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BOSE 的電腦喇叭超小的!

KK080 wrote:
MK MP6 x5 加MK 的K-10 x1
劇院效果跟Bose AM-10 比起來如何啊?
空間有 10坪大,但不想買大型的劇院喇叭!
..(恕刪)


個人感覺, 一句話: 好很多
MK一定要配重低音(MK重低音很讚, 紮實, 快, 不拖泥帶水)
配Denon或Onkyo不錯
不過現在MK復業後表現如何我就不知道了............
我也是用MK(倒店風波之前的LCR series)
跟Bose一樣, MK美國價錢也比台灣便宜不少~~~~~
奇怪...
聲音自己聽的爽就好總麼老是講到火藥味這麼重...
我自己聽BOSE companion 5 的就聽的很爽了..
阿哈
就向我聽Shure SE310還覺得聲音沒有我的CX500好XD
結論是自己喜歡就好了..

祝大家都買到喜歡的音響囉~


(逃)
後來仔細去聽m2
我覺得音質還可以~普普而已
價錢跟C5一樣
C5 卻比 M2 好上好幾倍

沒辦法~走不同的路

宏爺 wrote:
唉~很多人連講話...(恕刪)


我是找BOSE資料路過的人, 不好意思, 看到這裡實在忍不住想回個文, 一路看下來,其實我認為....
宏爺先生...先有嗆人意味的的...的確是您...而不是goodpig先生.........這是我真實的觀感,還請見諒!

您說,為什麼有些人老愛說刺耳的話,為何不挑人喜歡聽的?
從旁觀者的角度看,我認為goodpig先生其實只是想提出忠言罷了,只是..忠言會逆耳,如此罷了。

比起有憑有據且出自善意的建議,有智慧的您難道更喜歡聽不正確的甜言蜜語?

goodpig的目的並不是要爭贏,他只是想提出平衡的觀點。我覺得那些稍懂音響的人,之所以會不推薦BOSE,甚至在論壇裡拿其他更好的喇叭將BOSE的缺點比較給大家看,其實他們真的是基於一片苦心,不希望有人花冤枉錢~

如果大家真的仔細去看他們講過的資料,例如看看goodpig先生提到的國外網站討論BOSE FAQ,其實後面這些爭執跟火藥味,或許就不會那麼濃了。因為那是所謂的真憑實據,已經很確實的指出BOSE種種大問題了,但很多人連看都沒看過,卻還是一直要goodpig解釋、拿更多好喇叭來比..等等,看了真的很令人搖頭.....

對於BOSE的評價,我跟goodpig還有陳興文先生是一樣的,像我的工作是賣唱片的,多少有接觸一些音響的資訊,雖然不是懂很多,但BOSE這個品牌...我只能說它真的很特別,是很難得我所認識所有玩音響的人,都會唾棄的一個牌子,至於為什麼唾棄,在這裡筆戰也沒用,希望大家在喜愛BOSE之餘,可以找找網路上一些對它的負面評價,試著了解它的缺點在哪裡,絕不只是價錢貴所以CP值低這麼簡單的,說得衝一點......BOSE的爛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啊!!......

也許它的專櫃服務員很親切,但銀子跟耳朵都是自己的,還是希望大家實際一點,挑產品而不要挑銷售員的服務,因為銷售員也就是賣你那麼一回,您下次也不會再享受什麼服務了(有問題了也不是找銷售員修啊)。

耳朵覺得聽得很爽,進而認同這個品牌,老實說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銷售員的甜言蜜語,就像我們賣唱片,一方面會表現最好的儀態跟態度,一方面會把產品形容得很棒很耐聽...說穿了,銷售就是抓住客人的衝動跟對我們的好印象,兩者相乘的效果--就等於業績 。說到這裡, 連自己的底都掀出來了,可能大家覺得很好笑,何必為了省你們的錢講這麼多,我只能解釋..這是愛樂人的一點良知,推薦值得推薦的,不好的東西就提醒別人別買了...這些話是不吐不快啊!
豬在台南 wrote:
我不管美國怎樣,...(恕刪)


台南先生(叫豬先生很怪><)...
我想我可以提出一個現象,證明BOSE的確行銷做得非常高明,
您說的有一半對了,台北人若沒去過音響展或是BOSE的銷售點,或是看過其他媒體的介紹,
的確也不會知道BOSE這個廠牌....
但這不是繪畫咩....

換成任何一個知名品牌,如同上述,因為「沒有管道接觸」、「大賣場也沒舖貨」
那麼大眾「沒聽過的可能性」自然會很高...這個原理放諸各大世界名牌皆準呀。

像我是在唱片行工作的,BOSE這個牌子我是因為在信義新光三越B2的法雅客逛街時看過,所以才有印象,
但從去年開始我發現,在店裡常常會遇到客人跟我提到他們最近買了BOSE的什麼(劇院啦、耳機啦),
一開始還覺得沒什麼,那時我不知道BOSE有多爛,想說不了解這牌子,還是認同客人比較好,
也都會稱讚他們很有眼光,一邊附和:BOSE的CP值真的很高,您真是買對了...

漸漸的我發現不太對勁,
像我們做這行,常會跟客人從軟體聊到硬體,有些客人便會提到自己用的喇叭品牌,
但我發現,幾乎會跟我們吹噓(抱歉我真的覺得是吹噓)他們喇叭有多棒的,十個裡面有九個都是買了BOSE,
而且共同的特色就是:自己的親朋好友也都有買喔(有別人推薦他們買,也有他們推薦別人買),
當我發現這樣的客人愈來愈多,我真的覺得不太對勁,
繼續追問才發現,買BOSE的客人對於世界的前幾大影音品牌(除了日系牌子),大多都一無所知,
在他們眼裡,BOSE像是他們銀子的救星,是市面上最划算的品牌(儘管他們根本沒聽過、沒研究過其他同等品牌),
正是因為愈來愈多客人把BOSE講得太神了,我才開始研究這個牌子的。

撇開我研究後的感想不談,但我想說的是,goodpig是說對了,以我們賣音樂遇到的經驗,真的也不得不佩服BOSE的品牌行銷功力,我遇到買了BOSE的客人,真的給我感覺都是比較盲目的;例如最近就有一個買了BOSE消噪耳機的客人,說他都聽古典音樂,用IPOD配那隻BOSE耳機很不錯,當我問他有沒聽過Sennheiser、AKG這兩個品牌的耳機,答案竟然是沒聽過!

我知道很多人一定也沒聽過這兩個牌子,那並無大礙,因為您不見得是古典樂愛好者,再者您也不一定是用耳機聽,所以不知道是很正常的(就像我不開挖土機,世界第一挖土機品牌是啥我哪A災)。首先S跟A牌,是世界前兩大耳機廠商,而且是專門製造適合聽古典的最佳耳機廠商之二,我會感到萬分訝異,就是因為這位客人竟然連這都不知道,就選購了BOSE的消噪耳機,而且重點是...BOSE它是聽搖滾還有流行歌不賴,但古典卻是它的死穴啊!客官您竟然拿來聽古典...還聽得很開心........

做過銷售類的工作我們都知道,要消費者從口袋裡掏錢出來是很難的,所以三吋不爛之舌是銷售員必備功力(不管是說之以理還是胡謅),能夠讓一個古典愛好者,掏錢買下一個完全不適合他的產品,這種行銷功力真的是令我折服........

台南先生,我無意讓您尷尬,但這是我工作遇到的實例,保證參考度是很高的,上述例子只是百中選一,但真是讓我見識到了,我萬分同意BOSE行銷做得好這個論調,還請見諒~


買來用高興就好...
如果對於聲音表現沒那麼講究,
隨隨去的話
用再好也聽不出來。

Bose 好不好其實要看什麼用途。
一般用途有Bose 就算可以了~
玩音響、要講究,不可能選他啦....

像我選C5,風評還不錯。
但在專業人士眼中,其實那不算什麼。

こまねこ wrote:
買來用高興就好......(恕刪)


可愛的喵喵桑,
其實討論了這麼多,之所以會搞得兩派意見像雞同鴨講的原因,
正在於從頭到尾,真正的重點根本不是:

「講究音質的人才不會挑BOSE」
「音響行家才不會認同BOSE有多好」
「有錢有品味的人才不會買BOSE」

或是︰

「買BOSE的人耳朵跟行家是不一樣的」
「選擇BOSE等於不專業」

以上種種就是所有誤會的來源,也正因為這些誤會,才會引發您的不解,
因為大家可能以為:
說BOSE不好的人,應該都是自認品味很高,或是很有錢的人,
他們好像都很買得起高價位的東西,而高價位的名牌貨當然好啊,
拿來跟BOSE比太不公平了......賓士比裕隆,SONY比KOKA,這是拿哪壺比哪壺?

真正的重點是:同樣的價錢,我們是可以買到更好的喇叭的!
當然若大家已經了解這一點,剩下的爭議就是:
這是主觀標準嗎?難道我們都要向某些人的耳朵看齊,自己聽了喜歡也不能買嗎?
為何這些人要強加自己的意見在別人身上?

首先,對於BOSE喇叭的評價並非來自主觀感受,
goodpig提到「高音刺耳,低音下不去,中頻凹陷」,這根本不是他個人的感想跟理論,
而是經過專業的音質測試軟體跟儀器測出來的結果,事實上這是國外音響設備討論網站,已有大量討論的舊聞,我想是因為goodpig的語氣霸氣了點,也沒有說明清楚,所以大家很自然認為這是他的一己之見。

這就好比某牌的奶球,加咖啡喝起來好好喝,
可是成分檢驗裡面含有足以危害健康的反式脂肪,
甲說很好喝,乙告訴甲那不健康,卻沒說哪裡不健康,
甲就以為乙是在危言聳聽,或是認為那只是乙的心理作用....

這種溝通法,當然有理說不清了...

台灣接收影音軟/硬體的資訊總是比國外慢很多步,但所謂的音響玩家,他們或多或少一定會去參考一些國外網站,想分享給國內同胞並沒有什麼惡意,音響玩家說穿了,就是因為花的冤枉錢比較多,因此累積的經驗值比較高,當我們覺得他們好像很有錢,玩得起高級器材的同時,事實上那都是表面而已,試著深入理解他們的講法,當您選購第二套音響設備,就會更懂得挑選,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是吧?
在下個人不反對g先生和s先生的看法!(某種程度我也有同感!)
但是, 我之前那篇發文的主要意義, 是論述行銷, 純討論行銷至少應該有哪些作為
(而且是指台灣官方, 非美國或是日本的官方, 但大陸官方聽說做的不錯)
並非探討BOSE揚聲器的價值!

g先生和s先生的意思, 在我個人看來, 是在發表對BOSE這個品牌之商品的價值, 品牌價值本來就帶有見仁見智的看法, 有的人就是喜歡, 有的人就是不喜歡, 有的人只認商標, 有的人要實際接觸體驗....., 所以未必會以售價高低或是品牌知名度來作為參考, 但不管怎樣, 只要使用者使用起來滿意, 就好了, 或許該使用者以後會發現有更好的選者, 但總是要先體驗過吧! 而且要有興趣與閒暇(還要有錢)去玩味...., 就像喝茶一樣, 平常喝茶都是到茶坊喝, 或是茶葉店試喝, 真的有喝茶品茶後, 就會想知道"茶的學問", 可能會去書店查茶書, 可能還會跑茶山跟茶農聊, 等到喝出興趣也喝出品味時, 自然就會知道什麼茶是什麼味道什麼香氣, 哪邊買茶好哪邊進口茶讚, 哪家茶店(哪種茶葉)的茶其實貴又難喝!

對於"音響精"來說, 當然可以"一耳"聽出揚聲器的價值, 但是對於普羅大眾.... 他們只要求不要太差, 也不要太沒有行情(知名度)

我個人認為, 要以專業級(甚至是HI-END)的角度去評價BOSE.... 還真的有點高估BOSE了, BOSE應該是娛樂級裡面算不錯的(其實我心理的OS是想說: 高階的), 如此而已.... 不要對BOSE太苛求(苛求方向錯誤)

-------------------------------------------------------------
離題了...., 我原本是只想單純探討行銷的! 行銷最基本的就是大量廣告, 最高段的手法, 就是置入性行銷, 如贊助活動, 或是電視劇裡面提供"道具"....像這樣才算"有在做"行銷


再強調一遍! 我這裡並不評論商品優劣或價值, 我只純討論"行銷學"!
請不要再跟我扯到商品價值!
只有直白沒有婉轉, 如有不禮絕非故意
我想問...洗腦式行銷不知道能不能算是好行銷?
我搞不懂的是,
台南先生您可知道...
BOSE的銷售員竟會說他們的喇叭適合聽古典,適合聽發燒,
而成功的讓「原本並不認識BOSE品牌的消費者」,
買下他們的產品,且篤信那真的很適合拿來聽他們想聽的古典跟發燒樂,
然後認為古典跟發燒樂聽起來就該是他們的喇叭表現得那樣?

直到有一天,他們在某間音響店聽見別的喇叭播放古典樂,
發現竟然比BOSE聽起來好聽百倍,價錢也差不多,
才滿腹疑惑的回顧自己當初的選擇,不知該不該怪自己傻....

這種盲目的消費行為快變成台灣的標記了,
從小處看,當然我們無須剝奪別人花冤枉錢換經驗值的機會,
但從大處看,當一些先進國家的消費者,買東西前懂得做足功課、細細比較的同時,
台灣人再這樣下去,真的好嗎?

行銷行銷..好的行銷是把不好的東西賣出去,還讓買它的人買得很開心,
只是大量廣告,銷售量不明顯,也不算好行銷呀,
評論行銷手段高不高明,應該是看銷售量的實際提升,跟消費者對這品牌的信仰有多高,
這跟置不置入性行銷的也無關連...
請注意, 以下是只論行銷學!
"行銷行銷..好的行銷是把不好的東西賣出去,還讓買它的人買得很開心"

閣下這句話, 乍看之下有道理.... 但細分析後, 是講不通的!

行銷是把東西賣出去! 而不是把"不好的東西"賣出去!
把不好的東西賣出去, 已經是有耍手段了!
好吧, 姑且論之也算行銷好了...., 但這樣的行銷也只能做做新客人而已, 然後就像您說的, 有一天知道事實的真相後, 難道不會去追究? 當然啦, 我的意思是去唾棄這個商品, 並且轉告他人?

請注意, 以上只論行銷學!


再來, 就跟BOSE有點關係了(在下就事論事, 有話直言, 敬請海涵)
有個疑問, 對您(s先生):
請問您從何得知"成功的讓「原本並不認識BOSE品牌的消費者」,買下他們的產品,且篤信那真的很適合拿來聽他們想聽的古典跟發燒樂"?

OK, 也許您正好也站在店內, 且剛好就遇到這樣的成交CASE, 但請問, 何以見得照這樣的銷售手法, 成功率可以相當高? 高到讓你就這樣認為?
難道BOSE就只會這樣賣? 難道去逛BOSE的客人都是不懂音響的人? 難道每個買家都沒有自我判斷力? 所以每個在BOSE店面成交的CASE都是這樣"唬"來的?

在下並不會這麼認為! 因為東西是死的, 人是活的, 或許銷售人員教育訓練是這樣, 但實際銷售不可能照表操課吧, 而客人也不會都是傻蛋吧! 如果真的這麼好賣, 那現在市面上應該可以容易見到BOSE商品才對, 不是嗎?(或許您會說價位高, 有錢人不多, 那可是M型化偏向有錢那一邊的族群, 使用BOSE率好像也沒幾個阿)

高價的東西, 不太可能盲目就下手(除非家裡有金山), 銷售員再如何天花亂墜, 對顧客購買的影響力, 還是有限, 當前社會, 並不像過去十幾二十多年前屬於賣方市場, 現在個人意識抬頭, 資訊爆炸的年代, 刁鑽且資料準備齊全的顧客很多, 屬於買方市場的現在, 銷售業務員很難光靠滑溜的口舌賣產品了!
如果做過業務員, 應該知道, 菜鳥業務是最辛苦的, 也最難撐的, 因為很難把商品推銷出去(陌生銷售), 必須死撐過三五年後, 才能輕鬆做業務(人脈介紹)

所以.... 在下很大膽的認為, 閣下應該是反BOSE者, 而不是公平的AV評論者, 公平的評論者, 就算用詞犀利無情(有話直言), 也不會一直用負面語氣, 讓一些看熱鬧的人....覺得....是不是跟XX有仇阿! 幹麻說成這樣?

沒有東西是無缺點的! 我們可以公開討論缺點, 但是不能故意挑剔, 也不該隱善楊惡, 如果東西真的這麼不值.... 不需討論早就被市場淘汰甚至公司也倒閉了!(現在逛賣場還能買到實體商品的品牌, 至少表示至今日為止, 該公司的產品還堪用, 或是公司營運正常)
也許, 您(你們)認為的缺點, 正是人家的商品定位(商品定位不可能100%全方面通吃), 就好像M牌手機和N牌手機, 老是說人家相機畫素如何功能如何....但是人家原廠本來就不強調某個功能

以上對事不對人, 純對這幾篇文章看過後的個人想法

突然想到.... 這種情形, 就好像它牌迷(反本田組群)和本田迷在各大BBS或論壇你來我往一樣, 一直在挑剔喜美如何爛, 雅歌如何不值...., 挑剔的原因, 只因為不喜歡本田HONDA而已!
只有直白沒有婉轉, 如有不禮絕非故意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