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規格不是音響的重點,但入門者通常不了解這一點,浪費時間金錢在數位規格打轉。
音響的重點在類比音質。
真空管重點不是聽諧波失真,就算設計真空管電路,也是要盡量去降低諧波失真。
只是簡單的真空管電路,常常有不小的偶次諧波失真,偶次諧波失真不會嚴重影響聽感,甚至對聽感有些幫助,但設計上,還是要想辦法去減少諧波失真。
電晶體機一樣存在諧波失真,下圖網路隨便抓一張特性圖解釋,如果每條水平線不是等距,那簡單的晶體機還是一樣存在偶次諧波失真,所以有些電晶體老機,聽感會帶有真空管的感覺。但通常比較好的設計,會盡量去抵消這些諧波失真。
底下這個電晶體特性圖,跟五極管真空管長得是一樣的。都是多多少少會有諧波失真。

真空管的結構,你可以視為它是一個發聲的樂器,裡面的電子流在真空的高熱高壓下,電子會從陰極逸出,跳到陽極板,因為有動能,所以會彈跳,有些電子碰到陽極板後,會反彈彈跳,這樣的彈跳,跟琴弦的波動是有些相似,所以真空管有點像樂器,本身就會產生一些泛音,這些泛音,不是失真造成,而是物理特性,有點像樂器的的物理特性,實際聽感就像樂器,不同廠家出品的管子,特性上的差異,就會造成音感的不同。管子作工的精細度也會造成音質上很大的差異。
WE300B 好聽,並非浪得虛名,是有作一些炒作的因素在,但如果你去研究它的結構,它的陰極懸吊方式,就會理解它不可能低價,要求的作工品質要非常精良,作工也是很耗時繁複。
底下的 KR300B, 陰極懸吊方式跟WE300B 比較像,你把它看完,也許會理解高級真空管的製作過程跟高級的小提琴有點相似,都是需要很精良的工匠才能完成。
KR300B 在台灣單隻要 2萬多,比WE300B便宜,但也是相當貴。
但如果你有一台很精良的單端300B管機, 你拿 KR300B 跟 3000 元的陸製品比較,你就會體會音質相差十萬八千里。如果你真的很講究聽感,貴貴的 KR300B 還是值得投資的。
古董的晶體機,也差不多,好聽的,應該也是有錢買不到。
只不過,玩這些古典的晶體機或管機,真的是很累,又很花錢。
整串系統,從音源,DAC, 前級,後級,到喇叭,其中一個環節弱掉了,整個系統就毀了。
所以玩老設備,真的辛苦。要有錢,有閒,有在累積經驗,還要耳朵聽感要很好,也要很挑。
https://youtu.be/jNVZ8Pg3p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