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n_gluon wrote:
有機會在說共振。這...(恕刪)
那個不叫泛音,請不要指鹿為馬!
給點意見,你說得木板放在單體前面,我的答案認為應該是 共振 + 失真,跟你說得泛音完全八竿子打不著。這樣,應該說得夠直白了,OK!
另外,就算是使用效果器還是 EQ,那個應該叫人工殘響,我認為不是什麼人工泛音吧?
Aton_gluon wrote:
這討論串,我太顯目了,宣兵奪主了,抱歉。
該分享的資訊也私訊過了,就如"秘密"這書一樣,能不能聚起來,能不能得到想要的,換佛家說,隨緣了~~~~
某論壇下,樓主會和客卿,互動,看那些動作是往正向、負向,客卿之間都是在互享討論,定義與釐清,文字上要述說的是甚麼,並分享之,久久沒回來,果然這邊 夜間的牛郎店的員工越變越多。
不管是鍵盤家還是實踐家,有東西丟出來分享,衝撞,這很棒~~
鍵盤家會找資料給人看,這可省下不少時間,實踐家有實驗過程、設計過程,可少走冤枉路,也很棒。
比"自大"好很多,鍵盤家頂多是"自以為是",但結果是能由討論題清,說白點,丟出訊息那個人,自我會變化。
自大是"大"被自己包起來,旁人無法觸及。嚴厲評判下,旁人無法得知那個人的深度,總覺得像天一樣、像神一樣的大,自己最後都覺得別人都是愚者。
===============================================================================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這句話很棒,不可否認每個人對於自己來說都是很自豪的以自己的學識為傲,但請勿以管窺天....
我是住在2個洞穴之後的野蠻人,我不是神....
若和某位前輩相比,他是太陽我是地上的玻璃砂,沒有他的照耀,我連光都發不出來。
兩個眼睛的洞,怎麼有辦法知道聲音的全貌。
所以我也無法判別誰是傻瓜,誰是天才...。
我不會看到某人說的字義解釋後,就把這說法直接套上"對","錯",因為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就算是愛因斯坦也會錯
就是是這方面的專家,我也不會,原因是我不喜歡這種自大,自以為是。所以才會提出我的論點來衝撞。
有人喜歡把"1"就當成"1",1=1 真的就是這樣嗎?
是因為怎樣的原理而定義出這個字義? 所以這字義代表的僅僅是結果?
未免對聲音太不尊重,太斷章取義了。
不可否認,我是,因為我不是本科,也不是衛道者,僅是研究者,探知者。
===以上屁話===
回這篇不是戰,反正人就是這樣,傲慢與偏見沒這樣就不是人了,在你眼中也許在說啥都沒用,但我不想我的意思被你的回文曲解。在說明我所的 "空間泛音"、泛音、諧波。 當然若有板友能比我的說明更好的能更清楚解釋的請出個聲吧!!
當然要再做詞彙定義也是可以,但重點是像看小說一樣,文字說明有限,若讀者不吧想法、感覺分享,作者也不會知道,這文字原本要給讀者的意思,會不會是正確的,僅此。很高興有衝撞,雖然遇到夜間的郎。
==============
Aton_gluon wrote:
room gain是結果。產生這結果時,過程中的反應已消失。
我是在探討如何控制反應過程,不是再說結果,我們從小到大,學到的結果已經夠多了。
Aton_gluon wrote:
fyl0206終於指出來了,那我再用我的話說一次,同一個訊號源,在不同空間下,聲音表現就是不同,沒錯,這就是我的意思。
整體泛音(諧波)結構就是改變了,也就是有可能喇叭是對的下,在自己家裡的空間下聲音偏了,造成某頻段量感特別高。
在共振腔中,如極他的堂音表現,那就是一種泛音,泛音結構。當然這聲音會不會和弦上的一樣,結果當然是有差別的。
Aton_gluon wrote:
f大也說了,{{泛音 = 諧波???它是由單一樂器本身的基頻與倍頻,絕對不會由聆聽室空間的 room gain 出所謂的「泛音」..)越辯只是越偏激而已。}}
這句話是對的,廣義上來說是等於,字義上當動詞用就一樣,原理手法過程就不同,結果的分析就是用頻譜來看。
若要針對這點糾結,很抱歉,真的是我錯,我用辭不當。很重要,是我錯,所以再說一次。
若f大能提供自己的說明,我想有再看這討論串的人,可以更受益。
Aton_gluon wrote:
單一樂器的基頻與倍頻,不解?? 我只知道要故意讓f/2,f/3...等變更有感,可以由觸碰弦的位置來做所謂的人工泛音。
為了避免誤會,就把我說的泛音當成是一種頻譜結構。
********這是我對弦樂器泛音的認知**************
下面用等號說泛音結構,五個"====="是主波,後面就是諧波,可以人工泛音加強"===" 或是"="....等段落,這就要彈奏技巧。
====== + === + = + ......
"="數量越少聲音越高。
*********************************************
Aton_gluon wrote:
絕對不會由聆聽室空間的 room gain 出所謂的「泛音」<==這我不懂,這世上有絕對完美的空間嗎?
Aton_gluon wrote:
這樣說好了,人耳可以聽到的聲波打在說水面上,水面絕不會產生漣漪嗎?
實際上 水面會產生漣漪,不論反射、或是穿透後的聲音結構就改變了。
比水硬的水泥、木材...等,也是如此。
Aton_gluon wrote:
可以把在喇叭前面放一塊木板,把耳朵貼近木板聽聲音,聲音絕對不一樣。尤其頻譜結構,絕對不同。所以才有所謂的 木頭聲、金屬聲。
喇叭前的木頭會不會震動,答案是會,所以聆聽室空間會不會產生出泛音,結果不就出來了。
總結,換個角度來想,牆壁(琴弦)受到喇叭發出的聲波撞擊(撥弦),音源(歌手、喇叭)本身就有諧波(人工泛音)。
所以空間不會有泛音現象?
主是不會放棄每一個人的。
很謝謝參與討論的每一位,有你們真好,我愛你們、感謝你們。
bigroom wrote:
你不錯,還可以看出...(恕刪)
mastyx wrote:
現代喇叭為何低頻量...(恕刪)
thxman wrote:
路過1.Aton_gluon...(恕刪)
Aton_gluon wrote:
其實我也想用更艱深難懂的專有詞彙,但入境隨俗,音響的世界,有些名詞已被扭曲,非原本物理學上的定義。
Aton_gluon wrote:
謝謝指教,若能幫忙定義名稱就更棒了。
Aton_gluon wrote:作用力怎解釋,這很簡單啊,用拳頭打水和打牆壁,哪個手比較痛,打牆壁當然必較痛,牆壁質量大於水,反作用比較大。
.......鋼砂的反作用力比較大啊(質量大)
這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克服牛頓運動定律。
thxman wrote:
顯見你對物理上相關...(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