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年讓我感到震撼有關換線最鮮活的例子, 就是某大佬級前輩在自家論壇為文, 為他用了多年ATC 100主動式喇叭換了一支6.8萬的純銀保險絲( 共換四支 ), 然後描述這聲音有顛覆性的提升, 提升的程度遠超越更換其他線材...該感覺心酸的應該是ATC老闆和設計師, 百萬等級的音響不堪一擊, 只是被換了支保險絲...當初怎麼沒考量到? 唉, 情何以堪...踏進音響圈這小眾領域, 嘗被提醒 : 初燒是被網友被論壇騙, 中燒學會諞別人, 高燒開始騙自己...而這個騙並不是謊言, 聽別人說自己就去試, 是自我定力不夠, 陷入泥沼無法自拔...
如果花了大把銀子買了一台音響專業廠商請了高價設計師生產出來器材經過設計師驗收,你對他的聲音還不滿意,需要再買高價電源線來改變他原有的聲音,那應該是買錯了器材,聽聽別的廠牌改變應該更多,如果再聽了其他高檔器材還是覺得聲音還是不對,還是要再換條線,再改變一下他原有的聲音,那有問題的應該不是音響設計師
iceman9166 wrote:如果花了大把...(恕刪) 高價器材或線材都是店家送到家裡,聽到滿意才買的單。真正的高價器材如DCS全套、MSB全套或者線材如Siltech/Nordost旗艦,真有興趣店家是很願意送到你家的。坦白講,用這種等級的東西沒個專用空間實在是有點大材小用。
brandonhu wrote:有去過一位訊...(恕刪) 線材預算怎麼分配是看個人本身的主客觀條件,付錢的人覺得高興即可。個人2024年分別聽過兩套實購都過千萬的系統,兩套都很厲害,到這價位的系統都是以主人的口味調整,所以不必分也不容易分高下。我自己私心認為差別在於線材有投資的那套,在聲音質感上好的有點明顯。2024一整年都在調自己的系統,用過好幾台前級後級,也在此分享一下小小的心得。不討論音色,高價器材可比的是失真,有的前後級95db音壓開始,有的則是破百毫無問題,這在器材價位我目前沒看到有例外。然而聲音的質感成本是整套系統最貴的。年假較空閒,多寫了一些,祝大家新春愉快。
法式芥末 wrote:感覺只是心靈層面的增...(恕刪) 聽得出來就測得出來,測得出來不一定聽得出來,就像用電子顯微鏡和望遠鏡看得見肉眼看不見,肉眼看得得見的儀器一定看得見。肉耳不可能比儀器厲害,儀器測出來差距小於人耳敏銳度的,有人宣稱聽得出差異,就像是宣稱看得見在顯微鏡或望遠鏡下才看得見的東西。你可以確定那是玄學,或是有商業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