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音響室空間

thxman.tw wrote:
至於一般家用,就用家自行看著辦,前行聲學分析 (非REW...等在那亂測亂判讀一通) 的花費一般家用是花不下的。 (猶似每一個廳堂,並非都能如衛武營一樣,請專業的聲學顧問進行規劃、設計的聲場前行分析)

嗯,我們一般用家知識與實務經驗皆不足,大部份的嘗試基本上是在賭運氣。
kao_photo wrote:
各位發燒友都一直不停的強調空間空間的重要性,但並沒有詳細的說明,何謂是好空間?是越大愈越好?越長越好?越寬越好?越高越好?

因為住家通常沒得選, 討論了, 也沒用..

幾十年前在 音響工程課本的 建築設計那邊, 有提到幾組比例,

其中一組好像是 高:寬:長 = 3:5:7 ..

也有人提出黃金比例 , 那就是 0.618 : 1 : 1.618, 差不多是 8 : 13 : 21
https://kknews.cc/news/ngbkxv5.html

還有很多設計圖, 請按
ldw406 wrote:
180Hz以上吸音係(恕刪)


多孔吸音材很容易找,問題是有沒有動手能力? 有沒有木工工具?
我是自己做的,聚酯纖維棉從淘寶買 (5cm厚, 100x200cm一張, 密度選40kg/m3) (含運費大約一張1000左右,買越多運費攤的越少)
木框用裝潢用的角材,用釘槍釘成一個框, 再訂購棉麻布,把吸音棉像是繃框那樣用棉麻布釘在角材上。
如果10cm太厚,5cm也足夠了,可以利用角材隔出3~5cm的空氣層讓吸音頻率往下一些。
Truth shall set you free
提醒一下,k書和diy經驗不代表對一件事了解足夠深入、可舉一反三、能設想周全。

黃金比例的論點,是預設房間的所有模式都會被激起,而且所有模式的影響都是一樣的。實際的情況並非如此,比如軸向的模式影響比較大,比如聲源和收聽位置會靠近某些模式的節點同時又靠近某些模式的腹點,這使得各個模式有消有長。好的比例不能保證什麼,不好的比例也非個個無解。

房間選定了(固定了)就無法去改變,這是因爲不懂,而不是真的什麼都不能做、做了什麼都沒有用。玩音響不需要無時無刻有個盡善盡美的房間,只需要在喇叭通了電發了聲時,在聆聽位置上能暫時擺脫房間不好的效應即可。細節已在其他樓講過,就不重覆了。

所謂的吸音材料,買到的是包材、建材還是聲材,這是首先要確認的事。再來是吸音特性,不論貼實還是有空氣層,如果你只有經驗數據、估算數據,實際驗收效果是重要的。如果吸音材料表面要覆蓋織物,那要小心吸音特性被織物改變。然後弄清楚你吸音的目標是什麼以及如何驗收成果,別把心裡作用當成實際作用。



Levelzero wrote:

黃金比例的論點,是預設房間的所有模式都會被激起,而且所有模式的影響都是一樣的。


協補
以往許多研究者們在進行封閉矩形空間三圍尺度關係分析時,係無源分析。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wishstar2004125464 wrote:
其實你看板上就知道台(恕刪)


謝謝WishStar大的分享,我是PTT文章
[心得] 音響空間設計與布局分享
的原始作者,我會抽空把文章編輯好放上來與Mobile01的前輩們一起交流,
還有很多能跟大家一起學習的地方。
No Risk, No Life.
love512rx wrote:
這照片是在10樓貼文(恕刪)


回應一下大家的問題,這不是美絲板,是Keystone公司的高密度聚酯纖維板
(聲明:純屬本人使用前後的感想,文內與所談論到的器材/品牌皆非廣告意圖,本人亦無取得器材/品牌之各類形式贊助。 )

我貼在這裡的目的是減少喇叭背牆的反射,這個位置是第一反射點。
尺寸是22*19*0.9,邊長11cm。防焰阻燃材質。
廠商提供的吸音係數圖如下:


大概能處理500Hz以上(係數:0.8~1.0),對於反射點的吸收我認為還算適合,而且滿便宜的,
也還算能搭得上居家的色系,所以就貼在這了。希望有回答到。
No Risk, No Life.
松高綠布丁 wrote:
回應一下大家的問題,(恕刪)

說真的 0.9公分的吸音板可以對 250Hz有這樣的吸音效率真是神奇
0.9公分 1/4波長對應的頻率是 9.4kHz , 250Hz 的1/4波長是 34公分。
Truth shall set you free
vinjoutw wrote:
說真的 0.9公分的...(恕刪)

我也覺得很神奇,有點不可思議!
希望若是廠商有看到可以解釋看看。
我是覺得對這類產品只能處理高頻不意外,
反正是當作第一反射點的吸收而已~
vinjoutw wrote:
說真的 0.9公分的吸音板可以對 250Hz有這樣的吸音效率真是神奇
0.9公分 1/4波長對應的頻率是 9.4kHz , 250Hz 的1/4波長是 34公分。

說不定是貼在有空氣層的牆上做測試,也就是說,等於是複合層的整體吸音效果,不只是單片吸音板的效果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