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請問Flac 與Mp3

小弟看完以上大家的討論
感覺好像不管flac還是wave影響音質的因素是次要
反而電腦硬體的因素感覺比較嚴重些

axxx007 wrote:
不要用FOOBAR2...(恕刪)

雖然我很久沒用F2000不過....
很多發燒友公認聲音最純淨都用那個喔......
要是很爛早就被兔死了.....
分得出來的朋友
也許可以自己做一個簡單的測試
請朋友去自己家裡
隨機撥放這3種格式WAV FLAC APE
共5次
聆聽後寫下音質最棒的號次
看看是不是都能選出WAV
如果可以
恭喜你
你是金耳朵
你是在看演唱會吧

CD會比演唱會好聽......這完全違反一大堆Hi-End音響多年來的努力
那是因為一般音樂的CD是從錄音室錄出來的(有時候加上混音)
沒有其他的雜音
如過是這樣覺得
我看大哥您聽聽mp3就夠了



Isle of Skye wrote:
昨晚11...(恕刪)
用好的設備
確實也有點難分辨這三種格式
更不用說是從電腦主機板那種
不入流的焊接點、接頭、傳輸線、喇叭啦
好的設備
光這幾樣就可以買幾台電腦了

這個討論串原本是討論mp3和FLAC
最後卻拿一些鳥設備來討論FLAC、WAVE和APE
一些壓縮技術是由很多人花很多時間完成的
很辛苦的
個人不會質疑他們的技術
不過
這堆東西上到高階平台上再來做比較
或許比較有參考價值


丹野嵐 wrote:
分得出來的朋友
也...(恕刪)

dearviolet wrote:
用好的設備確實也有點...(恕刪)


請問親愛的小提琴兄,不知道您所謂 "好的設備" 是怎麼樣的定義呢?

您所提到的 焊接點、接頭、傳輸線 這幾點,在數位的世界都是不會有影響的。
而以電腦做訊源,在訊號進入音效卡上的DAC前也都是數位訊號,甚至如果是外接DAC的話,電腦內部所有的運作都是數位訊號,
如果要把那幾點放到類比端討論,也許可以另外開個新討論串,因為那就離數位壓縮技術更遠了。
dearviolet wrote:
你是在看演唱會吧CD...(恕刪)


撲撲撲
又害我上班笑出來

你講那個加料後制過程只有台片或大陸製作CD才常有
歐美或日版製作可不跟你來這套

dearviolet wrote:
CD會比演唱會好聽......這完全違反一大堆Hi-End音響多年來的努力


你寫錯了吧
近年來HIFI努力
不是號稱要讓還原音樂現場嗎
而且現場演唱會難道沒有音控嗎?
沒有重低音嗎?
你敢說演唱會是unplug完全原音?

純就聲音而言
CD比演唱會好聽,也沒有好奇怪
海莉是以歌聲純淨出名
現場干擾太多,不若錄音室可以充分準備,一些小誤差是會

現場我看見海莉唱到一半(我發誓親眼看見)
轉頭向鋼琴主奏TIM EVANS比了向下手勢
KEY太高,唱不上去....
或許一開始鋼琴彈太高
或許是臨場表現不好
這種情形在錄音室一定不會發生
一定會溝通、或重錄
現場只有一次機會

但在現場
這不重要
除歌聲之外,現場氣氛也是很令我touched

江蕙上次第一場演唱會,我有幸也去
完美的製作,現場互動是這場演唱會除歌聲之外很重要重要重要因素
即使後來我看BD,聽XRCD都如是認為

現場音樂會動人之處,豈是在聲音而已

恩 ~
我也想這個問題很久了
音響一直升級的最終目的 不就是還原現場的音樂嗎?
furfurrain wrote:
音響一直升級的最終目的 不就是還原現場的音樂嗎?
...(恕刪)


音響升級豈是在還原現場的音樂?
現場音樂是否真的有辦法100%還原?

現場還原?那是音響商的術語
要還原第一排聽到的,還是中間那一排?或是最後一排!
B&W最能還原還是W/P?

音響是目的,還是音樂是目的?也是音響銷售術語

音響升級目的只是用自己喜歡器材的「音」來聽自己喜歡的「樂」而已
白話一點,你聽的爽最重要

只要有心,人人都是食神


現場音樂會動人之處,豈是在聲音而已?

你會在家聽完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演奏完四季後,大喊bravo,大概不會
但我在去年他們來台後,起身鼓掌
縱然CD已經聽過數十次

在家只會一邊聽張學友我等到花兒也謝了,一邊哼
在演唱會,我會聲嘶力竭和他唱

這就是演唱會啊!不是百萬音響可以帶來的感動

所以
現場音樂會動人之處,豈是在聲音而已

今天看到一對B&W M802,本來想搬回家
後來
想一想算了
這些錢一年可以聽好幾十場演唱會
而這對喇叭可能在年底前就聽膩了.......
真的
現場音樂會動人之處,豈是在聲音而已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