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RIP-CDFALC、ALAC、WAV那個格式好?還是有更好?

lingo1388 wrote:
事隔十年左右(大概,沒仔細算)想說應該進步很多了吧!事實是,是有一點進步,但...還是讓人有點失望,看來...再想想


現在算進步很多了。對於老CD,Rip時候會自動搜尋並且加入Tag,除非你的CD太冷門,沒有人上傳過Tag。新CD的Tag應該都內建好了。
對於沒有Tag的CD,也可以用MusicBrainz Picard或是MP3Tag來自動加入Tag。只是這些是英文版的軟體,而且Tag資料都屬於國外出版的CD,國內的CD可能就有些困難。
我印象中是mp3tag可以進設定改語系變繁中呀? 太久沒用有點記憶不清楚了XD

Robinnibor wrote:
現在算進步很多了。對(恕刪)
wishstar2004125464 wrote:
我印象中是mp3tag可以進設定改語系變繁中呀? 太久沒用有點記憶不清楚了XD

軟體界面可以改繁體中文,只是手冊沒中文,遇到問題還是需要看英文
Robinnibor wrote:
軟體界面可以改繁體中文,只是手冊沒中文,遇到問題還是需要看英文

用軟體還怕英文..

以前都是手翻字典, 一個字一個字慢慢查, 寫在說明書那些字的旁邊, 光是一頁就查了上百個字.

然後把那些字拼起來, 用猜的, 大概是什麼意思.

幸好軟體說明書, 大多不去用那些種高深文學句, 不然大概全部都會猜錯.

現在可以直接丟去給 google 去翻, 然後 中英對照 半看半猜...
https://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 =wT&sl=auto&tl=zh-TW&u=https%3A%2F%2Fhelp.mp3tag.de%2F

何況它的教學也不少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mp3tag
就軟體推廣角度而言,其實有中文化是比較好,所以早期才有很多大神願意去做外掛繁體中文化軟體這塊。

而且以前滿多軟體也不像現在可以直接套用語系檔就直接整個介面更改語系,中文化只要去修改語系檔就好。

當然翻譯到不到位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啦XD

宅男乙 wrote:
用軟體還怕英文.. (恕刪)
Robinnibor wrote:
軟體界面可以改繁體中(恕刪)


文字介面其實還好,只是沒有使用MP3的動機(沒使用行動裝置聽音樂的習慣),目前覺得WAV,FLAC是比較好的選擇
mp3tag只是軟體名,實際上它可以幫
Supported Audio Formats
Advanced Audio Coding (aac)
Apple Lossless Audio Codec (alac)
Audio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aif / aifc / aiff)
Direct Stream Digital Audio (dsf)
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 (flac)
Matroska (mka / mkv)
Monkey's Audio (ape)
Mpeg Layer 3 (mp3)
MPEG-4 (mp4 / m4a / m4b / m4v / iTunes)
Musepack (mpc)
Ogg Vorbis (ogg)
IETF Opus (opus)
OptimFROG (ofr / ofs)
Speex (spx)
Tom's Audio Kompressor (tak)
True Audio (tta)
Windows Media Audio (wma)
WavPack (wv)
WAV (wav)
WebM (webm)
這些類型的檔案加tag
lingo1388 wrote:
文字介面其實還好,只(恕刪)
本身已經沒有在rip。

有需要數位檔會從國外主要音樂販售網站購買下載。大多是找HiRes版本(擔心假高清的人可以買單首驗看看)。
現在購買高清數位檔不外乎flac或dsf兩種最大宗。又以dsf買較多,尤其發過SACD盤的會是DSD格式(DSD2.8)。

自行rip建議以flac為主,將來還能跟HiRes檔同一格式。
RIP-CD已有段時間,大概完成近200片,最近發現"電腦"問題很大!

原使用ASUS A53S(I5)筆電有些年代,久了舊了自然效能不好,無論開機或程式執行都要很久,而且電池早已停產…於是買了部新筆電ASUS S15(I5)除了RIP-CD外(同步聽)外, 也聽SPOTIFY.YOU TUBE…等網路串流,聽覺上始終有莫名的不習慣,經過不同組合反覆播放,得到結論,數位訊號經過新筆電→DAC整個聲音頻率都往上調,以致高音尖銳低頻稍弱,乍聽有解析高音場大的錯覺,俟換回舊筆電則無此現象(較接近CDT→DAC聲音),兩者差異程度比內建VS外接光碟機更大更明顯;將RIP音樂回燒成光碟,聲音特徵沒有改變
看著一堆已RIP的CD,唉~

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囉!
lingo1388 wrote:
RIP-CD已有段時(恕刪)

也許新電腦的 usb audio out 頻率已經不是44.1k
如果你的DAC 可以顯示input audio 的頻率,那就可以 確定新舊電腦 是不是都44.1 k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