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網站文章..音響10大謊言,排名一為線材



宅爸將線材比喻為一種 Band EQ

Band width, up and down 不詳
不像等化器,能隨心所欲立即加減

試聽後,才知效果 且固定了這段 EQ
別人器材/空間 因為口味喜好 or 天缺 補強了,你不一定相同
變差了,沒效果 因人性關係, 分享極少

So 不建議盲從購入
畢節望族後裔
股海神經 wrote:
他喜好前級輸出小,後級功率很大的系統



幫忙補充一下股海神經大的意思

前級喜歡選低阻抗輸出,後級喜歡選高阻抗輸入後級

前級如果選低阻抗輸出,在一定電壓下電流比較高,所以跟後面線材形成的RC濾波可以讓高頻滾降點高一點,也有利長一點距離的傳輸.高阻抗輸入後級好處是不用很高的輸入電流就可以驅動功率,但有一好沒兩好,因為低電流會容易被干擾.所以喜歡這樣搭配的線材可以長一點,但抗干擾要做好一點的線材,機器接地要做好.

好線材就是依據規範做好,尤其是connector規格與線材的連接製作.通常DIY品質比較無法一致,還是有製具做得比較穩定.所以線材當然要好線材,但不等於炒作的天價,

很多線材改變大過於改善,建議先使用原廠配的線材把系統確定後再用不同線材做微調.只要理解自己要的線材需求,用簡單的理論確認一下應該不用花大錢就可以有平衡的系統.如果要用線材讓系統飛天遁地有點緣木求魚.


數位線...又是另外一件事情.基本上真正通過嚴謹規範測試驗證的都是好線. 然後連接器太爛的絕對不用就可以



那小弟都用便宜線? 坦白說...我其中一套goldmund參考系統,全部也都用Goldmund原廠線,不是很貴但也要些預算,但是為了要當參考系統就全部使用了.自己做的機器就不可能使用太貴的線材了,但也不會用幾十塊的線,畢竟...小弟還有心理作用要克服.


純兩聲道樂迷,可能較少接觸 Audyssey EQ 之類的東西

Audyssey 可以改變千百個參數,絕對會帶來聽感變化
宅爸能否去 copy 有幾十年調校經驗的士林/曹醫師 Audyssey setting ? 一步登天 ?
Ans. 當然不行,一個參數都不見得能沿用
OS : 假設曹醫師同意, copy is free 但他會笑


反觀線材可以一次改變這麼多參數嗎 ? 可以跨器材/空間沿用 ?
每一次都要 $$$$
樂迷要自己去思考.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反觀線材可以一次改變這麼多參數嗎 ?


這是兩件事,除非系統不用線材,不能混為一談. 但系統最後才考慮線材的微調是比較合理的做法.




ai_0301 wrote:
樂迷要自己去思考.


這是真的... 如果超過系統的10%預算可能就要考慮一下了.

robertlala wrote:
但系統最後才考慮線材的微調是比較合理的做法




This

沒有線材,不能發聲.

So 宅爸認為線材玩家是從調音切入的 as well as Audyssey


從發聲切入的,應該不是玩家


畢節望族後裔
線材有絕對的影響力,不然你去小北百貨買一條30塊的線來接看看就知道有沒有差了.....
不過上千塊,和上萬塊的線,小弟耳背聽不太出有多大的差異就是了。


把玄學化為數學 or 物理, 待眾高手一起耕耘

Free,1000+ parameters copy exactly

vs paid,5~10 parameters changed

答案是 .......

畢節望族後裔
換線材差別很大
如果聽不出來, 真的是恭喜
花小錢就好不要勉強
所以小弟從不用線調音.
只有用線調影.
小弟在聲音上追求有聲即可,接法正確就好,
因實在是木耳聽不出差異,應算是另一種小確幸囉.
影音器材有基本的水準了,用上基本的線應都不會差到哪去.

而在影的部份.
小弟最近換上了光纖HDMI,要吃電的,
在影像部份真的有差,
在供電部份也有DIY試做二條供電線.一條銅,一條銀.
真的銀的有比較好.
以上二條DIY價.銅不到NT$100,銀不到NT$500.
有小小金額去玩玩.也有另一種樂趣...

小弟比較不注重音,較注重影.
音...因人而異,你說好,不見的我說好,
影...就不同囉.至少有一定的標準.總不可能我說紅.你說是藍吧...

至於在音的部份.
信者恆信嘛...
呵...呵...!!! 夏天......是肉隱肉現的季節!!! 偶...愛...夏...天...!!!
gcchenv wrote:
換線材差別很大如果聽(恕刪)

這句話應該也可以解讀成, 價差千倍萬倍的線材, 影響沒大到多數人都能輕易就聽出差異.

恭喜恭喜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