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bingo wrote:在挖大傳兩段不同網路線的錄音給我時,很明顯可以盲測出差異…… 這很容易解釋網路封包是不會錯的,除非你用很爛的網線但數位一轉成類比就會受到各種干擾用A網線時,錄個音用B網線時,錄個音,但這時可能外界剛好有電磁波影響了喇叭線中的類比信號 (例如附近有人打電話),或是隔壁剛好發出聲響你聽起來兩段錄音不同,就會以為是網線的關係要測網線,系統單純化,砍掉類比的部份,去除外界干擾兩台電腦用不同網線對傳檔案每線各傳十次、百次,看檔案有何不同(劇透一下,傳一萬次也不會有任何不同)
carloszhang wrote:這很容易解釋網路封包...(恕刪) 數位資料在正常狀況下傳送不會有錯誤大家都知道,但雜訊不是如你推測的方式錄進去的!我是在2月底先層別出換網路線有聽感的差異,且請我太太進行盲測:要說電源線,USB線,其他線都是騙錢的,那如果討論到網路線不就...Wireworld Starlight 84/24晚上樓主才找我合作,錄下聽感有差異的部分(Roon+Tidal),同時我自己加錄聽感沒差異的部分(TIDAL)。我自己的結論:1. Roon+TIDAL:聽得到低頻的差異,錄得到低頻的差異,ABX出低頻的差異,頻譜分析出低頻的差異。2. TIDAL:聽不出差異,錄不出差異,ABX不出差異,頻譜分析不出低頻的差異。而且錄音的差異遠比實聽不顯著!我是因為先知道低頻的差異點,才能ABX出差異,而且所有ABX過關都只做一次,聽不出來的,測六次ABX也無法分辨!合規的LINKOMM Cat8 1米金屬頭網路線才870元,不是什麼發燒線材,有興趣的朋友自己買來玩一玩,如果剛好聽出差異,我想科學派的朋友應該有更嚴謹的驗證方式,也期待後續有其他大大的分享!
carloszhang wrote:但這時可能外界剛好有電磁波影響了喇叭線中的類比信號 (例如附近有人打電話),或是隔壁剛好發出聲響...(恕刪) 非常謝謝carloszhang您的回覆意見,我補充一下實驗設計的部分。A網路線、B網路線都各錄了五次,目的是希望避免單一段錄音,受單一事件干擾而誤判。最後結果看到A線4/5有受此種特性干擾,而B線為0/5。您的問題也提醒了一點,也是此文章中提到無法回答的兩題之一:為何A線發現干擾機率較高?是有某種原因機制?或只是正好遇到低機率的巧合?(以每次量測受干擾機率50%計算,巧合的機率應該在1%以下,若有更好的估算方式還請指正)
steventsao.tw wrote:我細聽了cat5.e 扁線/圓線和 polywell cat6 線 在 Nvidia Shield Pro 和 cx-A5200 上 YouTube, local DLNA 和 Spotify 的音訊, 發現在低頻處的確有較明顯的膨脹,中高音部則是較為圓潤。 不同網路線聽起來聲音不一樣,對吧?
stevenkc888 wrote:不同網路線聽起來聲音...(恕刪) 1. 我從來沒說聲音不會變, 但我承認那可能不是一般雜訊, 而有可能是阻抗造成2. 後來改用 pure direct, 差距就更小了, 我在那換來換去, 絕對音感老婆都沒說什麼3. 我和老婆都比較喜歡較直接而沒有美化的聲音.
還有一項影響樓主結果判讀的因素 - RJ45設備端母座乙太RJ45網路線演進, 從Cat. 5 / 5E / 6 / 6A / 7 到Cat. 8, 代表了不同標準和性能提升, ( 現階段搭配音響設備的網路線應該是以Cat. 8 - 8P/8C為主流吧 )網路線有的有長度限制, 傳輸速率從100 M到40 Gbps的,水晶頭類型有防干擾能力的, 穩定性強的, 有些有屏蔽的, 有TIA / EIA認證或沒有的, 有接地或沒有的, 加放大器的, 材質有 : 銅線' 鍍銀' 純銀' 光纖...線徑有標22 / 23甚至到32極細的....都攤在陽光下討論但從沒有見人關懷討論RJ45設備端母座...難不成從始至終, 不同網路線接音響設備母座只有一個規格一個等級? 完全適用?可我看電商' 線材商, 在網路上銷售的RJ45母座DM, 也是有分5' 6' 7' 8不同適用的, 有針插腳的或端子帶線的, 不同材質價格更是從一粒3元到幾百元不等...說這麼多, 想表達的是RJ45母座也是有不同價格規格等級, 但我們無法從管道得知手邊數據機' 串流播放機' 電腦' 音響...廠商採用的是何種等級廠牌的母座料件? 舊設備的Cat5與新機器Cat8的母座端口能否通用...因為從未見有人關懷...就以樓主這次TEST使用的16年前D-LINK 8孔100M交換器為例, 目前售價約750元/台, 如果他8孔各使用一孔10元的母座, 就該給廠商肯定, 若用一孔百元的? 除非老闆頭殼 - -, 那末10元和百元等級的差距呢? 會不會在線材端口' 接觸點...產生差異性' 接地差異' 適用性和密合度等等, 或也是影響到樓主測試的結果原因之一呢 ? 請參考看看
小凡的凡凡 wrote:就以樓主這次TEST使用的16年前D-LINK 8孔100M交換器為例, 目前售價約750元/台, , 如果他8孔各使用一孔10元的母座, 就該給廠商肯定, 若用一孔百元的? 除非老闆頭殼 - -, 那末10元和百元等級的差距呢? 會不會在線材端口' 接觸點...產生差異性' 接地差異' 適用性和密合度等等, 或也是影響到樓主測試的結果原因之一呢 ? 請參考看看 感謝小凡大分享看法!五分奉上!我2月底是碰巧試出差異,目前的組合聽得很滿意,暫時沒有動的打算。真因的層別會更加困難,那留給專業的廠商傷腦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