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兩聲道外加綜擴main out輸出到環擴,用環擴做重低音喇叭的分頻,這樣變成2.1聲道
再試著在環擴內調整分頻設定,與旋轉低音喇叭的頻率旋鈕



我的心得如下
錄音室做出的唱片效果不能與演唱會的聽感相比
唱片有太多低音Mi在一起
就算用分頻點調整,還是夾雜不是鼓點的低音在其中
分頻點100Hz代表100Hz以下的頻率由重低音喇叭發聲
它的聲音不全然是鼓的衝擊聲
演唱會的鼓聲是獨立的,我猜鼓打下去包含的頻率範圍不只40~100Hz
會衝擊胸膛讓胸口跟節奏一起震動的是全頻的鼓聲,演唱會的音壓很大,光B3區域就有6千人,其他區還有3萬人,我是不知道其他區的衝擊力是否與B3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B3往前算100碼到舞台前緣的這一段約1萬人的區域~胸膛穿透的能量超級強
而且這是室外,完全不會有駐波
難怪一張A1的票要NT.7800
B3也要6800
所以如果要享受搖滾的爽快聽感
還是買演唱會就好
家裡就當作欣賞音樂的地方
胸膛共震的節奏就等哪一天有個怪咖混音師把演唱會鼓的收音錄在單獨的一個聲道中,發行個藍光多聲道影片,這樣才有機會在家中播放較接近現場聽感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