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名豬 wrote:
ROGERS、KEF(恕刪)
Rogers 是品管問題,後期低音單體品質不穩定,用幾年就呈波浪狀,大幅影響品牌信心.
20多年前我買過Rogers LS5/9,第一對新品拆箱單邊高音沒聲音,再換一對,喇叭端子鎖不緊,端子座是鬆的,扭緊時會跟著轉.
但最主要原因還是音響產業大幅沒落,這些靠技術底子吃飯,沒什麼經營才能的廠家,資金也不算充沛.
買音響的人多,銷量大時還可以撐得住,
一旦大家的興趣轉移,銷量降低,既無法控管成本,也沒錢研發新產品增加銷量,
所以被系統化經營的財團收購也是無奈的結果.
不只是Rogers,KEF,
以前幾乎是3萬元綜合擴大機無敵手的audiolab 8000A,也是倒店後落入大陸人手裡.
和同樣是老字號的Quad, wharfedale,mission,
都在大陸的先歌國際影音集團旗下.
至於其它一些優秀的英國品牌,也都易主經營,我很喜歡的Spendor,Sugden也一樣.
反正現在錢最大.
airdon2000 wrote:
我所知道的這些複刻廣告寫得再神,常常一聽就破功,材料和外型的模仿不能保證其音質的模仿
大哥一箭中的

ryang1212 wrote:
舊款SCM20,非常非常難推,不用上一邊晶體200w後級,就是悶在箱子裡。聲音昏暗平板。
舊款atc出名難搞! 3/5a也是不好伺候的主子,玩下來的成本也不輕....
買一套二手的前後級也可以輕鬆把它搞得貼貼服服, 價錢絕對不是天文數字.
B&W 也落入美國基金手中, 聲音也在轉變中....

ayretimr wrote:
Audio Note,兩者雖然有淵源,AN聲音表現才是"Innovation"那個.
絕對同意, 已經好很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