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lihmin wrote:已購買。感謝推薦!(恕刪) Vanska這套SACD的音量偏小, 所以你如果照以往擴大機的音量來播放, 會覺得好像有氣無力的. 你要把擴大機音量開得比平常大, 一旦音量放開了之後, 整個演奏就虎虎生風, 音響效果相當不錯.
另外, 所謂大家說來說去黑膠味的, 還不如樓主真正去買台LP, 然後幾片黑膠來聽聽看. 透過Youtube來聽真的是非常的不準確, 也是味道盡失.唱盤與唱頭的價差很大, 一般入門的不用到300美金就有, 但如果是發燒等級的, 沒有幾十萬台幣是打發不了的. 我個人建議是從500~1000美元的唱盤(含唱頭, 不含唱放)入手, 一方面不會太廉價(底座不穩, 轉盤速度不穩, 唱片播放有顫抖聲等等), 但也不至於太燒錢, 至少聽個兩三年以後再來考慮是否要升級.如果沒接觸過黑膠的人, 接觸後有通常有兩種反應, 一個是驚為天人, 從此中毒於"黑膠味", 感覺數位就是平淡無味, 這種人往往到後來就會走上幾十萬以上的發燒路. 而另一種反應是覺得也沒什麼特別的, 要播放還很麻煩, 黑膠的市面價格又貴得很離譜, 然後買個幾片以後嘗完鮮就慢慢不聽了. 其實事情沒有對錯, 會不會沈迷進入黑膠, 這都是個人不同的主觀感覺.
黑膠直接記錄聲音的振動刻錄到唱軌刻痕上,撥放時透過唱針滑過記錄了聲音振動的唱軌,唱針因為唱軌上的刻痕而產生振動,還原了記錄於黑膠上的聲音振動並帶動磁鐵(MM)或線圈(MC)來轉化為電氣訊號。這種直接記錄聲音振動並以振動來還原重撥聲音的方式或許就是黑膠聲音活生的原因
Monte920 wrote:.....其實事情沒有對錯, 會不會沈迷進入黑膠, 這都是個人不同的主觀感覺..... 我朋友家的唱盤是Music Hall MMF 2.2 ,不知道是否已達"以黑膠而言,聲音可以接受"的等級?我覺得整體而言(播放不同音樂類型時,聲音的各項表現),我比較喜歡我的 cd player,然而,對我而言(個人不同的主觀感覺),它的某種聲音特質是我的cd player表現不出來的,我有時也想聽聽"那種聲音"。我的綜擴是musical fidelity m6si(剛好有MM/MC放大),喇叭是spendor G456,線材是audioquest nrg-2、nrg-4、cv-8。前輩們一看便知,這器材在哪個等級。就我所知,器材要能彼此搭配,若要買部黑膠唱盤,是否可以推薦1、2部"能彼此搭配"、"以黑膠而言,聲音可以接受"的參考名單呢?感恩!
shaolihmin wrote:Google雖容易,(恕刪) shaolihmin 前輩,我覺得您不用思考這麼複雜。回想我踏入黑膠的契機是在高中的時候從外公家的倉庫翻出一部哥倫比亞的手提老唱機以及一盒林格風英語教學唱片,那個沙沙的雜音以及與音樂沾不上邊的語言教學發音,我就很驚訝,這個黑黑的盤子怎麼只透過細細的針尖就發出聲音的?我以為黑膠就是一定要接上金屬大喇叭,機器上要有一個手搖柄搖一搖才有聲音。之後一路走來從自動播放入門機玩到獨立馬達、獨立唱臂唱盤,現在又回到了直驅唱盤,其實黑膠就只是音樂載體的其中一種,不需要對他沒有信心,也不需要過度神化與嚮往,沒有絕對的好壞。想聽,就依照自己的經濟能力許可去選取適合自己的設備就好。補充:我覺得可以從TEAC TN-4D 直驅黑膠唱盤這種入門,簡單好調整,聲音有水準。
jackcan wrote:不用思考這麼複雜 謝謝jackcan大的建議,我好像常常被這樣勸告!哈哈!(說真的,在音響音樂領域,我壓根不算前輩)我上一套音響用了25年,都沒換過。去年壞了,做了點功課,更新了器材,也希望用25年。每天有閒,認真聽聽音樂,不太關注音響發展動態。我希望簡單,做法是"先花點時間選個合適自己條件的,從此高枕無慮、從一而終"。也希望自己的生活儘量環保,所以"用過幾次,之後擺在架上"的東西,能免則免。謝謝您推薦的"TEAC TN-4D 直驅黑膠唱盤這種入門,簡單好調整,聲音有水準"。其實去年我也一度想要購買黑膠唱盤,本打算買Technics SL-1500c,但是後來有前輩勸我"買這個等級,不如好好聽CD",而我也真的沒有非要不可(現在也是一樣),我的火就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