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占整個系統失真70-80%, 其他全加起來 20-30%. 我用Denon床頭音響淘汰的擴大機, 推Be718等級的喇叭, 聲音嚇嚇叫. Harman Kardon可以更發揮喇叭的實力, 但不是天與地的差別.
Be 718用料非常好, 但, 但, X 718跟他的差別只有在分音器設計, 單體是同等級的東西. 同樣效能的單體, 分音器的Baffle Step Compensation設計值不同, 產生聲音的差別. 廠商用分音器做市場區隔是很平常的是, 因為消費者很容易被"Be高音", "鑽石高音"誤導. 雅瑟也不是要誤導, 因為整個市場都是這樣. 僅管Be高音單體跟X718高音單體表現"極"接近, 因為有Be的皇冠, 大家願意相信. 其實她根本不是兩支喇叭聲音不同的關鍵.
CP值就原料成本來說, 是X718, 如果你懂怎麼設計分音器, 把X718改一改, 要趕上甚至超越Be718都有可能. 當然, 這需要技術跟經驗.
詳細可以讀這裡一系列文章:
http://parodielin.blogspot.com/2009/12/diy.html
firedragon wrote:
任何器材拿到處理過的空間放
跟拿回家放
當然會有落差啊
......
小朱大,您說是吧..
話說...去雅瑟聽,也不全拿高檔的機器來推啊..
CD7+AU系列的擴大機會很高檔嗎???
...(恕刪)
其實玩音響這些年來
我一路從學生時代的AV劇院
走到後來DIY的土砲
後來到各大二手店開始練耳朵
到最後的只買新機
這一路走來
其實從沒想過所謂的CP值
因為我的經驗告訴我....
音響中哪有甚麼CP值可言
就算所謂的DIY機子...花在裡面的那些高價補品或管子
就沒所謂的CP值可言啦
到現在
我的聆聽方式很多
除了我那間視聽室外...
我也聽電腦喇叭...也用羅技的ipod座聽i-pod...用耳機聽ipod
房間也有一套簡單的綜括推MINI1給我老婆聽音樂
客廳還有一套給她們唱歌用的系統
音樂帶給我們的是沒辦法取代的休閒享受
我想這才是重點
>>>>>>>>>>>>>
至於我的視聽室只有5坪左右
進出這個空間的東西說真的...也不算少了
現在的這對8571....其實在這樣的空間算是小的有點勉強
但是...現在的聲音 ....確實比在雅瑟好聽很多
亞瑟的朋友也來聽過幾次
對他們來說...只是幫他們驗證一下...他家的喇叭可以發出比他自家視聽室更好的聲音
至於我的空間真的花很多錢嗎?
也沒有阿....當初家中裝修時我貼了幾萬塊給木工...
請他照我的設計幫忙做的而已
我老是說
每個品牌都會有他自家的聲音特質
好的產品...就算再貴...都會有擁護者
雅瑟的產品若真要論所謂的CP值
那大概就是相對於國外的賣價
在台灣的用家真的算幸福啦
不避諱的說
好空間..好電源是好聲音的基本
但是上面兩樣都具備了
就一定會好有好聲音嗎?
我的經驗告訴我...從來沒有過
我從沒有一次搬東西回家接上去就發出好聲音
或就是我想要的聲音
從沒有一套音響會是這麼好搞定的
影響聲音的變數實在太多
但是調整好的系統
卻會讓你有比劇院系統更3D空間感...更多的細節...更自然的聽感
每個樂手...每個樂器的前後左右...在舞台上...都有更明確的位置
所以真的想玩
就沒有所謂的cp值可言
在你預算的範圍內....盡量的去試....去組合....一定會有讓你驚豔的聲音出現
如果只是很簡單的享受音樂
不會在所謂的音場延伸等去計較的
那電腦喇叭也是很好的聆聽方式阿
哪有甚麼好計較的..............................
parodielin wrote:
我忍不住想插嘴:喇叭...(恕刪)
不一樣喔
兩者高音的特性在聽感和延伸上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聽感
再者先撇開分音器的設計和修正外
你可能沒發現單體的震膜也不一樣了
這個修正也是為了銜接高音單體聲音特性作的改變喔............
tonypony wrote:
先說聽感上的不同be...(恕刪)
對不起

你聽到的是分音器的不同. 你可以到Parts Express買Dayton RS28A $48, 換入Be高音單體位置, 聽聽看很快就明白, 你還可以買RS28F (同單體絲值震模), 換上去聽聽看. You should be surprised.
Be 718跟X 718的分音器是不同人的手筆. 信不信由你, Be 718並不是 Dr. Joe D' 設計的. 而是另外一位DIY大師. 但 Dr. Joe的名氣大一點, 所以雅瑟希望盡量利用大師名氣. Be 718的分音器是重新設計過, 所謂的延展性, 音場, 或是音響性, 小小的一個電容值可以改變整個感覺 (例如高音電容從1.5 uf 調到 2.2 uf 成本幾乎是零, 但聲音會很明顯差異).
對於無法自己DIY的人來說, 能以台灣雅瑟的價格聽到Be 718的音質, 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如果可以自己DIY, that's a different story.

tinn2 wrote:
可否請教大大您那us...(恕刪)
十萬...

能不能建議您讀讀我去年發表的文章?
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410995
有這種預算, 在DIY的世界裡可以做出當今音響科技能發揮到極致的喇叭. 但在Commercial world, 價錢不等於品質的狀況下, 你的十萬塊會花到家具製作上去. 聽過Be 718嗎? 為什麼一定要落地式呢? Be 718 加上高品質重低音, 不會輸給很貴的落地式. 根據Dr. Floyd的研究, 最佳狀態是根據聆聽空間擺幾隻重低音.
自己做喇叭不容易但其實也不難, 我了解為什麼很多人玩擴大機, 因為自己無法組喇叭. 我做過的幾組, 書架, 落地, 二音路, 三音路, 目前最滿意的是底下這套二音路. 近乎完美的高中頻, 以及很驚人但不完美的低頻. 讀過Floyd的書, 我贊成獨立低音對空間的調整比較容易. 這個二音路是某名喇叭的造型複製品, 高音用的是Be 718高音(Clone).


這對喇叭之所以成功, 因為在小小的身軀, 產生大喇叭的感覺, 這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套喇叭, 幾十年下來, 很多人還在研究為什麼能在這麼小的體積產生大喇叭的感覺. 結果是在分音器上做了調整, 欺騙了人類的腦子. 這許多的研究發現, "全平"的喇叭, 不一定是最好聽的. LS35A是最好的例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