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24bit/192kHz 格式的音樂是沒有意義的!

請教一下前輩們使用數位錄音384k/24bit轉成 黑膠/dsd128/cd/192k 24bit/sacd 在前後級訊號處理均完全支援的狀況下(扣調eq和錄音品質影響) 資訊量和音樂儲存方式會直接決定聲音細節表現 還是我舉例的這幾種其實對人耳沒差或因人而異 請前輩開示
我也覺得錄音好比什麼都重要

我習慣尊重檔案原生方式就好,什麼轉檔升頻就不弄了

聲音魔術師 wrote:
請教一下前輩們使用...(恕刪)


對於這種問題,我想最好的答案是何不自己去聽聽比較看看? 而不是聽別人說是否有差別. 因為自己的器材與自己耳朵的感受每個人都不同.

現在許多高音質網站都有不同的取樣與形式的數位檔可以任君選擇.首先自己要確定你自己的器材有辦法能轉各種不同形式的檔案,然後嘗試把所有的全都買下來,自己盲聽比較看看,如果聽得出來差別,你以後就買你最喜愛的形式就好了.

比如說這個網站就至少有四種形式的檔案可以購買,若再加上自己去購買實體CD (16 bit, 44.1Hz),全都買來比比看,自己心裡不是就有個底了?

Monte920 wrote:
對於這種問題,我想最好的答案是何不自己去聽聽比較看看? 而不是聽別人說是否有差別. 因為自己的器材與自己耳朵的感受每個人都不同....(恕刪)


同意+1
吵這種學理、理論是沒啥用處的,
最終音樂是要靠揚聲器波放出來、用自己的耳多去聆聽驗收的。

高音質的音樂是不需要調整、及加重高、低音效的,
而且只要2個落地型揚聲器就夠了,
只要主喇叭吋數夠大、低頻延展性夠好,
連外加個超重低音喇叭都嫌過多....
James





James wrote:
我最近也是聽SACD上癮了....哈哈
推薦 馬修連恩-狼 專輯真的很讚!!
把音響系統的任督二脈都打通了。


您好,請問還買的到嗎?市面上找不到,感恩!
前面有人提到好的錄音是很重要的 錄音時的高取樣率 可以讓聲音貼近真實的現場聆聽感受

當然回放能有同等級以上解碼才能夠相得益彰吧~~~
Feng19661220 wrote:
您好,請問還買的到...(恕刪)


這一陣子買SACD的經驗,
看到想要的就買下去了、也不想去比價差個幾十元,
因為很容易缺貨

建議去實體唱片行訂貨看看吧!

最近買的SACD還有一片錄音也很發燒,
那就是蔡琴的淡水小鎮原聲帶:機遇SACD版,
如有看到就趕快買起來吧!
這一片算是清純美酒,簡單、乾淨、有意境....
裡面沒有喧鬧的伴奏,
簡單的鋼琴聲、可以感覺到琴弦的共鳴聲,
蔡琴的醇厚歌聲,
兩者搭配起來、只能用陶醉其中來形容。
其中我最喜歡:月光小夜曲 這一首,
中間那一段的蟲鳴聲,
彷彿置身夜間的叢林中

James wrote:
這一陣子買SACD的經驗,
看到想要的就買下去了、也不想去比價差個幾十元,
因為很容易缺貨
建議去實體場片行訂貨看看吧!


感恩!
最近才找到這篇文章,真的很感謝有這種有科學精神的人出面解釋這類原理,好避免玄學家出來害人
以前都不曉得原來 192khz 在一般音響上反而會有反效果,用了他提供的測試音訊檔發現降頻到 96khz 也同樣有怪聲音
果然 44.1khz/16bit 還是最實際的
自己的經驗是,器材沒到一個等級滿無感的,聽的出來差別也是滿厲害的,但高階器材差異其實還是滿明顯的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