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喇叭改用腳架人聲變差 怎樣擺放?

版大的地板是架高地板還是木質地板平貼的?

如果是架高地板,很容易會有空腔效應

買兩塊又大又厚重的黑金石墊在喇叭架下方,或許可以改善很多
Ariouk wrote:
我剛改用貼牆擺法,中(恕刪)


我有一對805N,目前是用317擺法
加上部分位置微調,
以取得播放音樂時 最佳聽感。
我個人心得是(805N跟805D高音不同)
要取得中音域的改善,兼顧高低頻。
雖然不是很簡單,還是可以嘗試。

1.電源(專線或壁插)我還沒改。
2.器材信號線喇叭線 不建議換 保留考慮
3.喇叭擺位及空間處理
由317往內調整喇叭間距,逐步調窄。
改善中音域之後,再微調夾角空間處理。
適當的音量控制很重要,大音量聽容易疲勞
也容易煩躁,建議用正常或偏低音量調整。
偏大音量看似發燒,以本人經驗,
現在的流行音樂 人聲容易偏大音量錄製。
播放古典音樂可至10~9點鐘位置音量,
同樣設定播放流行音樂人聲 我要改為8點鐘
因為很容易有噪訊或不耐聽過吵。

稍微調整可以部分改善,我自己也還在嘗試中。
空間處理 主要是消去90度角,或前牆
做一些反射。我都放生活雜物使用方便為主。
馬兒不吃草要會跑 wrote:
版大的地板是架高地板...(恕刪)

我是架空木板,我後來加了六塊吸音版,比較沒有之前那麼刺耳也能開更大一點,人聲也變比較亮,但聲底還是一樣薄聽久還是有點刺耳感覺比起空間是腳架問題比較大。
身為803D2的擁有者
總是要暗笑 :看阿,B&W8系列很難搞吧
但是每次調整都有不同的樂趣
看你的照片,我會優先調整兩邊的音量和牆壁的反射
通常這種一邊靠牆的擺法,B&W8系列的左右高低音量會差的很明顯
我說的對嗎?怎麼測量? 買個minidsp umik-1 usb吧
一直玩B&W8系列, 你遲早會玩測量的
吸音棉那幾塊面積太少沒啥效,真的想弄還是跟其他人講得一樣,先測看看哪些頻段有問題再對症下藥

就算是土炮弄也要把整治面積再放大多幾倍,這時候幾張美觀價廉的長毛大毯就很好用(上面幾樓都有提過),地上一張(喇叭到聆聽位置這中間),牆上看需求(弄成掛毯,嫌素色太單調可以挑有花樣或漸變色的)
小弟傭有B&W S805 也7年多了
這對已上市20年老書架喇叭...
對他的實力感覺一直未發揮100%
讓真正潛能發揮出來 >///<
還記得之前調整加上一片黑金石墊材 對聲音穩定增加不少
加上腳架一定對好聲走正面幫助
小弟臥室2.5坪 比版大空間小上不少
S805和805D喇叭底聲走向大約略同
地板也是一樣木質地板
版大第一張相片夾角似乎過大了些
小弟空間小也沒夾那麼大
B&W 8系列喇叭很敏感 好玩
搭配或是改變聲音會反硬讓你知道
慢慢了解器材與喇叭特性調整會很多樂趣~加油!!


就是小阿宅...
yuuga wrote:
身為803D2的擁有...(恕刪)

測量這東西感覺不錯,比起我木耳聽機器應該準多了,不過我對這東西完全沒概念,這是只能測量那個頻段不正常但空間還是要自己調整嗎?還是他就附帶校正功能,目前比較希望能先解決刺耳問題。
刺耳問題不就是高頻或高頻泛音過多造成的嘛?自己曾在燒友家裡聽音樂,不刺耳但聽久頭會痛,換了不同的CDP就不會了...
樓主的提問和貼文來看,樓主絕對不是木耳喔
空間聲音分析量測自己玩了一陣子,量測結果能提供喇叭擺位大約的位置(三三一、三一七...都量過),而最終的細微調校(一、二公分的移動),我自己還是靠耳朵。
而且,以還像樣的麥克風、軟體這類分析儀器量測時,環境的背景噪音都必須得很低、很安靜(我都午夜12點後最安靜(33dB)+以90dB音量量測),否則一點小噪音就會呈現不一樣的量測結果。
還有,分析量測儀器連換個不同線材也會有不同的結果,看著量測結果(數據+圖形+比對)=頭痛,也聽到自己的OS:想聽個好聽的音樂怎麼這麼麻煩啊...
也附上自己目前沒裝任何吸音、擴散材料的擺位圖供參考。總之,自己還是覺得耳朵是最簡單+最好用的啦,樓主就看看囉
o泡泡o wrote:
小弟傭有B&W S805...(恕刪)

虎皮就是漂亮!
用神獸推還推不出100%嗎?想像中應該是很完美的搭配組合才是。
加個超低音氣勢不輸落地喇叭!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