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問各位 如果聽交響樂或是大編制書架可以駕馭嗎? 還是一定要落地比較好?

ldw406 wrote:
在電影院的話,這種"規模感"的差異特別明顯。電影院音響的音質不見得比家用Hi-end 音響好,但大空間、大音箱所呈現的規模與氣勢,家用音響實在難以匹敵。我去看星際大戰這類有大編制配樂的電影時,都會特地留下來把片尾音樂聽完,享受在家裡享受不到的規模感。

說到星際大戰...


一般電影院的主喇叭會用高效率喇叭, 如以下:

這個喇叭的低音單體都是 15 吋. 可想而知體積有多大. 但是即使這喇叭 +/-3dB 延伸有到 40Hz, 80Hz 以下還是會用重低音.

可以算一下, 一般靈敏度 88dB 的書架或落地, 在 20~30 公尺以外的 觀眾席靠中間的位置, 要達到示範音壓 (80Hz 以上 105 dB, 80Hz 以下 115dB ) 需要多少瓦的功率. 更不用說, 一般喇叭的靈敏度是 300Hz ~ 3000Hz 的平均, 到了 50Hz 靈敏度還剩多少了...

一般人在家裡看電影 (更不用說聽音樂) 也不太會開到 0dB 吧.
Puff Daddy wrote:
可以算一下, 一般靈敏度 88dB 的書架或落地, 在 20~30 公尺以外的 觀眾席靠中間的位置, 要達到示範音壓 (80Hz 以上 105 dB, 80Hz 以下 115dB ) 需要多少瓦的功率. 更不用說, 一般喇叭的靈敏度是 300Hz ~ 3000Hz 的平均, 到了 50Hz 靈敏度還剩多少了...

一般人在家裡看電影 (更不用說聽音樂) 也不太會開到 0dB 吧.

嗯,一般家庭劇院要和電影院比規模、比氣勢真的很難。
蔣月半子 wrote:
PS.交響樂, 也不見得都兵兵碰碰的, 聽聽馬勒第四號 和 第一號 交響曲.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非常兵兵碰碰啊, 尤其是第四樂章! 像傳統交響曲只有一位定音鼓手,馬勒用了兩位. 傳統交響曲用二到四位法國號手,馬勒用了7-8位.

第四樂章一開頭馬上就是管弦樂狂暴的進入,然後狂走大約三分半鐘才安靜下來進入第四樂章優美的第二主題, 這段正是許多音響迷測試他們器材的理想片段!

然後中間又有點起伏,直到快結束則再度達到高潮, 現場演奏時往往八個法國號演奏者一起站起來吹"Re--La--Si--Fa--So--Fa-Me-La", 一字排開非常威武, 讓人血脈噴張!
蔣月半子 wrote:
WOW~~哇! 我接觸音響這領域之前只知道Bose, JBL這等級的喇叭, 接觸久之後才知道Rogers和Harbeth是什麼等級的喇叭.
或許就是像買了超跑, 不甘心只跑110km/h
小弟常常在想, 人不過只一對耳朵, 收那麼多音響器材有何用?同時一起聽嗎?


LS 3/5a 應該不算是超跑等級,個人以為比較像mini cooper這類較優雅有味道的車;接觸到LS 3/5a跟真空管設備前我也不太相信中古的器材賣價竟然會越飆越高。MARANTZ 7c跟MARANTZ 7T也是同媽雙胞胎不同命,剛出來二者價差不大,但後來晶體機的價位就大約是真空管姐妹的1/3甚至更低。

要買LS 3/5a前最好還是研究一下,基本上個人只會選那幾家原始授權的廠商批次前面的,而且品項不好也不會要。

Harbeth LS 3/5a剛借來時,記得第一張放的是真空管小提琴,連那時念小學還國一的女兒都不襟駐足,隨即坐下聽,一聽她說:爸,這小提琴聽起來真動人,好有感情歐~

哈!當時就知道中了,她的中音甜美,器材對味的話放人聲情感自然會豐富許多。這點比先前的DYNAUDIO 25th簽名版還強,但二者的動態等級屬性不太一樣。

難怪這種喇叭會被炒到漲價好幾倍,在她之前也沒聽說過有人作過喇叭仿冒品,在國外網站上還真有人買到假貨~

其實在台灣收藏LS 3/5a十幾對的大有人在,真的瘋狂的藏家會把Rogers每個時期改變的品項都收到。

香港還有位阿哥好像收了50幾對還是上百對?忘了,就記得照片上滿滿地都是LS 3/5a當牆面裝飾。

那時也同時在找價位品項都合宜的Sonus Faber EA1,但沒看到,Harbeth LS 3/5a就自然到我家了。

她的小提琴、人聲個人覺得比JBL4344甜美。

JBL4344他們家經典老叭跟TANNOY老叭則有説不出的舊時代風韻,那是即便現代百萬級音響也發不出的音韻。

後來Sonus Faber EA1有短暫出現在FB還是MyAV,也忘了,但每次出現都會引起騷動,那次的開價很合宜,當時想了幾小時問問朋友要不要?他買了我就可以去聽。哈!

當要去問那兒可面交時,已經被秒殺了~

想想,當時還真有點瘋。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