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 玩家報到... ^_^

器材:
SACD播放機: MARANTZ SA-15S2
DAC: TEAC HUD01
擴大機1: DENON AVR-3808
擴大機2: Gryphon Diablo
擴大機3: Marantz PM-14SA
喇叭: B&W Signature 805
線材:
Yellow Jacket 10AWG 電源線
Kharma KPC-R 2A 1.5m 電源線
Audioquest NRG-X2 8字電源線 (PS4用)
Audioquest TYPE 8 喇叭線*2
Audioquest King Cobra 平衡線
Audioquest CAT.6 網路線*10
Van Den Hul THE NAME RCA
Van Den Hul M.C THE WIND MK II 跳線
Van Den Hul M.C CS 122 跳線
Van Den Hul M.C D 310 數位銅軸
Van Den Hul D352 Hybrid 銀包銅喇叭跳線
kimber kable B BUS Ag USB線(Type A-B)
Oyaide R-1 壁插*4
就是小阿宅...
這並非什麼頂級系統,個人比較喜歡購買成熟且能表現出各廠牌特色的中堅機種,
有Master Clock雖然不會產生什麼巨大差異,但確實各頻段的聲音表現會比較安定

說到Master Clock不得不讚賞Antelope TRINITY的特異功能了!!
它能將前端沒有Clock In的訊源全部都變成能與有Clock In的後端器材相結合

舉例來說:
個人使用的Hydra-Z DDC無Clock In但原廠宣稱它的時基誤差極低;
我將Hydra-Z的AES/EBU訊號扔給TRINITY抽出Clock且再進一步降低時基誤差,
最後再將整理過的Clock交給D05使用,而D05僅使用Hydra-Z的光纖訊號,卻能得到不輸其他數位輸出端的品質(原廠宣稱光纖訊號僅支援到96KHz/24bit,但事實上這樣接續與其他輸出端一樣可以輸出到192KHz/24bit,也不會因不穩定而斷音).
並可得到光纖隔離雜訊的優點,誰說光纖訊號不能聽呢?請試試有Clock In的光纖器材

說明起來好像很複雜,但實際操作上卻異常簡單,全部可以在電腦上操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