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盤點個人玩轉樹莓派三大主流播放軟體的一點小經驗

野人獻曝一下,搞了很久的樹莓播放一體機終於利用這次過年假期搞到可以蓋上運作了,感謝 ericintpe 兄的拋磚引玉,自己陸陸續續拼裝了半年多的機器算是勉強上線了,目標是想做一個家人也可以輕易使用的機器,也不花太多錢,又滿足我 DIY 的樂趣,不然每次要教家人去開播放器,DAC,前級,後級都要大費周章:






我以前就是個只裝過電腦,焊過幾個簡單東西的小白,完全沒有電子背景,看了樓主的文之後開始去研究樹莓派,後來陸續的改了幾個版本到現在勉強可以使用,雖然那個正面的觸控螢幕看起來還歪歪的,但是坐在沙發上倒是看不太出來就是了。

以上用了這些東西組裝而成:

* 樹莓派4B 2GB 版本
* 少帥 TCXO 改裝 (我自己聽不出差異,也許是沒有即時做 ABX 測試的關係,還差一點改壞)
* 5'' 觸控螢幕,DSI 介面,解析度 800*480
* 蒙娜麗莎電源板
* 終極星 DDC (舊款)
* 蒙娜麗莎的音效卡 HAT
* 明緯 5V 醫療級電源,48V 醫療級電源
* TPA3255 功放板,改電容和 OPA1656
* 加裝搖頭開關獨立開啟擴大機電源
* 淘寶鐵製機殼,前後為塑膠面板好加工也便宜(好加工只表示我用爛工具可以做,不表示做得好)
* 機器可以直出到喇叭,方便家人使用,也可以用 HDMI I2S 輸出到我原本的外接 DAC
* 前按鈕無法正常運作,只是會亮而已,找不到 Volumio 配上這些 HAT 之後可以怎麼控制

整機耗電約 10-11W,關掉擴大機電源時約為 4-5W,也不太熱

心得:機殼的加工最麻煩,Volumio 雖然使用上方便些,但感覺不是太穩定,某次不正常關機之後竟然就壞了得重裝。
這邊另外請教一下大家 Moode/Volumio 是寫在 MicroSD 還是 USB Flash ?

拜讀過一篇文說寫在 USB Flash 開機聲音會好些,更甚至開機後讀進 RAM 裡面執行會更上層樓

小弟是已經試過 Moode 可以裝在 USB Flash,目前也是這樣使用中

但是 Volumio 裝在USB Flash 有遇到沒辦法正常讀取系統的狀況,還沒研究出為什麼...
kingofway wrote:
Volumio 裝在USB Flash 有遇到沒辦法正常讀取系統的狀況


ssh進volumio後
(1)安裝raspi-config
$sudo apt-get update && apt-get install raspi-config
(2)打開raspi-config
$sudo raspi-config
(3)選6 Advanced Option --> A6 Boot Order --> B2 USB Boot
kingofway

試了,真的不行,同樣設定之下,只有 Moode 用 USB Flash 可以開機正常使用,Volumio 3 跟 VitOS-1.0.1415 都無法正常開機,我的是 Pi4B 8G 少帥改TCXO

2022-02-08 0:49
kingofway

我有超頻到 2.0Ghz 跟關閉 MicroSD Card Power,不確定是否主因,但也沒法解釋 Moode 就可以跑的事實...

2022-02-08 0:51
ericintpe wrote:
前面筆者曾經提到,RPi...(恕刪)


先上一張圖,這就是有R2R DAC的優勢,
可以直接升頻PCM 1.4112M (44.1 x 1024),
聲音好得很,一點卡頓都沒有出現!





補充一下上圖升頻的玩法播放連接方式:
Notebook(AMD Ryzen 5xxx)-->IPv6 網線直連--> RPi OCXO時鐘系統(Volumio NAA)-->R2R USB DAC-->xDUOO TA-05耳擴-->森海HD-800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ericintpe
ericintpe 樓主

無法留言太長的內容,下次分享內容...

2022-02-06 19:32
hellotenten

謝謝..................等待分享內容!

2022-02-07 7:05
ericintpe wrote:
先上一張圖,這就是有R2R...(恕刪)


這個討論串本來的目的就是讓大家來分享,在樹莓派下各種軟、硬體的玩法!

再來分享一種另類升頻玩法!

HQPlayer Pro版除了可以即時升頻以外,也能同時將已升頻的音樂檔案儲存起來,
筆者試試這種非即時升頻的方法,找兩張私人喜愛-TIDAL裡面沒有MQA的專輯試試,

一張是Chris Botti的Live in Boston專輯(44.1KHz--->705.6KHz),

另一張是電影十面埋伏的原聲帶插曲專輯House Of Flying Daggers專輯(44.1KHz--->705.6KHz)。

由於Flac檔案只能支援384KHz的格式,所以超過此一解析的音樂檔必須改存成Wave檔案,如此就能一路順利播放與轉存。

44.1KHz x 512轉檔之後,專輯體積變得非常龐大,動輒10幾GB,這時候就非常考驗儲存媒體的速度與容量,一般Notebook的SSD HDD容量有限,所以外接的M.2 SSD變成重要的儲存利器(等轉檔完成再存入NAS,一勞永逸的解決區網串流播放的問題)。

由於平時我都是用WIFI連接播放,測試驗證升頻後的播放(Volumio or MPD)都非常流暢,一點問題都沒有。
升頻後播放不但中頻聲音飽滿、溫暖,高頻泛音豐富、而且解析度更佳、細節紛陳,享受音樂旋律之中,人生一樂也!






--------------------------------------------------------------------------------------------------------------
前文提到如何將Volumio增修NAA播放功能,
首先SSH or putty進入Volumio(方法請參閱前文seeteeyou兄分享的步驟),

然後依次输入以下命令,就可以完成hqplayer NAA的安装:

wget https://www.signalyst.eu/bins/naa/linux/buster/networkaudiod_4.1.1-46_armhf.deb

sudo dpkg -i networkaudiod_4.1.1-46_armhf.deb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hellotenten

另外hqpdcontrol v4 找不到 hqplayer server.......

2022-02-08 7:15
lithalpyli

參考這篇:https://ptt-politics.com/Headphone/l/POLITICS.M.1629832213.A.6A7

2022-02-11 15:20
ericintpe wrote:
這個討論串本來的目的(恕刪)


版上網友諮詢HQPlayer玩法,以下兩篇對岸的相關討論串可以參考,
相信對此有興趣的發燒友們會有幫助,

[数播] 玩转HQPlayer 软硬件篇
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736069-1-1.html

玩转HQPlayer 设置使用技巧篇
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741112-1-1.html

另外建議有興趣的網兄,最好循序漸進,多看看網上的(國外的資源較多)相關討論串,
俗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先從基本的播放與升頻玩起,再來精進其他的進階功能...

以下貼幾張相關的播放截圖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ericintpe
ericintpe 樓主

https://audiophilestyle.com/forums/topic/19715-hq-player/page/962/#comments 這裡有許多討論,不需註冊。

2022-02-08 20:17
hellotenten

謝謝!

2022-02-08 22:43
ericintpe wrote:
版上網友諮詢HQPlayer...(恕刪)


入手NOS R2R DAC以前,機器的等級不夠,播放HQPD 升頻不是很順,
HQPD使用時間不長,大概都淺嚐即止,軟體的功能也沒有嫻熟入手;

如今DAC適合即時升頻,PCM 768K & DSD256,播放起來非常順暢,
用HQPD來聽音樂的時間自然增加,也更關心研究這個軟體的功能,

看到國外論壇討論HQPlayer的文章,終於把HQPlayer 4 Client的功能搞懂!
這樣不但可以隨心所欲播放任一張專輯,也可以一次選好播放清單,慢慢來欣賞,

可以事先選好專輯與設定好播放NOS升頻的參數,
音樂資料庫也能只選幾張自己近期喜愛的專輯,由NAS掃描進入Album View,

好處是音樂資料庫的建立,速度非常快,不需要花大把時間等待,將NAS音樂庫全部掃描,
用HQPD Controller App或HQPD Client控制播放,更是得心應手,隨選隨播,
能夠輕鬆而專心聆聽美妙的音樂!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ericintpe wrote:
入手NOS R2R DAC...(恕刪)


一直以來大部分時間都用耳機在聽音樂,
感覺HQPD升頻PCM 352.8/384 & PCM 705.6/768聲音都很棒,
可能是耳機本身先天條件的限制,
很難一耳朵就區分出其中的差異(尤其是音場的真實性、環境的反射作用等因素),

但是今天用MPD經由喇叭播放PCM 705.6/768的聲音,一下子把我震撼了!

那種聲音的密度,每種樂器好像都活了過來,
彷彿演奏者從虛空中現身,各安其位的盡力演出,
讓人有恍如置身演唱會現場的錯覺,

但是仔細分辨,去聽現場演奏,確定也無法聽到如此鮮活、高密度的聲音,
就好像看慣了VCD畫質,一下子突然換到藍光影碟的畫質一般,

如果不是自己熟悉的器材,
盲聽之下,你絕對不會相信聲音是從一對5吋的書架音箱發出來的,
一時間你會錯認為自己聽的是一對落地音箱。

我絕對相信seeteeyou兄推薦的PGGB對音樂升頻處理後(768/705.6K),會有多麼驚人的效果!
因為光是HQPP的升頻處理,已經讓我進入到另外一種聲音的境界了!

最後轉檔PCM 768/705.6時有點小收穫,那就是HQP Pro對於硬體的要求比HQPD嚴格許多。

HQPD作為即時升頻與聆聽,只要有NOS USB DAC,網線接到Switch,就能調用NAS中的檔案來處理(只要CPU能夠處理升頻、演算),數類的轉換NOS DAC就能勝任。

但是當使用HQP Pro來處理升頻與轉檔時,上面的條件已經不能勝任了,

此時筆者的解決方法是:
1. 網路部分採用HQP Pro & NAA網線直接連接/當然兩者的WIFI都是對外連通的。
2. 音樂的來源檔案不能由NAS經網路調用,由於此時Server/PC & Client/Rpi NAA對外都是WIFI連接,頻寬明顯不夠。
3. 儲存部分由於要求速度與容量,筆者就把資源與成品檔案都用M.2 NVMe SSD來擔任。

幸好近來M.2 NVMe SSD價格下來了,
筆者敗入一支1TB/三x牌,不到3K/夠我轉檔許多專輯了!

另外一個驚喜發現:原本無法解碼播放超過PCM 384 / 352.8以上的IIS DAC Hat 播放器,透過有線網路連接Switch,竟然可以繞過這道硬體解碼的障礙,無須解碼/直接播放!

最重要的是---聲音太棒了!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silaslin

lithalpyli 兄,先下載 arch linux iso 裝到隨身碟,然後請參考這裡https://github.com/sam0402/ArchQ

2022-02-11 20:59
lithalpyli

謝了,改天來試試

2022-02-11 22:54
ericintpe wrote:
一直以來大部分時間都(恕刪)


分享一首已經升頻至705.6KHz的音樂,檔案近2.5GB,需要下載至本地的儲存空間再播放,我自己用IIS DAC Hat播放器(解碼至384KHz),卻是可以流暢播放/應該是繞過了解碼器的限制。
有興趣的網友們可以試試,由於雲端空間有限,只提供測試至02/20 PM12:00為止。


When I Fall In Love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Volf

[讚][拇指向上][100分]

2022-02-17 22:44
kingofway wrote:
這邊另外請教一下大家(恕刪)


開機不都讀進RAM嗎?有差別?
音檔倒是比較過放在SD、USB碟、USB SSD碟、PC網路硬碟
嗯哼.......聽不出差別..

最近剛好拿一台Pi3B
搞車用改裝電腦的wifi adapter的map監控
也順便拿來跟pi4B比較
不知為何Pi3B的USB輸出狂爆音
放棄~~
  • 10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