一樣的
把這錢花在交換機上,我會更願意花在高階的DAC及類比線材,那才是容易出錯的部份

真有興趣可以去Google看看 Audiophile Switch的搜尋結果,你會發現不少西方人都稱其為"蛇油"
或許聽過的人認為真的是有感的改善,但我個人是不會購買這類產品就是

好聽能不能量化我不知道,但你今天想要探討數位資料的正確性時,這是100%可以量化的東西
別在那邊跟小朋友一樣,不相信就把耳朵塞起來"喔你們講的都是假的"
討論就是要有些建設性的論述才叫討論

喔對了,CompleteJerk之前有提過所謂的"數位資料外的變數",我還蠻希望他可以跟我們說說哪些算是那種變數
不過他應該看不到我的貼文啦,畢竟他把我封鎖了xD
忘東忘西 wrote:
理論上可以用示波器去DAC...(恕刪)


沒錯 且 也可以用頻譜去比對改的前後差異 而不是用我覺得去說有差

因為你覺得的改變 如果是真實的改變 在頻譜上絕對會反映出來

相反的如果幾乎沒有差異區別在誤差值內

那基本上就是心理反應 就是所謂的腦內補完

就是那麼簡單

頻譜分析所以能不辨別好不好聽 不行,但也並非完全不行 至少能辨別這些組合起來的器材

在各個頻段過渡的情況來分析 也可以看到 低頻渾不渾厚 高頻否太尖銳

但畢竟每個人口味不同標準不同

但可以肯定可頻譜絕對可以來看你更改設備後聲音到底有沒有真的改變

有改變頻譜絕對有變化 不然就是腦內補完

DAC前這段數位串流並不會有細節遺失的情況,一有封包遺失就是整段遺失

並不會我改了之後什麼分離度更好啊聽到的樂器更多之類的

數位就是你有收到且有畫面有聲音且流暢,那就是每個人用什麼設備收到的資料都是一樣

所以DAC前不會有差異 差異在DAC把數位解成類比後才是重點

轉成類比後電路材質 阻抗 焊錫 所有線路與接點都會直接影響聲音

這邊我就不得要說一下第一篇 大哥 數位串流影片不會因為你加了一台這個

就能提升你影片數位的彩度跟細節阿 這真的是心理因素的

這就跟有人換一條HDMI線之後感覺都不一樣了一樣

只要是同規格且資料流量都一樣 那HDMI線就不會有差異

但通常花了錢之後感覺會比較好也正常 這是心理因素

不然就是葉佩雯

話說我也被CompleteJerk封鎖了 哈哈哈 活在自己世界的人
A+ | 大野狼 wrote:
沒錯 且 也可以用頻(恕刪)


這一串討論小弟很有興趣, 現在也是剛要開始建構自己的網路數位串流
想法是:因為有現成DAC 擴大機 與喇叭, 不想麻煩的話
是不是再添購一台簡易的無線串流播放器(如數位版的TxxxBox)
負責專門傳輸 0101 的數位資料 餵給DAC, 就不會有偏差??
還是說這類的機器也有高級的與低階的差異?

另外就是之前中華電線來家裡加裝Netflix
他把我原來的HDMI線換成他們的 說是因為4k
平平是一條HDMI線, 有差異嗎?

小弟不是來論戰的喔, 是認真的請教
我系統跟你差不多
PC(Roon)>>Lan cable>>tunebox3數位版>>CDP的DAC>>AMP>>SPK
音質就很滿意!

forany wrote:
這一串討論小弟很有興(恕刪)
forany wrote:
這一串討論小弟很有興(恕刪)


無線串流一樣是沒有差別的,無線串流的問題點會在你"無線"的頻寬上

所以如果是透過wifi無線串流在4K上或許你最好用使用起有AC的分享器與設備

一般2.4G的wifi可能支撐不太起4K的串流 你也不想整天看到那個快取轉圈圈的情況吧

所以無線分享器當然有分高低階 你串流接收的設備也要注意要有支援到AC

(如果只是串流音樂其實就沒差當以上沒說)

HDMI線的規格問題其實最終在於線材的用料與發與受的設備支不支援的問題

HDMI線其實是沒有分別的,重點在於該用料的差異造成能不能達到所分類的頻寬

頻寬無法達到該HDMI規格的時候就是無法啟用該技術而已

所以只要你HDMI線接上去 ATOMS DD HDR 4K 8K 7.1之類都可以正常開啟的話 其實這條線就是達標了

所以基本上線材標的HDMI1.4 2.0 2.1只是說這條線可以達到該規格所需的頻寬

並不代表1.4無法使用在2.0上 只要用料不差,2.0 2.1的規格1.4的線也可以用的

只是1.4那時候沒有2.0這個規格嘛 所以怎麼會標2.0呢 你說是吧

所以hdmi線就接上去測一下就知道這條線可不可以用了

會顯示有聲音功能皆可開與正常那就是ok那就100與10萬的線不會有顯示或是音質的差異

所以只要你HDMI不是買的特別長或是特別爛 其實不太會有接上去頻寬不足導致功能無法啟用的問題
A+ | 大野狼 wrote:
是啊 就跟一般正常有(恕刪)
如果都用示波器來測試音響那不會有這麼多品牌!而且日系家電品牌就可以打贏歐美高級音響品牌了,有時不一定要聽的是正確標準的聲音,事實上只要經過錄音就不可能還原現場,
ayretimr wrote:
盲點在「數位傳送不會(恕刪)
沒錯,聽感愉悅否不是機器能測出來的,例如burmester高音有特別的貴氣哪有機器能測出來?
A+ | 大野狼 wrote:
沒錯 且 也可以用頻(恕刪)
頻譜看到的改變跟好聽否無絕對,否則2個不同品牌把頻譜弄成一樣你看聽起來是否會一樣

音響本來就是感官你用數據本來就只是參考

話說你用什麼音響聽過哪些音響?

我只知道買高級音響的最大宗族群是醫師和電子業這些受過高等教育講究你口中科學的人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