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盤點個人玩轉樹莓派三大主流播放軟體的一點小經驗

ericintpe wrote:
其實感覺有些神奇!光(恕刪)


以前我也折騰過光纖,但使用光纖網路必然會有額外的光電轉換,會產生額外的Jitter,最終還是沒有比較好
Liu v wrote:
HQPlayer使用(恕刪)


閣下說的這些玩法,敝人我在四、五年前,剛跨入數位串流播放時就玩過,
可以參考隔壁另一棟大樓(分享:我的網路數位流Daphile系統,安裝全紀錄),與本樓的前面文章。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5380451

在此就不重覆回復了!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Liu v wrote:
Accusilicon(恕刪)


有你說的千萬級喇叭系統的人,怎會來玩DIY播放系統?
無論是時間成本、眼光、境界應該都是不同等級了吧!
錢能解決的事,在其眼中都不是問題了,
所以只要花錢,無論是日系、美系、歐系等有大把的世界知名品牌供其挑選使用。
至於有錢又有閒,還想要折騰這一塊的大佬,應該會瞄準下列這些玩具吧!


http://www.cybershaft.jp/a-products/op21a-1.html
Cybershaft 時鐘

http://www.titansaudiolab.com/en/products/Horae/Horae.html
Horae 時鐘

https://taikoaudio.com/taiko-2020/
Taiko Audio Music Player / Streaming Server

敝人就是分享一些小兒科的玩具而已,看看就好不必太較真。
畢竟每個人的條件與需求都不相同,聽音樂這件事,自己聽得爽就好!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ericintpe wrote:
近來一直使用HQPlayer...(恕刪)


分享一下 在國外網站論壇上看到 HQplayer+線上串流的做法

第一種:
HQPlayer OS安裝至UPboard上(這個板子支援OTG),可將此裝置當成獨立升頻器。
PC或是串流轉盤透過usb將串流丟至此裝置。
*PPT上有人分享此法
*此法可以自動切換sample rate,但是CPU效能就...

第二種:
在IOS上透過blackhole和Loopback可以把HQplayer當成是虛擬音效卡,藉此來撥放串流。無法自動切換sample rate,但是....
*PTT有人分享此法,甚至還有更進階的用法
*Windows系統好像也有類似軟體
*IOS最近有出一個APP,LosslessSwitcher,使用apple music時也能自動切換sample rate
*Mac mini M1 效能不錯,還能透過手機遙控 還有airplay2

第三種:
利用有"光纖輸出"的串流轉盤 輸出至minidsp的USBStreamer,USBStreamer透過usb跟電腦做連接,電腦內的HQplayer支援USBStreamer作為來源,但無法自動切換sample rate。

第四種:
串流轉盤輸出至 Up gateway(安裝HQplayer OS),接著透過網路NAA連接至有裝HQplayer的電腦
*可以自動切換sample rate
*國外論壇關於這個討論有一長串,建議...要有debug能力.....
airdog18 wrote:
分享一下 在國外網站(恕刪)


國內玩HQPLayer的老燒很多,而且都是臥虎藏龍的高手!
本人只是一腳剛跨過HQP門檻的幼幼班新手,

經過一段不算短的摸索階段,在此分享一點自己粗淺的心得,
希望高手們路過者多給些如何改進或優化進階的建議,
無論是新的玩法也好、增進音質優化的方法也好、調整軟、硬體的密技尤佳,

如果與本樓的標題不符,歡迎另闢大樓,
在下必當誠心參與討論、虛心求教與分享所得。

話說要玩好HQP,首要條件就是把PC(算力機)、NAA(播放器)與NOS DAC(R2R為佳)三者分別處理好。
網路上有許多心得與文章,分別詳細介紹解說了HQPlayer PC(算力機)與NOS R2R DAC。

個人粗淺的認識是—一分錢一分貨,花多大的成本,理論上就可以在性能上得到相應的質量。
所以這部分每個人可以視自己的能力,量力而為!

反倒是在NAA Endpoint上可以著墨的方法較多,相對也更容易得到高C/P值的播放器。
例如本人使用RPi 4B加上OCXO時鐘(內、外接式都可以),再加上超級電容濾波板,簡單(指架構而言)又節省成本(相較市售的一般網路串流播放成品機而言),

並且從音質而言,自己建構的RPi NAA播放器絕對有信心把身價兩倍以內的成品機,甩開幾條街之外。

至於軟體的選擇當然有多種,但是筆者習慣moOde用來順手。只要暫停播放MPD or DLNA的音樂,隨時就能
當成NAA播放器,各種播放模式非常方便轉換與易用。

最後談到網路隔離方面,筆者最近發現一種效果不錯(也算省心又省力)的隔離方式。

方法:

Notebook or PC(算力機)--使用WIFI網路(當然至少要A/C以上等級的網路)。

NAA 播放器---連接有線網路。

由於筆者的筆電是用AMD RYZEN 5800U的CPU,使用以上的網路隔絕方案可以輕鬆的升頻播放 SDM (DSD) | poly-sinc-gauss-hires-lp | AMSDM7 512+fs PCM to DSD256
這種隔離方式絕對不必擔心所謂電氣噪聲、網路傳輸雜訊等因素的干擾。

當然如果兩部機器都需要有線網路連接時,也可以選用個別接上不同的Switch來做到隔離的目的,也是頗有效果的。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ericintpe wrote:
有你說的千萬級喇叭系(恕刪)


千萬級喇叭系統的人,為什麼就不能DIY? 已故的台泥董事長辜成允,他還DIY喇叭,你覺得他是買不起千萬級喇叭系統?
ericintpe wrote:
有你說的千萬級喇叭系(恕刪)


你提到的時鐘,cybershaft連最基本的相位與Jitter數據都未提供,不到1000元的Accusilicon AS318B都有提供數據

titansaudiolab雖然有提供數據,但相比不到1000元的Accusilicon AS318B,只能說好悽慘...

再者,你提到的時鐘裝置都得經過一條不算短的線材,導致實際上被接收的相位與Jitter將會更淒慘

相對之下,DIP14的時鐘,例如Accusilicon AS318B,直接設置在最靠近DAC晶片的位置提供時鐘訊號,避免損耗

真正懂的人,才不會去購買還需要外接時鐘的DAC

頂級的DAC,例如MSB DAC都是採用直插時鐘,至於dCS喜歡要用戶購買外接時鐘,嗯,懂的人都懂
ericintpe wrote:
閣下說的這些玩法,敝(恕刪)


你連數位音響最需要重視的jitter都不懂,你的經驗恐怕也沒太大價值,想要玩好音響不是砸錢,而是要先搞懂最關鍵的環節jitter

簡單講,越是嚴重的jitter保證很難聽,因為超級嚴重的jitter就像DJ故意手去推動唱盤的卡芝卡芝的噪音而已

因此,在數位音響中最需要關心的就是jitter,其餘都不重要,而加拿大人iancanada他所設計的模組,已經用精密儀器提供數據,即使只是使用很普通的時鐘,例如accusilicon as318b也能供把jitter壓低到超乎想像低的水準(當然使用相位與jitter更優的時鐘會更好)

至於Jitter為什麼這麼重要,細節自己爬文就能找到大量資訊,在此就懶得重述

若是離開DAC晶片之後的類比電路,那就真的很複雜,沒有數據可供評判標準

雖然在類比電路中有失真率可以看,但即使做到0%失真,也很可能是難聽的聲音,道理很簡單,在錄音過程、壓成CD、喇叭收到訊號撥放、喇叭擺放位置等等本來就已經產生大量失真,因此器材能夠做到0%失真,也只是把在錄音過程、壓成CD、喇叭因素所大量產生的失真忠實地放出來而已,怎麼可能就一定會好聽?

也就是,真正會好聽的類比電路其實反而是刻意製造失真去"修飾"上述無可避免的失真,而讓人耳覺得好聽

再舉個例子,你買的CD是張惠妹的錄音,但由歌神張學友演唱同樣的歌曲,聲音當然聽起來大不同,即所謂失真很嚴重,你敢說張學友翻唱(即所謂的"修飾")就一定難聽?

總之,到了類比的世界後,有太多太多因素會干擾,但在數位世界裡面唯一影響因素就只有jitter
Liu v wrote:
你提到的時鐘,cybershaft...(恕刪)


看了你的回文其實有點懶得回覆,因為你的內文論述充滿矛盾,一點邏輯性都沒有,
你所引用的知名廠牌MSB DAC與你推崇的Accusilicon AS318B有甚麼關係嗎?

是MSB用了這個時鐘晶振?還是你自己用過?拜託你貼個開箱照證明一下。
否則MSB DAC有多好與你說的Accusilicon AS318B有半毛錢關係嗎?

再回來看,你一直力推Accusilicon AS318B,請舉例說明用在哪個產品上?

這個產品在用戶心中的口碑如何?哪裡可以得知這些訊息?

還是說你已經正在使用?拜託你貼個真身照,讓我輩聞香一下!

其實Accusilicon AS318B的產品敝人在下我還真的用過,目前也還是我的備用系統,
那就是Topping DX7 Pro (請參考廠商的產品截圖)





就我個人的使用經驗是,經過Topping DX7 Pro播放音樂的質量真的輸給我現在的R2R DAC,

這個驗證是當前端的播放系統都一致時,個人親耳聽過驗證的。

時鐘的問題回覆到此為止(再來我的折騰目標是超級電容,沒有時間再旁鶩他事),反正只有親自體驗過才能給自己答案;光憑想像與腦補只有愈來愈陷入迷霧中而已。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ericintpe wrote:
話說要玩好HQP,首要條件就是把PC(算力機)


光是這句話就說明了你根本不懂數位音響電路最重視的其實只有Jitter

在數位音響領域中有一句話:多隻香爐多隻鬼,指的就是刻意把撥放音樂搞得太過於複雜,反而搞出更多鬼,反正更糟糕

消除jitter,其原理很簡單,就只是讓原本有時間差的每一個音樂封包,透過FIFO,並以優質時鐘重新再以穩定頻率輸出音樂封包(一般軟體FIFO由於並不會改由優質時鐘訊號來做reclock,因此並無法消除jitter)

然而,越高性能的PC,他的多工能力越強大,他反而會製造更巨量的Jitter,因為每當不同核心的CPU接替處理撥放音樂時,他的頻率本身並不是非常非常穩定的水準(PC不可能使用超級優質的時鐘,也不需要)

HQPlayer的唯一優點其實只有升頻,因為在DAC晶片中他會進行升頻,因此如果輸入的訊號已經升頻且升頻的品質優於DAC晶片,就能有較好的音質

然而,越高性能的PC帶來的巨量jitter並不會因為升頻就消失,因此HQPlayer所帶來的破壞其實比較大,不過優質的reclock可以解決高性能的PC帶來的巨量jitter

結論就是,若使用加拿大人所設計的FIFO模組並搭配非常優質的時鐘,不論是使用廉價的Pi或是HQP(PC(算力機))根本沒有任何區別(升頻帶來的優勢被巨量jitter抵消殆盡),也就是費勁去搞高算力機只是浪費錢浪費時間而已,不如把錢放在購買真正優質的時鐘晶片
  • 10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