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時聽 CD(P), ripped music 與串流。三者聽感有些區別,但我都覺得OK 也都在聽。實際上聆聽時,如果是想找沒聽過的音樂,或是想當背景音樂無腦聽,會用資料庫大的串流播放聽。但若要聽特定 CD 樂曲,我發現還是用 CDP 播放比較方便快速: 拿CD, 器材開機,按鍵播放大概就是 10-15秒之內的事。用數位音樂播放器聆聽,除了器材開機,我得手機打開 WiFi 連線,打開操作的 App,進入幾層的選單去找我要聽的 CD,花的時間較長,感覺有點煩。當然如果是想回顧自己有的好幾張 CD, 聽數位流可能方便一點,但也必須你的音樂分類管理做得好,否則偶爾會有找不到CD的情形發生。尤其是你若用像 Soundgenic 這種自動 rip 的播放設備,連封面都不一樣,又用演奏者排序分類的話。當然,如果人在外頭想用網路連回家中伺服器聽自己的CD音樂,基本上還是得選 rip 下來的 CD 音樂檔才行。
我自己是聽古典為主,通常是選作曲家-曲目-演奏者聽,而不是像流行樂選歌手-歌曲來聽,所以數位音樂檔的結構也是作曲家-曲目-版本。所以用 EAC rip CD時,常會遇到一張 CD 錄了不只一位作曲家的音樂。這時會產生這張 CD 的檔案,到底要存放在哪個作曲家的路徑的問題。最初我是選擇放在主要作曲家下。但CD經常有一張CD錄兩首協奏曲,譬如柴可夫斯基與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這時真的很讓人猶豫。後來我改成將一張CD按音樂家的作品各自擷取保存,好處是樂曲好找。缺點當然就是你很難找出一張CD的所有樂曲來聽。解決辦法當然也有,就是再 rip 一張完整 CD 的數位檔案來保存,尤其若是獨奏家的專輯,經常都選自不同作曲家的作品錄音時,也只好這麼處理了。
因為聆聽習慣的關係,自己雖然花了很多時間 rip,最終卻是聽 CD 略多一些。不過,器材也買了,CD 也 rip 了,總之了卻心頭的一件大事,人生也算減少一件遺憾。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