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SVS 重低音在特價,推薦嗎?

mascotqoo wrote:
Velodyne DD


題外話, Velodyne DD 國內新北有人會修, 且會加強有問題的地方,
是通病, 我的修好後用到現在有 5 年以上, 還沒壞.
I Love My Country, But its Government Sucks!
johnson0 wrote:
題外話, Velodyne...(恕刪)


感謝您,不過.............那已經是2004年的事情了,當時我找遍台北、桃園,

都沒有辦法,無奈下只好忍痛賤賣。現在比較沒時間玩音響,10年前的設備

也就放在視廳室生塵,看之後啥時有時間再來玩一下。換回Velodyne?可能不

會了吧!


主要是現在網路高清隨點隨播太方便了,而且多數是看畫質,音效反而就沒

有這麼講究了,如果真的是「大片級」的電影,我通常也會去電影院看,反而

不會在家裡看,所以設備就擺在那,而且好一陣子沒開機、熱機了!
luansea7025 wrote:
真理越辯越明,但討論(恕刪)


還是很感謝大家的回應啦,我打算本週去抱一顆回家,屆時再來簡單開箱一下
leo66eric wrote:
這應該是2萬元內最推薦的重低音了吧


這裡還是要提醒一下,如果你是考慮看電影接5.1使用,我相信多數玩家的環境中,這喇叭都很OK

如果你有需要補主聲道的重低音,那SVS是否那麼理想,可能需要多一點考量
1000K wrote:
這裡還是要提醒一下,...(恕刪)

通常說主聲道都是説低音,落地式都就是低音單體,沒聽人說用重低音單體,通常重低音是指2.1或5.1的那個1。如果是補足書架的低音和重低音,請問你如何推薦?
kao_photo wrote:
通常說主聲道都是説低(恕刪)


其實也很難說有統一的推薦方法(因為這世界上的重低音喇叭都有工程設計上的取捨),但基本上要先思考自己的需求:
1. 聆聽空間需求: 大空間大尺寸,小空間小尺寸。為何大家都推崇大尺寸? 因為低音本質上能量就較弱較分散,小尺寸的單體,發出的音量非常有限(除非你當耳機來聽);因此才需要較大尺寸。但這還是取決你的空間,你的耳機不需要10"也可以發出不錯的低音。
(大尺寸的重低音本質上控制力會比較弱一點,但這也是廠商推出各種尺寸的原因....很難有又小又暴力的)

2. 對喇叭尺寸的接受度: 即便你很想要18"的重低音,但可能一看到實品就打退堂鼓了
(超過12"的重低音產品,很容易被玩家嫌棄佔空間;所以一堆廠商從8" 做到 16",就是為了生意)

3. 低音量感優先還是控制力優先: 通常開孔式的量感比較容易出來,但密閉式的速度感會較優
(所以多數人會推薦拿閉密式的來搭配主聲道聽音樂;不過你也會說Wilson Audio的Thor’s Hammer是開孔式,也很優啊! 但我也會說YG Acoustic InVincible和Magico Q15也都是密閉式的....真那麼有錢,就都買回家自記搭看看別問了)

4. 你希望重低音買回家是消失於無形還是讓你覺得非常突出的聆聽效果: 有些重低音設計就是以"完全融合於主聲道之中"為目的,例如REL和Rythmik;有些人覺得花錢買這樣不夠爽,要讓自己感覺重低音就是很突出才算好,那SVS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5. 你是否希望能夠簡單設置,是否考慮多組重低音同步運作: 不同廠商有提供不同的設置方法,有的很適合多組重低音同步運作,有的限制多一些。

最後,很多人(包括High-End音響店老闆)說聽音樂的沒人在用重低音的。不要問我這是對是錯(你想Wilson Audio,YG,Magico那些重低音是給你看劇用的嗎),因為只有聽得喜歡不喜歡最重要。

沒有完美的重低音,以Rythmik來說,各種體積,各種尺寸,開孔和密閉都做,你問他哪個最好,他會覺得這問題根本沒有答案。
(銷售哪個好或許比較容易回答)

當然,最現實的問題通常是你有多少空間可以放重低音,建議這問題優先考量
tedliu1024

話說REAL新款的REL Acoustics T/5X不知道是否推薦呢?雖然尺寸是系列中最小的但也是AB類封閉式重低音

2022-10-09 1:18
1000K

REL是主打中低頻的重低音,設定簡單,調整好後就覺得很自然。T5X雖然我沒聽過,但這體積的重低音主打好擺設,要突破物理限制其實也不可能。推不推薦都不能說得上,只有適用不適用的問題

2022-10-10 12:22
1000K wrote:
大尺寸的重低音本質上控制力會比較弱一點,但這也是廠商推出各種尺寸的原因....很難有又小又暴力的)

沒有 "大尺寸的重低音本質上控制力會比較弱一點" 這回事... 廠商推出各種尺寸的原因是想要大小通吃...

低音量感優先還是控制力優先: 通常開孔式的量感比較容易出來,但密閉式的速度感會較優
(所以多數人會推薦拿閉密式的來搭配主聲道聽音樂;不過你也會說Wilson Audio的Thor’s Hammer是開孔式,也很優啊! 但我也會說YG Acoustic InVincible和Magico Q15也都是密閉式的....真那麼有錢,就都買回家自記搭看看別問了 )

量感和所謂的 "速度感" (雖然我不知道這是什麼) 都跟頻響和極限輸出有關. 若是一反射式和一密閉式頻響調成類似, 那麼很難區分兩者差別. 這樣變成主要是產品的設計理念導致聲底的差異.

你希望重低音買回家是消失於無形還是讓你覺得非常突出的聆聽效果: 有些重低音設計就是以"完全融合於主聲道之中"為目的,例如REL和Rythmik;有些人覺得花錢買這樣不夠爽,要讓自己感覺重低音就是很突出才算好,那SVS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如果只是量感的部分, 那麼可以靠低頻的調整達到 "完全融合於主聲道之中" 或是 "夠爽,很突出".

沒有完美的重低音,以Rythmik來說,各種體積,各種尺寸,開孔和密閉都做,你問他哪個最好,他會覺得這問題根本沒有答案。

我記得 Rythmik 的老闆說過, 12 吋密閉式最符合他的設計理念... 但在美國, 15吋 和 18吋的反射式 FV15HP / FV18 應是賣得最好的.
流星狐 wrote:
你的論點是真的蠻幼稚(恕刪)


我親自聽過秦朝的重低音呀!

去年在彰化有40幾位網友,還有好幾個品牌的重低音同場較勁,唯獨秦朝的重低音整場幾乎無聲勝有聲,這種重低音如果我還買我不是頭殼壞掉嗎?,已經有親身體驗的經驗我還會聽信秦粉或分身的謊話買一顆回來試?,我是錢多到沒地方花了嗎?
cssc wrote:
我親自聽過秦朝的重低(恕刪)


別人辦的場子 東西不如人 就說做假……。
那很簡單,請秦朝自己辦一場重低音PK大賽,邀請 SVS MK 古力奇 ……等 這幾個牌子,大家再做一次測試。地點你們選 時間你們訂,公開邀請大家過去觀摩。

這樣應該很公平吧!

秦朝的許老闆 ,我們也會拭目以待
希望秦朝重低音能夠一雪前恥,
讓大家刮目相看。
(自己辦自己家的重低音體驗會不算,要有別家一同PK才算)

如果~不敢 不要 那我們就會相信彰化那場重低音PK,事實就是如此你們的重低音只是靠嘴巴行銷吧了。
cssc wrote:
別人辦的場子 東西不(恕刪)


「裁判,球證,旁證都是我的人,你怎麼跟我鬥?」
別人若真有事走不開就能說怯戰?你老師是這麼教你的嗎?
那我現在約你今天早上九點台中火車站前見個面,時間到沒來就只會網路嘴砲的臭俗辣這樣?

我覺得在這邊有點奇怪,照理每個人都能為用過的超低音分享使用經驗
怎麼分享了秦X就會有一群沒使用過的奇怪人士出來酸分身、數據、靠嘴巴云云出來打壓
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也沒什麼靠得住的論述,被打暴後開大決噴就是他們家的有爭議!
有誰會這麼無聊、敏感?想藉此打壓異己的意圖昭然若之,我說這動作太明顯了吧?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