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糾正錯誤觀念: 監聽喇叭也是一般喇叭, 只是音色偏向真實音


ldw406 wrote:
不過現在BM系列也...(恕刪)


對,停產的商品只能找庫存或者二手了。

ebay上都會有,喇叭買二手風險相對較低,如果懸邊有問題,在台灣都可以找到維修商家。懸邊ebay也可以買到全新的,大不了買新的懸邊,然後找喇叭專業維修商家來更換。

大量流通,產品有所定評的專業用商品,其實維修相對都容易。

我最近迷上 Espresso咖啡,爬文國內外論壇,還好謹慎下手慢,最後決定購買 prosumer 等級的咖啡機 (專業消費性等級,發燒的家用等級)。它的沖煮頭是採用經典設計的E61,這種沖煮頭與商業等級的一樣,咖啡機結構也與商業等級類似,很少電子控制的零件,它的鍋爐、管路、壓力控制等等零件都與商用咖啡機共用。很多論壇玩家使用這類型咖啡機超過10年,這期間只需要更換某些耗材,不會像很多高價位高級家用全自動或半自動咖啡機,2-3年就故障,每次維修都不便宜,到時候就是抱著一台燙手山芋了。所以商品架構的選擇,就會決定你往後使用的方便性與維護成本的多寡。

專業級商品也許使用方便上或美觀上不如純家用,更需要一些專業知識。但只要願意學習,忍受一些不方便(其實不方便當中也有專業的樂趣),商品使用的生命週期與總維護成本應該會更優更容易掌握。



Davidkswang wrote:
對,停產的商品只能...(恕刪)


個人認為,只有好喇叭與爛喇叭,好的喇叭,可監聽、可欣賞音樂、可看電影,監聽、欣賞音樂、看電影之間並不衝突,都注重細節、強調真實。

不過,目前真的沒有任何喇叭能夠「原音重現」,頂多「接近」罷了!
R式分享 wrote:
不過,目前真的沒有任何喇叭能夠「原音重現」,頂多「接近」...(恕刪)



去聽過國家音樂廳現場演奏後,任何音響都不可能百分之百重現

R式分享 wrote:
個人認為,只有好喇叭...(恕刪)


凡事都有脈絡可循,「鑑聽喇叭」不會是從石頭裡蹦出來,GOOGLE一下始祖--BBC鑑聽喇叭史應該可以窺得大概;緣於受錄音室(車) 有限空間,造成(傳統)喇叭共震嚴重、頻寬不足、扭曲…等而改良開發,但BBC終究是需求單位(用家),所以訂定「鑑聽喇叭規範」,最著名的便是各種廠牌都有的3/5(未經認證的只要不掛”BBC”應該也可以稱” 鑑聽喇叭”,而不叫"鑑聽喇叭"也可能會有優異規格表現)

OK!這樣事情比較清楚了,聲音影響因素的降低及單體頻率曲線的平直表現,應該就是鑑聽喇叭的核心價值,理論上標準都是「高」於一般,但高是不是等於「優」,可能是見人見智的問題,因為降低不好的因素往往也連帶降低了好的因素,如:少了音染(=箱音共鳴…)反射音(=低頻、音場…),才有所謂「中性」「聽直接音」,其次,平直的響應頻率就是”難推” 另一面向等等

誠如所言,人類對於”失真”能做的還是有限,無論是什麼喇叭都不必賦予太多神話,喜歡就好!
北漂彰化人 wrote:
去聽過國家音樂廳現...(恕刪)



不可能百分之百重現沒錯、尤其是氣氛,但音響若調的好要比現場好聽是容易的。

upsir wrote:
音響若調的好要比現場好聽是容易的...(恕刪)




原音重現不一定好聽。
音響的好品質, 卻可以讓聲音轉為美聲。
bond_007 wrote:



[...(恕刪)


這個就好比天然美女跟整容過的人工美女一樣

R式分享 wrote:
個人認為,只有好喇...(恕刪)


非常認同這樣的看法,好的喇叭不管放在任何位置都有一定實力
這個價值不會被抹滅,坦白講這就是用心去設計、製作的產品,能夠有固定追捧者的魅力

至於BBC鑑聽喇叭⋯⋯我想有一部分還是大眾商業因素造就這樣的產品出現
並不如多數文章介紹的,僅僅是作為簡便型廣播監聽用途

ju5888 wrote:
非常認同這樣的看法,...(恕刪)


「音響」的喇叭,從近百年前的傳聲筒到現在紙(現在大部份都不是紙)盆、鋁(絲)帶、號角...單體,絕絕絕大多數都是通用的,沒有一個只能當家用音響或鑑聽喇叭的,彼此界線其沒有太明顯!所指"BBC鑑聽喇叭⋯⋯是大眾商業因素"市場實況與認知則好相反,你我用的是商業用途,錄音室用的一般會以"專業"稱之.

lingo1388 wrote:
「音響」的喇叭,從...(恕刪)


是的!因此一般用家如果跟從廠商的口號隨之起舞、劃地自限,那實在太愚蠢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