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SACD與SACD Hybrid的音質比較

s2265 wrote:
今天下午上臺北去38...(恕刪)

感謝S大分享,我年輕時也是对炒豆聲不適應,現在年纪大了反而覺得有炒豆聲比較人性化

s2265 wrote:
看來每個人喜愛的音...(恕刪)

TANNOY Mercury M5新買自十多年前功學社代理,太大坑 ! 適合管機......
習慣聽環擴所以換新清晰自然聲音喇叭 > >

s2265 wrote:
今天下午上臺北去38.....

黑膠唱片很完美嗎?
那也不一定
光是偶而出現的炒豆聲就是大缺點
還有黑膠唱片體積大
又不能隨便放否則會變形
還有黑膠唱片很容易產生靜電
上面會吸附很多灰塵進而影響音質
播完用靜電刷隨便刷就一大堆灰塵了

要使用黑膠唱片真的要多花好幾倍的心思啊!
其他的問題可能等實際開始玩才知道



1.黑膠唱片很完美嗎?

接近完美,類比的聲音真實自然,不是數位仿真聲音可比
我買過近百張Xrcd,K2HD發燒片
每一張CD發燒片的宣傳文字都說:「聲音非常接近黑膠,重現類比的聲音」
可是我從未看到黑膠唱片的宣傳文字說:「聲音非常接近CD發燒片,重現數位的聲音」

2....偶而出現的炒豆聲就是大缺點

新黑膠和CD一樣,完全沒有炒豆聲
二手黑膠挑選品相 NM等級以上的唱片
用專用洗劑清洗,炒豆聲幾不可聞(接近99%CD雜音水準)
超音波洗黑膠機不必買(清洗效果不佳)

3.黑膠唱片體積大,又不能隨便放否則會變形
放在書櫥內,豎著放(靠緊)就可以了

4.黑膠唱片很容易產生靜電,上面會吸附很多灰塵進而影響音質

使用抗靜電內套可以減輕灰塵吸附
要播放時用吹照相機鏡頭的氣球吹一吹就OK了


我聽CD有30年歷史,在這之前有聽過幾年黑膠
前幾年黑膠文藝復興,我重拾黑膠
發現黑膠工藝進步許多,不需要買昂貴器材就有好聲了
可以參考美國發燒天書TAS
和英國 What Hi-Fi 推薦

現在我幾乎每天都聽黑膠
心中有一種深深的感受:

CD誤我30年!

Analog.P wrote:
CD誤我30年


黑膠也有失落的30年,大部分的出版品都不可得
也可以說CD剛好填補了這30年
Analog.P wrote:
前幾年黑膠文藝復興,我重拾黑膠
發現黑膠工藝進步許多,不需要買昂貴器材就有好聲了
可以參考美國發燒天書TAS
和英國 What Hi-Fi 推薦

請教Analog.P大,

黑膠機這個不需要買昂貴器材就有好聲, 大約是指在哪個價位以上的?

我看國外網站的推薦榜, 從200美金到10萬美金的都有, 等於是通通上榜了. 而且網站上推薦的, 有的只是高CP, 音質對得起價位, 不一定有好聲.
Analog.P wrote:
1.黑膠唱片很完美嗎...(恕刪)

CD也没有那麼不堪,至少讓现代人多了一個選擇,在现代方便性及使用成本有時是比品質更受現代一般大眾重視,也許是時代及技術的影響,在大學時代買的第-代AKAI CD player我聽到了以前我在父親黑膠系統聽不到的聽感,30年後现在重组黑膠我又聽到在我的sacd 系統没聽到的聽感,不同的載具帶給我的是不同的體驗,我的標準不高,只耍在系統上播放時,我的木耳告知我好聽,就滿足了
對我這種懶人來說,CD用的頻率還是占大部分,LP是在想休閒放空時用到了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請教Analog.P...
黑膠機這個不需要買昂貴器材就有好聲,
大約是指在哪個價位以上的?


中年大:

大概台幣3~5萬中階黑膠唱盤(不含唱頭,唱放)

入門款的黑膠唱盤(價格約1~2萬左右)不要買
因為costdown很兇
在Amazon網站常看到買家抱怨品管問題...

staurtsh wrote:
CD也没有那麼不堪...(恕刪)


staurtsh大:

或許我的聽感要求高了一點...
我80%聽流行音樂(人聲),20%古典

聽流行音樂(人聲)時
除了好聽外,
我希望演唱者的歌聲能夠感動我
她的演唱情緒能夠感染我
能帶我進入到她的歌聲情境裡那是最好...


我只有在聽黑膠的時候
才常會有這種感覺

我喜歡被感動...
黑膠面對CD就已經有優越感嗎? 要不要去試試聽聽看盤帶機?

Analog.P wrote:
中年大:大概台幣3...(恕刪)

之前clearaudio台灣代理商有促銷活動,入門唱盤加自家磁浮唱臂及concept mc唱頭,全套德國製造,牌價7w有找,實售應該會更低
可以參考一下
  • 1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