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開箱】ATC SCM 20ASL PRO


weiming0830 wrote:
謝謝樓主的建議,我會...(恕刪)

Weiming大否可來篇20A pro器材搭配和聆聽心得,讓小弟等學習學習!
系統還在搭配調整中,不好意思談不上太多心得,目前訊源用Meridian 808 V5, 整體聲音還朝活生感多一點的方向努力中。
lingo1388 wrote:
Weiming大否...(恕刪)
很棒的數位訊源,只能看音響雜誌介紹流口水~~(羨慕中
20ASL pro從編號來看,全球目前為止應該不會超過500對,同為愛用者應該多多分享經驗,不然會很孤獨的
聲音的東西很主觀,我說說自己的聽感僅供參考,隨著每個人的聆聽環境及系統差異,不見得都是一樣的,首先第一印象,喇叭的能量感頗佳,力道十足,聲音不是走柔細一路的,但是也不是粗,且聲音隨run in 時間漸入佳境,要把這顆長衝程中低音Run開,還需要點時間,另外聲音的定位也是非常精准,不過音場跟深度的部分由於我的聆聽環境不是很好,暫時不評論。喇叭高低兩端延伸並不強調,但是沒有感覺明顯不足. 人聲跟爵士樂表現的都蠻好的,很有感染力。以我目前的系統表現,鋼琴的權威感及小提琴的聲音質感,我覺得還有調整空間。簡短心得供參考囉。
CDP:Meridian 808 v5 + PAD RLSJG power cord
喇叭電源線: Oyaide GPX-R 紅頭
訊號線: shunyata antares helix 1.5M


lingo1388 wrote:
很棒的數位訊源,只...(恕刪)
談談目前喇叭設定,ATC SCM20 Pro, 背板有輸入靈敏度可以調,基本上按照原廠的設定值保持最大輸入,另外有個Bass強弱可以調整,我的聆聽空間蠻開放的,目前是+4dB, 自己覺得聲音是比較均衡的。在喇叭跟腳架中間,用了三顆的Kat audio T1角錐,前二後一,耳朵的軸線是跟低音單體上緣切齊。供參考
weiming0830 wrote:
聲音的東西很主觀,...(恕刪)

weiming0830 wrote:
談談目前喇叭設定,ATC...(恕刪)

腳錐太高,地震來兄台要扶那一邊.....?
墊高 5 mm 就有功效

腳架平台過小,支架薄弱
有測三軸震動的APP,敲個鼓就知道
喇叭的效率是用dB值表示,但與阻抗有關。故效率完全相同,但阻抗不同的兩對喇叭,其需求電壓也不相同。因為8Ω喇叭的1W是指輸入2.83V電壓,而4Ω喇叭的1W則是2V輸入電壓。因此效率相同、阻抗不同的兩對喇叭,接上同一台晶體後級也必定會有不同的聲音表現。



http://www.ac-dc.com.tw/dpage03.htm
Nikon D5100 + 18-105mm VR

silking123 wrote:
喇叭的效率是用dB值表示,但與阻抗有關。故效率完全相同,但阻抗不同的兩對喇叭,其需求電壓也不相同。因為8Ω喇叭的1W是指輸入2.83V電壓,而4Ω喇叭的1W則是2V輸入電壓。因此效率相同、阻抗不同的兩對喇叭,接上同一台晶體後級也必定會有不同的聲音表現。



http://www.ac-dc.com.tw/dpage03.htm



梁中鍔先生那篇對於效率的說法是有誤的,以下供參

http://blog.xuite.net/thxisf/twblog/105037332-%E5%96%87%E5%8F%AD%E9%9D%88%E6%95%8F%E5%BA%A6%E4%B9%8B%E6%83%91

http://blog.xuite.net/thxisf/twblog/214401110-%E9%9D%88%E6%95%8F%E5%BA%A6+V.S.+%E6%95%88%E7%8E%87
理性與感性、科學與藝術 http://blog.xuite.net/thxisf/twblog

thxman wrote:
梁中鍔先生那篇對於...(恕刪)


網路上看到的文章,都是「靈敏度=效率」
已經積非成是了,想要了解效率真正的定義反而找不到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