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此文章討論因偉大的F.SPB口水破壞往後不再討論~也請偉大的F.SPB開一個版來討論

winme_angel wrote:
您好阿關於這個問題其...(恕刪)

謝謝您的回覆
我個人也是比較愛OPA275
也 = = 對OPA2604也有感覺!
非常謝謝您的建議~
我試試聽一聽
偶而也要讓自己停歇一下;追求自己的幸福!   
To: winme_angel

謝謝你PO線路圖出來,說真的,我看到4個OP之後我就很囧了,這...這...找誰請益這幾個OP的功能是什麼呢@@"難道是雙緩衝?(緩衝 --> 放大 --> 緩衝 --> VR)

其中下面那張是卡改過的吧,可是好像沒改OP,改的人覺得電容調音比較明顯?還是因為省錢的關係?XD

To: cwcc8888

我在網拍買到了拆機的OPA2111KM一對,有機會來試試。其實我很喜歡ONKYO本身的暖音,只要OPA2111KM不是冷音的就好,之前只在大陸網站看到OPA2111KM的評論,說是低音貧弱是唯一缺點,可是看來你覺得他低音延伸不錯,恩..我改好聽完之後也來這寫個對OP的感想好了,只是捏....我沒有技術改,有沒有人知道門路@@?是不是要自己準備材料,例如銀錫或是OP腳座或是其他我不知道的零件,這方面我完全不清楚!
此文章被F.SPB 所口水~不但毫無建議還破壞此板遠本分享定義

所以~請網後偉大的F.SPB 提出所有的感想及分享

我的文章不值錢也毫無力足之地

也請偉大的F.SPB 來持續PO出建議及分享~假使它都沒作什麼貢獻

那它就是來亂的~~耍口水的

台灣好恐怖專家一堆,我回火星去了

此討論區終結

我沒爽的一天是不會恢復討論~花錢分享還被嫌(還被豪無貢獻的專家閒)
我想,SE-200PCI的三組OP功能分別是:LPF--->放大--->buffer。
它的VLSC功能,就是某種訊號平滑的技術,
而這個技術的主要架構,應該是low-pass filter(LPF)。

個人認為比較好的選擇是:

雙OP部分:
第一組(LPF):LME49720HA、AD8620BR、AD8676ARZ、AD8066ARZ、OPA2107AP等OP。
第二組(放大):LME49720HA、AD8620BR、AD8066ARZ、OPA2107AP、OPA2111AM/BM(不建議KM)、AD746JN。
第三組(buffer):AD8599ARZ、AD826AN。

單OP部分:
第一組(LPF):AD825AR、OPA128SM、OPA627AM/BM/SM。
第二組(放大):OPA128SM、OPA627AM/BM/SM、AD843SQ、OPA111AM/BM/SM、OPA124P。
第三組(buffer):AD825AR、AD846AN/SQ、AD843SQ。

以C/P值而論,個人建議最佳組合有(這是以價錢而論)
(1)LPF:AD8066ARZ、AD8676ARZ、AD8599ARZ皆可。
(2)放大:
1.OPA2107AP --- 以柔聲為主、中低頻表現佳;缺點:高頻通透略差。
2.LME49720HA --- 解析、大動態、三頻均衡性極佳;缺點是比較沒韻味。
3.AD8620BR --- 空氣感十足,三頻均衡性佳、有韻味;缺點:高頻通透性略差。
4.OPA2111AM/BM --- 聲底帶甜味、偏柔;缺點:低頻表現比前三者差(下沈度明顯不佳)。
5.OPA124P --- 活潑、熱鬧、大動態;缺點:聲底不夠柔、知名度很差(台灣竟然沒人討論這顆OP? )~
(3)緩衝:AD8599、AD826AN皆可。

夢幻組合:
(1)LPF:AD8620BR、LME49720HA、或OPA627AM(這裡選AM即可,BM跟SM算大材小用)。
(2)放大:
首選:
1.OPA128SM --- 聲底偏柔、 解析、大動態、三頻均衡性極佳、音場開闊。
2.OPA627SM --- 聲底偏柔、 解析、三頻均衡性極佳、音場開闊(僅略小於OPA128SM)。
若是+-5V供電電壓可讓OPA128SM正常運作,那最好不過了!
OPA627SM是沒辦法的,它最好有+-12V的供電。
退而求其次(CP值高而性能不錯):
1.LME49720HA --- 解析度高、三平均衡、推力足、動態大,有高階OP的特色。
若是後端有接前級、耳擴、綜擴等可調音機器,其中性、較沒韻味的特色就不算缺點!
2.OPA124P --- 這顆OP解析度雖然比OPA128SM、OPA627SM、及LME49720HA略差,
聲底走向與OPA128SM相似,不過,OPA128SM較柔、音場較開闊。
以規格來說,此顆OP可以取代OPA111,是與OPA128、OPA627、及OPA111同等級的OP。
因為這顆OP是塑封版,價錢便宜許多。
(3)緩衝:AD843SQ、AD846SQ皆可。


總結:
(1)若是我有SE-200PCI,個人喜好是:
LPF ---> AD8620BR
放大 ---> 若OPA128SM可正常運作,就用OPA128SM,不行,就用LME49720HA。
緩衝 ---> AD843SQ

(2)CP值超高之選擇
LPF ---> AD8676ARZ、AD8599ARZ或AD8066ARZ
放大 ---> LME49720HA、OPA2107AP、或OPA124P
緩衝 ---> AD8599ARZ或AD8066ARZ

這樣的搭配六顆OP總共不會超過2500元。


PS:1.小弟用的是SE-90PCI,OP的搭配是LME49720HA*2+AD8620BR
2.若有網兄有興趣想試SE-200PCI之OP排列之選擇是否如小弟所建議,
歡迎到台北公館來找小弟試OP。不過,可能必須等小弟口試結束(七月初以後)才行。
3.LME49720HA是LM4562HA的進階版,聲底不若LM4562那樣偏冷,兩顆OP之規格完全一樣。
d90006 wrote:
我想,SE-200PCI的三組OP功能分別是:LPF--->放大--->buffer。
它的VLSC功能,就是某種訊號平滑的技術,
而這個技術的主要架構,應該是low-pass filter(LPF)。


其實我還蠻想看看那部份的電路圖的,或高解析度的特寫....
在此,再度提出個人對OP的一些看法。

首先,buffer(緩衝)的功能是在於讓音效卡的輸出端與下一級
(耳擴、綜擴、耳機、或主動喇叭)做阻抗匹配用。
其調音功能並不明顯,但是,另一功能是提供較大電流(與沒加buffer相較)。
做為緩衝的OP,其輸出電流通常比一般用途的OP來得高而非skew rate小。
若是網兄有興趣去查AD846、AD843、AD826等OP的datasheet,
就不難發現小弟所言之依據(這些文件裡面有建議)。
相較之下,OPA128SM及OPA627SM這樣著名的OP顯然就比AD843SQ略遜一籌。
即便OPA128SM是屬於『大電流』的OP,小弟也認為用在buffer是種浪費。

另外,OPA2111AM/BM/KM這系列的OP,表現最佳的應該是BM而非KM。
因為其偏流很低,OPA2111是做為DC Servo的最佳OP之一;
大概只有OPA128SM能勝過它。
可惜,SE-200PCI應該沒有DC Servo之設計。
用於音頻訊號放大,此顆OP速度明顯偏慢,
其聲底偏柔、帶甜味是其特色,但相較於其它的OP,
如:OPA627AM、LME49720HA、OPA2107AP等,
顯然其低頻下沈度與量感皆明顯不佳、高頻較悶。
若是搭配低頻不足的系統,將是雪上加霜。

建議有興趣改卡的網兄若是心有餘力,可以考慮改電容。
數位的部分,建議用SANYO OS-CON電容,
原因是:其串接等效電阻(ESR)比較低,比較不影響數位訊號的位準。
類比部分:就依個人對音色的喜好而定,
如:Nichico KZ系列、Black gate、Philips 136系列。
交連電容:建議採用SANYO OS-CON電容或UCC金屬膜電容。

適當的電容更改會讓音效卡的高頻通透性、低頻下沈度、及動態的表現增進不少。
也許,有些網兄認為改卡的花費不如買部DAC外接。
小弟的經驗是:SE-90PCI改卡所有的花費不到一萬,
但表現卻可與二手價一、兩萬元的DAC以音效卡數位輸入相提並論(十多年前要價十萬元左右)。
SE-90PCI及SE-200PCI其類比輸出是強項,
我相信改卡後可與原裝的RME9632一較長短。

PS:1. BB OPA627SM素有BB所出OP AMP王者之稱,
但在音頻訊號放大方面,顯然不如OPA128SM(價錢也不如就是... )。
2.AD843SQ素有AD所出OP AMP王者之稱,著名的AD847SQ
(AD827SQ的單OP版)則有AD的OP AMP皇后之稱。
3.AD827SQ與AD827AQ於音頻訊號放大的區別是:SQ的高頻不衝,音場定位及推力較佳。
AQ這個版本的高頻過衝,若是系統本身偏監聽(如監聽耳機或喇叭),不建議採用這顆OP。
d90006 wrote:
交連電容:建議採用SANYO OS-CON電容或UCC金屬膜電容。


OS-CON好像會拿來當類比輸出交連的不多,大多是用在數位端吧

交連電容從電解電容改成金屬膜電容有公式可以算嗎?只知道容值可以比原本的電解電容小
不然100uF的電解容直接換成金屬膜電容的話體積會嚇死人吧.....
此文章被F.SPB 所口水~不但毫無建議還破壞此板遠本分享定義

所以~請網後偉大的F.SPB 提出所有的感想及分享

我的文章不值錢也毫無力足之地

也請偉大的F.SPB 來持續PO出建議及分享~假使它都沒作什麼貢獻

那它就是來亂的~~耍口水的

台灣好恐怖專家一堆,我回火星去了

此討論區終結

我沒爽的一天是不會恢復討論~花錢分享還被嫌(還被豪無貢獻的專家閒)
notfottoso wrote:
OS-CON好像會拿...(恕刪)


OS-CON固態電容傳統上之所以會被拿來當數位電路的旁路電容或濾波電容,
主要是取其低等效串接電阻(ESR)之特性。

相對的,輸出/輸入交連電容的目的在於阻擋『直流訊號』進入下一級,
在選取電容的大小有公式可算。
不過,在此因為是做改卡的討論,就不多做解釋。

在電容的選取上面,我相信諸位一定見過某些人會選black gate N系列電容來做交連,
但是,為何以N系列作交連比FK系列表現優異?
原因是:N系列是『無極性』、另一原因則是此電容的ESR也很低。

因此,交連電容的選取若可兼顧『無極性』或『低ESR』,固然很好;
若不行,則選『低ESR』的電容來讓輸出訊號失真減小。
而OS-CON電容就是具備『低ESR』之特性(OS-CON固態電容的ESR通常比電解電容低)。
至於金屬膜電容,則是兼具『無極性』或『低ESR』(金屬膜電容的ESR比OS-CON電容低許多)。

小弟的SE-90PCI原先交連電容用Elna 47uF/35V,
我將之改為UCC MKP2000系列10uF/250V並SANYO OS-CON 150uF/20V。
會以金屬膜電容並連OS-CON電容,
實在是因為單獨用金屬膜電容會讓整個聲底單薄(雖然高頻通透性佳)。
並上OS-CON電容之後,中低頻的厚實感跟下沈度就會回復正常。

以理論計算上,小弟的作法應該讓聲音有點『拖』才對(10uF+150uF=160uF,比原先大很多)。
但實際上這兩顆電容的ESR都比原先的低,
並連之後,不僅保有韻味,也讓高頻變得通透!
其原因在於低ESR讓高頻通透,而高uF值讓聲音有韻味。
不過,金屬膜電容體積很大,建議可以考慮用4.7uF或更小的來並連即可。

最近,在某部著名DIY耳擴(大頭耳擴)發現其輸出交連電容是用金屬膜電容並連電解電容。
看來,小弟的理論(交連電容的ESR要低)還是有點依據的。
winme_angel wrote:
LPF--->...(恕刪)


在此回覆張兄的問題:

小弟的淺見是:DAC裡面通常有用OP來做LPF;
以系統的觀點來看,通常是先濾波再做放大(通訊系統是這樣做的... ),
因此,前兩顆的功能我才會猜是LPF ---> 放大。

至於最後一顆OP的功能,因為是用來銜接下一級,所以可能是做buffer。
當然,有另一種可能性是這顆OP是做第二級放大用。
那麼,該如何確定這顆OP是做『buffer』或做『第二級放大』?
如果可以,在第二顆OP使用LME49720HA或LM4562HA這類中性的OP,
然後,第三顆OP(輸出端)選用聲底較特殊的OP,
如:AD8620BR、AD746JN、OPA2111、OPA2107AP、OPA124P等OP來測試。
若是聲底明顯偏第三顆OP的聲底,那就是這顆OP是做第二級放大,
若不是,則很有可能是做buffer(buffer會影響推力,對聲底影響較小)。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