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只是名盤或數量齊全的問題。之前有發過文無伴奏大提琴對巴哈或是大提琴作品,史塔克錄音重要地位不下於傅尼葉,尤其卡薩爾斯是本曲首次錄音。這幾位是開宗者,之後的演奏大多是延續其詮釋方式。對入門者或進階者不可或缺。查了一下,史塔克一共錄了5次,傅尼葉4次。此作最有人氣的馬友友則是3次。托特里埃、羅斯托波維奇版本也是重要錄音,還有Bylsma及Maisky較現代不同詮釋的錄音。
luxor_w wrote:查了一下,史塔克一共錄了5次,傅尼葉4次。此作最有人氣的馬友友則是3次。托特里埃、羅斯托波維奇版本也是重要錄音,還有Bylsma及Maisky較現代不同詮釋的錄音。 說到當代怎能漏了這張
奎拉斯也不錯,類似的也推薦台灣演奏家歐陽伶宜這種詮釋比較不是個人常聽的菜,拍子比較快,比較喜歡優雅一點的感覺⋯⋯以前的發文快多少?大師這一段2分40秒,影片只花了2分鐘就拉完同一曲。但沒有不好,只是喜好不同。
迷因貓貓 wrote:以古典音樂為主的串流(恕刪) 版主你好,看了你的推薦文,我開電腦用耳機加上 DAC,聽了一下。( 我的耳機加 DAC 有寫過文在 Mobile01,是那種 SteelSeries 的高階附 DAC 的遊戲耳機。)到目前為止的在聽的感覺上,似乎......似乎在電腦加 DAC 與我的耳機上感覺有 Hi-Res。我只能憑感覺。但是我不知道怎麼測試。因為這種串流? 的方式好像要找網路串流音響才行吧。謝謝你這篇 PO 文,因為我是在工作的房間聽的,器材都是工作用的,不是專業音響等級,有這樣的音質很滿意了。
樓上這位大大:SteelSeries的耳機你聽得出來有差異,你肯定是金耳朵遊戲取向的所謂「電競」耳機,除非你有失眠問題,不然最好不要拿來聽古典毫無動態可言只會讓人愛睏,更可怕的是讓很多人以為古典樂=無聊當然這不意味著SteelSeries一無是處就像你不會為了通勤買一台3噸半卡車一樣用途不同,無法比較
Celibidache88 wrote:電腦版網頁播放再加上 Google Chromecast 投到電視再由擴大機輸出, 不知道這樣有沒有搞頭? 我家的配置和您一樣,Chromecast -> 電視 -> 兩聲道綜合擴大機 -> 喇叭,用手機APP cast出來的音質似乎比電腦版網頁cast好一點。用的Chromecast是第3代,支援16bit音質。查了Google,Primephonic目前對Chromecast支援只到16bit。音源是呂思清的「四季」,Primephonic:16-Bit CD Quality • 44.1 kHz蠻喜歡這張的,小提琴音色明亮乾淨,協奏樂器的音響效果也很棒。手上也有這張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