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盤點個人玩轉樹莓派三大主流播放軟體的一點小經驗

請教前輩幾個問題,如果樹莓派搭配DAC hat (RCA輸出),這樣是不是裝晶振(時鐘)也沒意義,因為已經是類比輸出了。
假如一定要從DAC hat輸出,除了電源改善,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升級?
lessontwo wrote:
請教前輩幾個問題,如(恕刪)


對岸有另外一種改善辦法,可用于替换原使用的双晶振设计,也許對於DAC Hat的也是一種有效的解決辦法(沒有試過,不敢肯定保證有效);

10MHZ时钟转换模块

再來就是Ian Canada FIFOPi + Reclock Pi方案,試過也確實有效改善DAC Hat的音質(事實上歐美玩家對此方案讚譽有加)。

以上提供參考!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Vivi007

17嘻可着于以他天都来时可么! https://m.tb.cn/h.fhTDaZr?sm=42a539 15W USB可调升降压电源充电模块5V转3.3V9V12V24V30V路由器3W DP2

2021-11-28 19:03
Vivi007

淘寶看到這款可調至3.3v器材,已入手,等待中。

2021-11-28 19:04
lessontwo wrote:
這樣是不是裝晶振(時鐘)也沒意義,因為已經是類比輸出了(恕刪)


針對lessontwo兄提出的疑慮,筆者特地把閒置一段時間的DAC hat(ESS9038Q2M)翻出來,接到內接式時鐘系統上,仔細的比對過音質的提昇問題。



首先聽TIDAL Denis Pascal彈奏的蕭邦鋼琴第一、 & 第二協奏曲專輯,其次聽 Anneleen Lenaerts 的Vienna Stories 這張專輯,豎琴與鋼琴合奏,兩張專輯都非常悅耳動聽。
尤其是鋼琴聲粒粒珠圓玉潤、顆顆晶瑩剔透,聲聲直透內心,療癒指數滿滿!
再來無論是人聲、OST、交響樂等專輯,整體音質的改善與提升都非常的明顯。






個人以為10MHz OCXO時鐘系統從根本的RPi 4B主板上取代了原來使用較為低階的時鐘晶振,無論是SoC、Ethernet & USB 3.0三者都改成高階、高精度的恆溫時鐘晶振。從訊源的初始階段就把所有容易產生躁訊&雜訊降到最低,所以後端的DAC hat雖然還是使用原有的晶振,但是整體的音質的提升還是非常顯著。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lessontwo

謝謝您撥空測試,我來研究一下

2021-11-28 14:22
前輩們大家好

小弟不學無術的架了(買)一組樹梅數播,初衷是希望用手機或者平板就可以在沙發上點歌操作

目前也看似成型,聲音部分因為沒有聽過其他設備,本身也沒那麼靈敏,現下的組合自覺還算清楚吧!

以 Micro SD 跑 Moode,CPU 跑在 2.0 GHz, 溫度穩定在 53 'c
BT/WIFI/HDMI/Display Off
UPnP On <= mconnect Player > Tidel > AES 純銀線 > Topping D90se > XLR output
Spotify On

AUDIO DEVICE
Device HiFiBerry Digi(Digi+)
Mixer namenone
ChipCirrus Logic WM8804 <= 數位轉版的部分
Interface I2S
Formats S16_LE, S24_LE
Platform Pi-4B 1.4 8GB

M P D S E T T I N G S
Version = 0.22.11_p0x3
Volume mixer = none
ALSA device = hw:0
SoX resampling = disabled
Selective resampling = disabled
SoX quality = very high
SoX multithreading = on
DSD over PCM (DoP) = no
Replaygain = off
Replaygain preamp = 0
Volume normalization = No
Audio buffer = 64 (MB)
Output buffer size = 512 (MB)
Max playlist items = 16384
Input cache = 256 MB <= Tidal 阿帳小弟沒有遇到斷斷續續的問題過,使用 LAN 聯網

電源部分在買入樹梅時已改為 Type-C 直入,目的是為了取 GaN 電源 5v3a
時鐘部分皆改為 TCXO,因為OCXO暫時買不起,所以也不知道換了有多少改善?
DAC/GaN 都是接在 Belkin PureAV PF60 PowerConsole 後面

以下看圖說故事









還請各位前輩提點,感謝~
v0911

PTT 有篇I2S電訊分離 可以參考看看

2021-11-28 23:24
weikuangchang

看起來很完整,質感不錯[拇指向上]

2021-11-30 12:27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ericintpe wrote:
時鐘與音質的關係如何(恕刪)


最近友站熱鬧得很,兩位Linux高手來回出招,演示如何把Arch Linux kernel移植到PC上,
看的我等Linux苦手目瞪口呆,完全(鴨子聽雷),根本莫明所以,更別說插上話了...
也許每個人對於播放系統有不同的追求與需要;
但是如果要我這個一路從PC播放(硬體由Intel 486/Pentium開始,軟體則經手Cakewalk、Foobar2000、Jplay、Album Player.../族繁不及備載)二十多個年頭;
最後轉戰RPi播放系統的人,再去走回頭路?還是饒了我吧!
畢竟聽音樂是要讓自己輕鬆,心情愉快的一件事!

經過發燒友seeteeyou的文章介紹,
據說MPD的聲音很好,系統架構也很(小而美);但是一直緣鏗一面,
這兩天試試透過IOS 的Rigelian這套App(需要訂閱才能有完整的功能/前兩個月免費/可以隨時終止訂閱),
總算認識了moOde audio player這套播放系統的MPD真正面目與功能,
其實moOde & Volumio都是MPD的 Player,差別是moOde可以自動辨識;
Volumio則需要手動設置。






至於音樂資料庫必須先行在各自的軟體設定好,播放NAS的音樂就非常方便,
但是這個App除了播放網路電台的音質不錯外,我找不到流媒體串流播放的功能,
看來聽串流音樂Mconnect還是不二的首選!
至於音質與其他播放軟體間優劣如何?需要多聽聽比較才好下結論。





再補一張moOde截圖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ericintpe wrote:
最近友站熱鬧得很,兩(恕刪)


說說這兩天交互聽兩套軟、硬體系統(Mconnect or Rigelian / moOde or Volumio)的心得,
其實硬體處理好了(時鐘與電供),就類似學武之人把內功基礎打好了,只要進列絕頂高手之林,其他的播放軟體就好像各種派系的武學招式一般,雖不能說是花拳繡腿;但也僅屬旁枝末節,決不是影響高手間勝負的關鍵因素。

俗語說:高手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硬體處理好的播放器,無論播放哪套軟體,只要聲音一出來,就非常迷人!
時鐘板加上ES9038Q2M的聲音這麼可怕!今天總算親身體驗了!

聽TIDAL串流,每張專輯都非常好聽,
耳擴才調到九點鐘的位置,用拜耳DT-990/600歐姆耳機,
竟然可以發出如此飽滿、密實的音色,真像是聽黑膠的聲音。

個人的感覺就是,經過MPD的洗禮,RPi Player有如脫胎換骨,
不止打通了任督二脈,甚至奇經八脈也已經暢通無阻!

任何音樂信手捻來,都是那麼好聽,那麼迷人!
無論是在moOde 或 Volumio播放,都讓人沉醉不已!

沒有此種經驗的發燒友們,切記謹慎服用,免得中毒太深!




把新上架的專輯,挑選幾張喜愛的放入收藏,得空再仔細品嘗!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Volumio 3不用加入付費會員也可以解MQA,只要用mconnect UPnP給Volumio 3,樹莓派接USB DAC ,DAC的MQA燈亮了

ericintpe
ericintpe 樓主

官網預告12/07釋出Volumio 3,你應該是加入嘗鮮計畫了!讚哦!

2021-12-05 22:58
elecastle

是嚐鮮了,3在各方面都進步很多,尤其是音質的方面更是大

2021-12-05 23:15
ericintpe wrote:
針對lessontwo(恕刪)


最近用兩套時鐘系統分別聽TIDAL串流音樂,真是嗨翻了!
以下分享個人使用後的一些密技,不信者請忽略以下的內容。




「超級電容充滿電後,瞬間放電電流能達10A以上」---
賣家的這段廣告詞,最近終於親身體會了!

要能夠達成需要配合以下幾個條件:(其實是親身體驗的心得)
1. 需有時鐘板再加上超級電容濾波板
2. 需要搭配I2S DAC hat(個人是搭上ES9038Q2M)/用USB外接DAC可能無法達到效果,理由描述於後。
3. 電源輸入除了時鐘板的單獨9V供電外,只需一組5.2V以上的大電流供電(建議用交換電供,如ESS150-5 or Daitron等)
4. 播放系統用moOde or Volumio都可以,但是有一個先決條件,需要run過MPD之後,再使用Mconnect 播放TIDAL音樂,整個聲音的能量感、張力與爆發力全部都能釋放出來。

何以有此種奇妙的變化,個人以自己有限的知識與理解,綜合親身體驗的經驗,得出以下幾點原因,如有誤解之處,望專家糾正...

1. 外接的USB DAC一般都自帶電源(AC、DC 或電池),所以來自RPi的音訊與電力、電流都被外接的USB DAC吸收或解碼消化後,再傳送給後端的類比器材播放(所以影響動能沒有那麼明顯,但是對音質的優化還是正面的);而I2S DAC Hat,恰恰都在內部解碼後,所有的音訊與電力、電流都原封不動地送到後端的類比器材播放。
2. MPD是一種最簡單卻能夠充分釋放系統最底層的能量與潛力的播放軟體。
3. 前面所說(經過MPD的洗禮,RPi Player有如脫胎換骨,不止打通了任督二脈,甚至奇經八脈也已經暢通無阻!),絕對不是開玩笑隨便說的,而是親耳聽過之後的忠實敘述。

所以MPD到底聲音是否真的如外面傳言的---聲音好呢?
個人體驗之後,給予肯定的評價!

同樣使用Volumio,透過Media Server播放NAS內的音樂,與用MPD播放同樣的專輯,區別是MPD播放明顯活生感更好,音樂的動能更充沛,聲音更有張力;相反用Volumio原生的播放程式,相同的專輯聽起來就會感覺較悶,聲音沒有MPD播放那般生動,充滿活力。

另外,用MPD點選專輯播放之後,就可以關閉App,完全不占用系統資源;相反的,Mconnect必須隨時開著,無論是播放TIDAL串流,還是區網內的NAS音樂,只要離開App就是結束播放,占用平板或手機的一大資源(電力)。

最後再補充一點,外接時鐘系統透過USB DAC(Marantz HD-DAC1),再從Line out接上xDUOO TA-05耳擴推森海HD-800的聲音真的會嚇死人!能量與聲音的張力完全由擴大機弭補了!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elecastle wrote:
Volumio 3不(恕刪)


筆者也迫不急待的加入Volumio 3的嚐鮮隊伍!
新版本剛釋出的第一天就安裝來試聽了。
聲音確實如Beta版試用者所言,有了長足的進步!
與舊版本比較起來,聲音更為沉穩、大器,
更像是高階系統所發出來的聲音。
聽起串流音樂來非常過癮!


補充:
以前為人詬病的數碼味,新版本已經消失殆盡!
代之而起的是音符與音符間瀰漫著濃濃的空氣感與彈性(在個人的播放系統下所聽到的),
聽起TIDAL專輯幾乎停不下來...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 1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