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窮人古典愛好者,買不起高級音響,只能偶爾買一張CD,平常聽廣播或網路廣播、Youtube等
每個人喜好的音樂不同,如果純粹從樂理或音樂層次的理論,古典樂和交響樂比較能呈現音響器材的能力
這不是說聽古典樂交響樂就會比較高級,只是個人喜好和實際試聽過的確如此
像久石讓作的電影配樂,比如天空之城,聽一般版本和演奏會交響樂團演出版本,感受真的還是有差,
很多電影都用交響樂更不用說,通俗點如星際大戰便是
如果去上音樂學院,古典樂應該是必修課之一,洋人發展了幾百年的樂理有其深厚的基礎,用來試聽或示範器材當然是最適合,但這不是說花百萬就只能聽交響樂,有些人嫌5.1太吵,只玩2.1或兩聲道的,有的人復古一點,玩留聲機放LP,當然,也有學音樂的只是學樂理,但不喜歡古典樂或交響樂,歐美也很多什麼新學派'新古典的,也有很多只聽某些類別的不喜歡交響樂,以前高中加入熱音社,幾乎就是玩重金屬或搖滾樂,有些人也是只捧搖滾樂才是神,其他都是屁的....
玩音樂不一定要上學院或懂樂理,會寫音樂也不一定要懂音響器材,但是不論花得起錢買高級音響的人是什麼目的,最終目的一定是播放好音樂,能完整呈現原音原質,有多少錢買多少等級的器材,音響這種工具跟車子一樣,一分錢一分貨,重要的是,錄制演奏古典樂和交響樂真的不是隨便一間小錄音室就OK,柏林愛樂和台北愛樂會一樣嗎?卡拉揚和比較沒名氣的指揮家會一樣嗎?不喜歡的人感覺會沒差,但喜歡的人就聽得出不一樣,人人都說音樂是主觀的東西,所以某人說卡拉揚不一樣,也不需別人認同,如果問年輕人五月天和某某熱音社的Band一樣嗎?當然不一樣,但對不喜歡Band、搖滾或流行樂的人來說是沒差別的.
這個領域會玩的廠商或神人也很多,而且,每個人喜好的器材都不同,但是如果要舉出一種能綜合表現器材的音樂,我個人當然也是推古典和交響樂,古典樂不是只有貝多芬、蕭邦而已,也不是每首都讓人昏昏欲睡,剛開始接觸的人都會有某些曲目好像似曾相識,因為古典樂、交響樂有很多都是會被拿來做廣告配樂、戲劇配樂、偶像劇也有,從讓人心靈平靜到慷慨激昂的都有,真的要細數下去,能拿來測試器材好壞的曲目類別真的多到數不盡
以上只是小小感想,我只是喜歡聽,沒有懂太多樂器或樂理,沒辦法細細描述古典與交響樂的好聽與感動,只能說,如果看那些雜誌的文章或網路所講的,真的百見不如一聽,只有試試才知道,再延伸一點,也有人只聽歌劇、音樂劇的,像去年的電影悲慘世界,不管是舞台劇版或改編電影版的都很棒,但不喜歡的人也仍是不喜歡 XD,話說回來,用百萬器材聽台語歌的也有,玩遊戲的也有,器材只是工具,用手機聽交響樂也可以很爽,用百萬器材聽謎片也是很爽,別人的經驗如果不適用自己,也不代表哪天你有錢買百萬千萬音響,就不能放別的音樂,東西是買來用的,自己聽得舒服就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