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tsa wrote:哪裡怪?我就是不想花...(恕刪) 邏輯怪的地方就是,既然預算無上限了,去聽現場的費用會是問題嗎?有身家買5000萬系統的人會缺100萬去維也納聽一個月現場?不要混淆重播跟現場的意義今天晚上我想聽卡拉揚演繹的貝九,請問現場有可能性嗎?即使錄音跟現場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重播效果還是可以接近現場的氛圍別人我是不知道,至少我家裡有平台鋼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等樂器啦!
dirtsa wrote:哪裡怪?我就是不想花...(恕刪) 發燒音響算是奢侈品,很多人缺的不是買音響的錢,而是時間。想聽個音樂,在家隨時可以享受到,不用出門塞車勞頓。 想看現場演出,也可以依自己的時間事先規劃安排。如何享受音樂,有了音響就多了選擇的自由。聽音樂不一定要花大錢搞發燒音響,至於連基礎音響設備都捨不得投入的,要說有多愛音樂多懂音樂,估計也是鍵盤上說說而已。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發燒音響算是奢侈品,...(恕刪) 以前上音樂賞析課程的時候,有些愛音樂的同學,在學校的大系統播放時說道: 這個聲音在手提音響沒聽到~就我有限的現場聆聽經驗來說,其實錄音下來的音樂會唱片,其中細節比現場多太多了 (麥克風就在樂器旁)
身為消費者不用幫廠商腦補什麼"它們是大廠,他們的人會不知道?""他們的人哪可能會不了解ooxx是啥?"不用做這種 "設想"這世界從不缺身處高位的酒囊飯袋,廢物只因是名牌,賣的貴,賣的久,就認為"設計他的人不會出錯","他們這麼做一定是有理由的"這種"推論"基礎太過薄弱(推論就不要講的跟真的一樣,除非你問過本人,他也沒"掩飾")有照技師專業嗎?未必吧?設計圖還不是一堆問題要廠商幫忙擦屁股?有名氣的音響廠商專業嗎?未必吧?來我這裝機,量測時麥克風還套錯校正檔被我指正當時我心裡想的是"所以之前被你測過的客戶結果都是不正確的,你沒發覺?也聽不出來?客戶是不是還覺得你好棒棒?"所以身為消費者,不用幫廠商講話,廠商也是人會犯錯,會情緒不佳,會有身處高位的酒囊飯袋,廢物
psjwrote:身為消費者不用幫廠商...(恕刪) 所以您的意思是製造wilson audio的工程師都是酒囊飯袋廢物、使用wilson audio的發燒友都不懂聽只是廠牌義勇軍腦補護航、然後Stereophile的評審員耳朵都聾了、wilson audio會成為世界頂峰喇叭之一只是因為賣得貴賣得久只有使用經過老實教主的神手手工組裝的老實牌洨舞等低價hi-end喇叭的用家才是懂的用眼睛聽音樂的人??老實教主的魚釣的如何了?魚上鉤了嗎?~笑就對了~
大維0840 wrote:所以您的意思是製造wilson audio的工程師都是酒囊飯袋廢物、使用wilson audio的發燒友都不懂聽只是廠牌義勇軍腦補護航、然後Stereophile的評審員耳朵都聾了、wilson audio會成為世界頂峰喇叭之一只是因為賣得貴賣得久只有使用經過老實教主的神手手工組裝的老實牌洨舞等低價hi-end喇叭的用家才是懂的用眼睛聽音樂的人??老實教主的魚釣的如何了?魚上鉤了嗎?~笑就對了~ 請勿扭曲我的字面意思我沒說的事情請勿自行腦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