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謂~~因為超低音他的設計必須廣泛的支援所有環繞擴大機,所以他所支援的低頻~超低頻會比較寬一些是一定的,你只需要把超低音的分頻點設在Bypass就好,就是由前端擴大機去決定多少頻率衰減,一般環擴可由自己去設定,但這類由環擴去改良的兩聲道綜擴可不可以改分頻點這我就不得而知了,您可以看看說明書有沒有講到LFE 頻率的設置,如果沒有~~那就是強制90以上衰減了,如果是這樣~~你如果要買超低音來搭你的主喇叭就得小心的去注意,你的主喇叭的低頻250向下延伸至90這之間是否會過弱,如果太弱~~~接上超低音他也幫不了你...因為這台擴大機注定會在90以後才切給超低頻,90以上還是完全依賴你的主喇叭....這部分當然不是看看主喇叭原廠資料就可以知道,而是有時候是空間或裝潢、傢俱所造成的低頻段凹陷,這也不是你主喇叭的問題~~~但不管如何以這台擴大機的超低頻支援性設定來說,就算是因為低頻凹陷而想買超低音來補足但還是會因為90以上衰減最終還是幫不了你的~~~~蓬萊仙人 wrote:喔喔?原來是這樣呀...(恕刪)
Bear4212 wrote:無所謂~~因為超低...(恕刪) 喔喔?這個部分就有點深奧了...囧。我有機會再好好的做功課了!不過我當初用漫步者C3 2.1時,我覺得整個房間低音都轟轟隆隆的。那時聽歌上都會聽不太清楚人聲和音樂細節。即便我把C3的低音量調低,聽起來還是感覺低音的量太多。後來我買了金屬腳錐裝在C3上包含重低音,才覺有改善一點點。不過我這組兩聲道,主要還是為了聽人聲、輕音樂才購入的。我想,若未來要搭配重低音的話,應該也是很久很久以後了吧!哈哈!
2.1電腦喇叭的缺點就是主聲道能負擔的低頻太弱所以都會搭一顆低音喇叭來增加低頻的量感...但通常這種3C喇叭的三頻不可能是均衡的....因為他是讓你在電腦上打電動、看電影..講的是過癮而非音樂的情感呈現,而這類喇叭的分頻點通常都是由電路板的低通設死的有些則是可調,切太多的低頻給.1喇叭又在小空間中,就會發生您所陳述的那種窘境~~~過多的低頻或駐波反吃中高頻讓整個細節糊掉,在玩兩聲道的領域中 "鮮少" 會在主喇叭以外再額外加超低音,原因有很多~~~當然爭論點也很多,不過但終歸一句,可以在兩聲道主喇叭呈現的頻段就盡量讓這兩顆喇叭來解決就好~~~,外加一顆超低音不是一般人所想的那樣買一顆低音喇叭插上訊號線接上電問題就可以解決這麼簡單........蓬萊仙人 wrote:喔喔?這個部分就有...(恕刪)
Bear4212 wrote:2.1電腦喇叭的缺...(恕刪) 嗯,沒錯!我也這麼覺得!當初就是受不了這低頻轟轟隆隆的,才選擇換成兩聲道!!所以,我希望能讓現有器材火力全開,把這兩聲道喇叭發揮的淋漓盡致才行!這樣我就會非常滿足了,哈哈!
蓬萊仙人 wrote:嗯,沒錯!我也這麼...(恕刪) Yamaha的hifi綜合擴大機都有支援重低音.我看你的照片有美國的Route 66 與一把吉他(兩樣都很讚). 其實你需要一個重低音喇叭的. 我自己本身也有學吉他. 多了重低音, 聽音樂會更精彩. 你也可以把你舊的重低音拿來用, 不過插頭可能要改一下就是了. 請電料行幫你把頭剪掉改成RCA接頭, 如果要買新的可以選擇NS-SW210, 這顆是搭配鋁質喇叭的系列.你的 Route 66是指洛杉磯市區那條還是紀念舊的從洛杉磯到芝加哥已廢除的那條呢? 我曾經開車從洛杉磯一路開到芝加哥
vspebrian wrote:Yamaha的hifi...(恕刪) 哈哈,其實旁邊還有一把貝斯和一把電吉他,五、六顆吉他效果器和兩顆快壞的破音箱!以前學生時代組過樂團,也去過不少地方表演,只是退伍後為了討生活,就慢慢地沒再繼續彈吉他了...囧。我今天發現,原來我的神獸卡可以設定光纖和RCA同時輸出撥放音樂。一起輸出時,我的C3和NS-BP401同時會作動!?只是乍聽起來好像不是很協調,但卻多了重低音的效果!也許看電影、打電動的時候一次開兩個喇叭,也許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哈哈!玩過樂團,多少會被美國文化給吸引!雖然我不曾去過美國就是了...囧。所以有天在網拍上看到這個紀念母親之路的小鐵牌,我就下標帶回家了!因為我真的覺得這很酷!哈哈!
vspebrian wrote:如果要買新的可以選擇NS-SW210...(恕刪) 大大,您推薦的這顆我剛剛上日亞看了一下,真的差點荷包又要失守了。看到這種價格,真的有點心動...囧。商品價格:約2700元運費:約1680元稅金:約230元總共:約4647元又是半價不到的價格...,真的不能太常亂逛亞馬遜...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