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前陣子升級了擴大機...(恕刪)
聽樓主說明,因該是倒三角形的音色。
基礎音低音沒處理好,還是建議由空間、擺位下手。
低音沒處理好,剩下的只有喇叭的聲音質感,其他就慘不忍睹。
===廢言===
對於整體系統來說,以不改裝為第一考量,對於喇叭的價值才有保價的意義,以不換器材為第二考量。
換零件啥的,我只能說越換會越糟,光是錫的種類就跟原廠不一樣,怎能保證聲音不會跑掉,更何況說螺絲的鎖附力道大小也跑了。
難保音色不跑。
換喇叭裡面的線更是離譜,這個喇叭出廠後代表的就是那個聲底、那個音色、那個質感,零件一換這個型號的喇叭就不是那個型號的喇叭了。
換線材甚麼的也是瞎貓碰上死耗子,錢嫌多的請隨意花,擺設與空間微調才是重點。
以上離題了。
==========
看了30樓的圖片,這喇叭質感不錯,我在某論壇看到某調音案例中,印象中有這喇叭。
我會建議樓主往低音部分加強,低音不是只有懂~懂~懂~,就是低音夠,低音一定要沉,由懂=>動=>動~。
整個身體要能被撼動且不會有壓迫感,這才是基本輕鬆自然的低音,進而融於空氣之中感受不到。
樓主描述,臥室中,空間是軟調還是硬調,這目前我無法知道,喇叭擺位、背牆是空心還是實心、窗簾、窗戶的位置都會影響。
玩音響,基本觀念器材是有聲音的方向性的,怎麼擺如音響架、地毯的方向,這部分請由簡單的開始,舉例:把音響架擺到喇叭前面,看四面中哪個面聲音最好聽。
所以僅從圖片上來看來分析。
第一,音響架部分
若有角錐,請移除,,這會動作增加低頻下沉,會由懂=>動。
(角錐為萬惡之源,當然也有例外,如 某廠喇叭就是含角錐調音的)
鐵單柱的話,可以用 3號美國珊瑚砂,填入柱體中7~8滿,這也要看狀況以聲音決定到底要填多滿,太多聲音會呆。
喇叭本體大,若可以還是建議改四柱喇叭架。材質絕對不可以用玻璃,用玻璃通常弊大於利。
若是喇叭的原廠的架子,就千萬別換,用原廠最對味。
(玻璃也是萬惡之源之一,不是不好是要處理,沒處理就尖尖刺耳阿~~~)
第二,喇叭線材
長度請大於1.5m,小於3m,線材不可以浮空,浮空低音沉不下去,多餘的線要視設備當場聽聽看是順時鐘繞還是逆時鐘繞個2~3圈至於音響架附近,圈數太多低音會糊在一塊。動動動,就會變成 動懂懂。
線太短,速度過快,低音量感不夠,太長又會聲音會拖。
電源線部分,接入機器前可以把線順時鐘或逆時鐘繞個2圈,以增加低頻。
第三,請把濾波甚麼的器材拔掉吧,那個東西不是沒用,是沒有KK附近價位的都沒用,就算是KK價位的也是弊大於利,僅此爾以。\
第四,低頻要有宣洩管道,如櫃子、窗戶,要適當打開,讓低頻有更好的表現,才不會被悶住,導致聲音變到三角形。
第五,牆壁是不是空心的,若是這部分也幫不了,這個需要DIY反射板,MDF板,要怎麼擺,就只能樓主自己試試看了。
那種專業反射板,是給救無可救,萬般無奈才會用的。
第六,某調音大師的家是可以拜訪的、可以去請教的,調音是沒有規則的,有的只有實際的行動付出。
改設備、換線材,等環境好了再說吧~~,不然換來換去的只有質感的提升,音樂還是難聽的可以。
(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怎麼辨識黑人與白人)
總之,低音是需要空間來醞釀的,若喇叭低音差,空間調整還是能補低音,若空間也補不起來,那才是換換的時機。
最後的最後,樓主喇叭已改裝過,這沒救了,聲音已跑,能做的還是以空間調整吧,這並不是要床要擺哪邊那種改變,舉例,是在哪邊放個裝水的寶特瓶增加聲音的凝聚,或是哪邊放個MDF板打散低音,僅此。
最後聲音絕對無法回復到那組喇叭該有的表現,因為聲音早跑了,變成某種喇叭了。
換線也只是針對某類型的音樂爾已,並不能通吃。
最後說一下,樓主換那些如水蛇腰出一般的電源線,也比不上一條百元電源線來的優秀。
畢竟這是親身經歷,有人使用一條百元電源線,再接入主機端的地方就只繞個圈圈,他奶奶的低音竟然又下沉了,量感出現了~~~~
與其花冤枉錢,不如花時間拜訪請教,受益匪淺阿~~
也聽過,某人一開系統後,天花板會被低音震的吵吵得,空間調音後,也不過是打開抽屜、打開窗戶,擺位稍微移動下,量感加倍、下沉量是身體被撼動,褲腳會震阿,開再大聲,天花板也不會震了,調音就那麼奧秘。低音對了,甚麼刺耳、甚麼要挑片子聽的,都不見了,剩下的就怕,擺位被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