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就是調擺位
因為空間大,所以喇叭要拉往前更往耹聽者
⋯⋯缺點就是這在一般家庭可能被家人抗議擋道跟難看
但在對的高度及折角來聽時,
先在喇叭前方兩公尺中間位置聆聽,
看聲音出量是否達到你要的聲音三频均衡
若沒有,加上擴大機規格又滿足喇叭可承受瓦數
開大聲高音開始刮耳,人聲厚度及低音量感又跟不上來,這時就是要調升級線材了⋯⋯
打個比方,你目前擴大機加805本來可達成這A組合最佳A100分,但你線材是否夠傳導好跟三頻中性夠帶電荷能量來滿足擴大機推動喇叭
因為線材都是對訊號減分,用不夠好,扣分就越大
才會有尖薄刮耳沒動態平衡,不Q彈以及節奏沒勁的聲音
以我之前經驗用過裁切線PC Triple C 單晶銅來給各線材,擴大電源線單股芯5.0mm平方,訊源3.5mm平方,訊號線0.7mm平方,喇叭線1.5mm平方以上⋯⋯這種組合大部分已可滿足A組有90分量感(不代表有質感跟均衡三頻)了;若在這條件下,你還有這困擾,那就真的這套系統兩條路選
1.換落地喇叭跟擴大機
2.再用更好的線來補⋯⋯比如更貴合金線,鍍銀,純銀,金銀⋯⋯先達到三頻均衡人聲厚甜感再說
較低價粗的銅線一定可以帶出量感,但沒有質感以及中頻人聲有時萎縮或者糊矇
所以線材要少花錢,系統要買對花大筆一次到位,相對書架叭要餵大空間,就要花好的擴大機,比如200瓦來餵805,跟好的線材把能量逼出到大空間
玩音響要基本好聲不難⋯⋯要HiFi好聲,就錢跟研究時間要花大些
vicence wrote:
我聽過不少次N805...(恕刪)
其實這種東西也沒什麼好參考,反正就是大家常說的那三個牌子,Accuphase, Marantz,McIntosh,通常都不會錯到那去,至於型號就取決預算多寡,一樣的價格(通常不會一樣)就看瓦數和外貌來選擇,也不需要去試聽,試聽每家空間喇叭都不同,有沒有被動手腳,誰知道,聽完心中只會多很多鬼,或著預算只有十萬,反被推到二十萬,或被策反買到其他品牌的機器,結果在試聽都很好聽,帶回家後,完全是兩回事。
而線材這種事,我認為先買一條還ok純無氧銅便宜的12AWG國產線就好了,先把空間和器材弄的很好聽,想要換之後再來換。連空間擺位都搞不定了,説到線材太早了。
我805D用的是無名線材,擴大機和源訊都不是什麼高價品,我都覺得聲音不錯了。
有些人可能認為樓主是初哥,那誤會可大了!個人是不認識樓主啦,但憑B&W 805D +TAOC WST 60HD3組合,肯定的說樓主已有相當資歷且做足功課。
曾有幸在相同空間聽過B&W 805D3 +原廠腳架 VS TAOC WST 60HD3,所以毫不猶豫買下HST 60HB;此番見到有人建議買腳架換掉TAOC WST 60HD3或灌砂﹙原廠已填充防共震、共鳴膠,無法灌砂﹚,只能說是不甚瞭解或沒實際使用過TAOC音響﹙腳﹚架!無論如何,就有限經驗總結的說,如此已經是最佳組合。又因是木質架高地板,理論讓喇叭拉點距離減低空腔效應至為合理,豈有走回頭路之理?
問題非常簡單明確,首要解決是空間漫﹙亂﹚射!就不知樓主進度及成效如何?漫長三天假,懇請賜點嗑牙話題吧!
lingo1388 wrote:
連續假日不想出去人擠...(恕刪)
我才入門一年多而已,用這款腳架只是之前google看到有人805D3搭配這款腳架不錯看而且又是日本音響品牌,本來只是想說換了腳架肯定比原本用碳纖維墊版好多了,沒考慮到材質原廠副廠問題,而且這款代購費也不便宜要15000到手花了30000多,早知道當初直購入805D3腳架說不定就沒那麼多問題了。
目前使用比例是影片70% 遊戲20% 音樂10% 現在只希望能長時間聽不刺耳就好音質之後再處理吧。
就如同我之前所說之後目標是
minidsp shd,個人來說自己調整擺位實在不準,之前調整起初聽覺得不刺耳音質有些許改善不過聽了幾個小時後又開始覺得刺耳又改回原本擺位,不過預算有限只能慢慢升級,之後會先升級vicoustic吸音板或cardas及wireworld線材,看到有人說升級線材有人說先解決空間我是打算二種都試不過我平常每個月也只有幾天在家只能等之後有時間及預算在來試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