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ATC SCM11 vs LS50 Meta

lingo1388 wrote:
這樣子,這兩部不是就有部分功能重複了嗎?請問是有什麼特別用意?


「 "被" 入手 Apple 的碗糕.....只是拿來給 G1 當遙控器....1 萬多塊的遙控器...Orz.」這個心情我懂!!!

也一直想入手「串流機」,看了很久發現現在大家都學蘋果,產品規格定位屁了很多但什麼都沒說,一整年來買了不少非預期的東西,本來有考慮G1,因有DAC功能重複,轉而訂BLUESOUND NODE 2i,結果上周香港報導新一代問世,所以又暫停,這是題外話;想聽聽G1使用狀況,如果值得說不定可以忽略功能重複部分。


Auralic Altair G1 沒有後級擴大功能啦, 只是因為用了環形變壓器,所以跟 CXN V2 比較起來蠻會發熱

至於 DAC 重複,Auralic 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叫做 Auralic Aries G1 的就是純數位串流轉盤,沒有內建 DAC,價格跟我買的 Altair G1 幾乎一樣,論音質因為功能較單純所以還會再好一點點,但是就需要外接 DAC 或使用擴大級自己的內建 DAC。

但是因為 Altair G1 的調音評價很好,我就直接買 Altair G1 了,不要再煩惱外接 DAC 的搭配。

不論是 Altair G1 還是 Aries G1 效果都會比 Bluesound Node 好不少 (疑,,,Node 不是也內建 DAC?),因為光是訊源最重要的電源處理就差了很多。

https://review.u-audio.com.tw/reviewdetail.asp?reviewid=1626

另外 Auralic 還有一個秘密武器就是內建 1GB 的內存快取,所有的數位訊號都會暫存在1GB 的內存快取內修正 Jitter 後再送 DAC 解碼,所以音質又更進一步。

也因為有了這個1GB 的內存快取,Auralic 的訊源也無料支援外接 CD ROM 做 Accurate CD-Ripping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forany

好奇問樓主Altair G1與CXN V2的差異, 我的環境跟你一樣走wifi, G1好評很多, 但價格實在下不了手, 想聽聽樓主對兩台的聽感比較, 謝謝

2021-07-07 12:38
Pachilla wrote:
Auralic Altair...(恕刪)


評估過,就產品說明介紹,最適合的應該是Aries Mini,一時走鐘買了I-O DATA,後者說可更新軟體解決部分問題,可惜現在機器不在身邊,等更新後看狀況,Aries G1再次列入考慮。

有時候覺得「外部供電」是不是比較有優勢,頂尖的不都是分離式的嗎?再花一筆錢就是了。
Pachilla wrote:
黑狗內建 DLNA 有線串流,但是我是無線串流控,所以根本懶的試

這邊可能有點誤會,雖H190需接有線網路,但使用者的體驗仍是無線串流,例如你可直接在Android手機上安裝Tidal、Spotify、KKbox等App,然後由手機經WiFi以「無損」方式走UPnP/DLNA無線串流音樂至H190,解析度最高24-bit/192kHz(夠用了)

其實H190用的網路模組有支援Wi-Fi,但Hegel為降低機器內部輻射電磁干擾故意不用WiFi

H190內建的DAC線路算是很講究的,不像一般綜合機附送的DAC,不用看看有點可惜 ....
(H190採用AK4490 32bit DAC(不是24bit);以SnycroDAC技術做upsampling處理;搭配特別設計的時鐘模組以降低jitter與DA轉換誤差;搭配全平衡訊號處理;數位線路由隔離電源獨立供電 ....)

所有串流機由網路讀取數位資料後都會先暫存於記憶體,然後再搭配自己產生的clock一起送到DAC晶片,試著把網路線拔掉音樂會繼續撥一小段時間才停即可證明,這沒甚麼特別之處,DAC的差異除了表面規格,聲音好壞重點在於類比線路設計、供電、clock精度、jitter控制和調音,只能耳聽為憑

手機點選DLNA/Airplay連上H190後H190就會自動開機(不需用遙控器),聽音樂過程選歌和調音量都用手機,聽完直接走人不用關機,因H190未收到音樂串流訊號15分鐘後就會自動關機,所以我連H190的遙控器都收起來了XD

請樓主詳述G1+H190和單獨H190聽16bit/44.1KHz串流音樂的差異? 你認為此聲音差異大小是否值得於10幾萬的音響系統再添購一台G1+一台iPad(當遙控器)? 也許我也該考慮為H190外加一台串流DAC ....
PY8888 wrote:
這邊可能有點誤會,雖H190需接有線網路,但使用者的體驗仍是無線串流,例如你可直接在Android手機上安裝Tidal、Spotify、KKbox等App,然後由手機經WiFi以「無損」方式走UPnP/DLNA無線串流音樂至H190,解析度最高24-bit/192kHz(夠用了)


喔...我一直都是純 WIFI 串流, 不想拉10 公尺的 RJ45 線到擴大機....

PY8888 wrote:
其實H190用的網路模組有支援Wi-Fi,但Hegel為降低機器內部輻射電磁干擾故意不用WiFi


這個有聽說

PY8888 wrote:
H190內建的DAC線路算是很講究的,不像一般綜合機附送的DAC,不用看看有點可惜 ....
(H190採用AK4490 32bit DAC(不是24bit);以SnycroDAC技術做upsampling處理;搭配特別設計的時鐘模組以降低jitter與DA轉換誤差;搭配全平衡訊號處理;數位線路由隔離電源獨立供電 ....)


這個我認同比 CXA81 的 DAC 好聽,但是用 CXN V2 跟 G1 表現的更好。
我用 USB 2.0 線從 PC 連結到 H190,最高只有到 24 bit 96khz 規格 (電腦顯示為 SPDIF 介面),接到 NB 也一樣。 國外爬文後說是Hegel 使用的 USB Controller Tenor Audio TE7022 chip 只有支援到 24 bit 96khz

PS: H190 規格表示 USB 輸入也只支援最高 24 bit 96khz

PY8888 wrote:
所有串流機由網路讀取數位資料後都會先暫存於記憶體,然後再搭配自己產生的clock一起送到DAC晶片,試著把網路線拔掉音樂會繼續撥一小段時間才停即可證明,這沒甚麼特別之處,DAC的差異除了表面規格,聲音好壞重點在於類比線路設計、供電、clock精度、jitter控制和調音,只能耳聽為憑


但是沒有到 1GB 的容量八....國外評論說用 ROON 播放聲音不如 Auralic 自己的 Lightning DS 就是因為 ROON 播放無法活用這個 1GB Cache.

PY8888 wrote:
手機點選DLNA/Airplay連上H190後H190就會自動開機(不需用遙控器),聽音樂過程選歌和調音量都用手機,聽完直接走人不用關機,因H190未收到音樂串流訊號15分鐘後就會自動關機,所以我連H190的遙控器都收起來了XD


喔...羨慕


PY8888 wrote:
請樓主詳述G1+H190和單獨H190聽16bit/44.1KHz串流音樂的差異? 你認為此聲音差異大小是否值得於10幾萬的音響系統再添購一台G1+一台iPad(當遙控器)? 也許我也該考慮為H190外加一台串流DAC ....


聽感差太多了...完全不能比...直接 PC/NB USB 輸入定位,動態,高低延伸都變差,而且聲音很不耐聽。

不論是接 CXN V2 還是 Altair G1 都比較好聽,我相信即使拿 Bluesound Node 2i 當數位轉盤都比直接接電腦好聽。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lingo1388 wrote:
有時候覺得「外部供電」是不是比較有優勢,頂尖的不都是分離式的嗎?再花一筆錢就是了。


國外的確有人把 Bluesound Node 2i 改外接供電,不過是類似NB用的交換式電源所以不會比 Altair / Aries G1 的環形線性電源安靜八..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Pachilla wrote:
國外的確有人把 Bluesound...(恕刪)


外接直流電至少都會用這種,至少求個心安



前年賣掉兩部現在有點後悔,老是做傻事!不急,先看您使用狀況。
有無盤點過自己聽音樂的習慣?或許每個人不同,我會接用串流﹙現在用NB﹚時情形和以前聽TUNER差不多,就是在忙時當背景音樂,所以只要不是太差器材有點質感即可以接受,和對其他器材要求不同。
lingo1388 wrote:
外接直流電至少都會用(恕刪)


我在無法拉專線的情況下,購入 Nuprime AC-4 就是為了確保整套系統的電源都乾淨,現在連 PC 都插在 AC-4 上供電。

平常時夜半三更的時候坐在音響前細細品味自己從 CD 轉的 Wave / Flac 的人聲為主,現在 WFH 就連上串流播放各類音樂作為背景音樂,包含樂器演奏。

所以我在細聽音樂的時候, CXN V2 / Altair G1 主要是拿來當純 DAC 用的...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山上露營。(純粹網路借圖示意,非關品牌或業配)


家裡聆賞音樂(純粹網路借圖示意,非關品牌或業配)


抱歉,音響小弟不懂。單純建議可能要找一張可坐得再舒服一點的椅子,才能把您的好音響聽久一點,沒別的意思。
Pachilla wrote:
直接 PC/NB USB 輸入定位,動態,高低延伸都變差,而且聲音很不耐聽

PC/NB USB接DAC因變數太多所以爭議很大,PC/NB硬體雜訊、USB供電、撥放軟體、軟體設定甚至USB線材都可能影響音質。所以無論音樂檔是存放在PC/NB、NAS、手機、雲端還是音樂串流平台,個人會建議統一走「網路」至網路串流DAC一體機,這樣不但不需多一條USB線材,音樂數位資料經網路傳輸能保證100%正確,串流解碼後的PCM訊號經記憶體緩衝後再於同一機箱內以「最短路徑」傳輸給DAC晶片,理論上這樣的干擾最小,且不須煩惱要走USB、光纖還是同軸至DAC輸入? 也不須煩惱數位線材要買便宜的認證線還是數萬元的發燒線?

聽說關閉串流DAC的WiFi和藍芽可以降低機箱內部的輻射電磁干擾? 可考慮加一台WiFi延伸/中繼(無線轉有線),G1改接有線網路 ....

G1和SCM11喇叭售價應差不多吧? 很好奇若同樣接有線網路聽串流音樂,G1、CXN V2和H190的差異有多大?

另,請問白天開很大聲聽時,SCM11會不會太緊繃? 同樣的空間若預算足夠是否建議SCM19或SCM40更適合? 還是此空間大小SCM11已經夠了?
PY8888 wrote:
PC/NB USB接DAC因變數太多所以爭議很大,PC/NB硬體雜訊、USB供電、撥放軟體、軟體設定甚至USB線材都可能影響音質。所以無論音樂檔是存放在PC/NB、NAS、手機、雲端還是音樂串流平台,個人會建議統一走「網路」至網路串流DAC一體機,這樣不但不需多一條USB線材,音樂數位資料經網路傳輸能保證100%正確,串流解碼後的PCM訊號經記憶體緩衝後再於同一機箱內以「最短路徑」傳輸給DAC晶片,理論上這樣的干擾最小,且不須煩惱要走USB、光纖還是同軸至DAC輸入? 也不須煩惱數位線材要買便宜的認證線還是數萬元的發燒線?


個人習慣是插一個 USB 硬碟在 CXN V2 or G1 上播放 WAV or FLAC。

PY8888 wrote:
聽說關閉串流DAC的WiFi和藍芽可以降低機箱內部的輻射電磁干擾? 可考慮加一台WiFi延伸/中繼(無線轉有線),G1改接有線網路 ....


藍芽是關閉的, Air Play 保持開啟播放 Spotify / KK BOX

WIFI 好像不能單獨關閉.

PY8888 wrote:
G1和SCM11喇叭售價應差不多吧? 很好奇若同樣接有線網路聽串流音樂,G1、CXN V2和H190的差異有多大?


G1 比較貴些...

我還沒有沒有接過 RJ45,都是連 WiFI

PY8888 wrote:
另,請問白天開很大聲聽時,SCM11會不會太緊繃? 同樣的空間若預算足夠是否建議SCM19或SCM40更適合? 還是此空間大小SCM11已經夠了?


如果擴大機夠力, SCM11 就很兇猛了...例如定價 25W 的 Yamaha M-5000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峰哥~

官網的建議售價M-5000和C-5000都是27w,店家開的定價比較低,或許實售價會更優惠~

2021-07-09 10:30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