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e920 wrote:可行,我以前是這樣...(恕刪) Monte920大的配置還算容易理解,測試結果也符合預期,在兩聲道環境下,綜擴幾乎完勝AV擴但AV8802a+後級 完勝 SR7009+後級,這部分很值得參考,謝謝心得提供,我本來以為差距不會有這麼大可以請問一下M大家中喇叭的配置嗎?我想知道一下主聲道跟環繞的等級差別,當作之後升級的參考但不得不說M大的AV前級和多聲道後級都是旗艦產品,價格實在是不親民呀
AV8802a的用料比SR70XX的等級好很多. 單以重量來講,前者單純的前級甚至比後者前級+後級還重個幾盎司,就可知道份量不同.不過我聽說歐美系的環擴AV前級在音質上面也更有特長,比如說Anthem AVM60, Emotiva XMC-1都有迥異於日系的音質,我也很想試試看. AVM60最大的遺憾就是缺少了7.1的類比輸入端子.其實我的器材不是買二手的就是買人家的展示品,所以花的錢沒有像定價的那麼可怕. 我的7.1配置其實也只是還好而已. 目前主喇叭是805D2, 中置為CMC S2 (本想買HTM2 D2,但它的高音是分離高音筒,我電視下面的空間放不下),左右環繞DM600 S3, 後側環繞是Cambridge Minx 12, 由AV8802a+後級來負責.二聲道部分,PM11S3負責推805D3, 因為它低音較厚實,用來互補805D3中高音較明亮,但低音似乎較輕的特性.PM KI Pearl在另一個房間推PM-1, 這個組合能發出極為甜美的高音,又很通透,算是蠻搭的!
我個人玩AV影音一路從劇院電影多聲道音效 - 劇院演唱會 - 純兩聲道兩聲道先不談 , 空間也先不談 ,單純先說劇院器材方面我的看法若追求的是電影動作片 , 科幻片的環繞效果與低頻 , 其實花費不需太多 , 喇叭擺位 , 環擴參數設一下 , 都能有基本盤 ,但若要求演唱會 , 尤其是大編制交響樂要呈現樂器分離度 , 質感 , 動態 , 大規模的震憾 , 還要有豐富的空間泛音....嗯 , 準備花大錢吧(這部份若提昇 , 有些配樂錄的很棒的電影也會加分 ,如諾蘭導演蝙蝠俠系列)一.環擴部份我認為以現有幾家知名品牌公司貨定價而言 , 若沒買到6萬以上等級 , 肯定在大編制下軟腳 , 而且很吵二.訊源部份 , 選擇機體結構穩固的BD PLAYER機種眾樂器齊奏時才不會聽起來吵雜 OPPO 4K新機,PIONEER LX88 /58等都可考慮三.軟體 , 說實話我也認為BD演唱會不是每張都OK , 大編制交響樂我常看,覺得錄音不錯的如下柏林森林音樂會/久石讓IN武道館 / 紐約愛樂在平壤四.喇叭...嗯等級當然不能太差,質感很重要 ,頻寬越大越佳五.若要加後級 , 嗯 , 要推力佳又要兼顧音質也是要花大錢..我自己的劇院系統為了讓演唱會更精進,事實上也投資不少 , 電影再好看頂多看一兩次 , 錄音優秀的演唱會可以一播再播環擴:Pioneer SC-57兩聲道後級:Accuphase P7000喇叭:瑞士PIEGA P50 為首組合的7.1系統電源處理器PS AUDIO P5純供訊源星型接地排插 NORDOST QB4接環擴與後級線材NORDOST與SILTECH混搭訊源OPPO 105D SE / /103/203/ 205 / Pioneer LX88 / 58 都玩過以上供參考
Monte920 wrote:AV8802a的用...(恕刪) 關於AV8802,英國 HOME CINEMA CHOICE 雜誌評審員 Richard Stevenson 認為:“AV8802A將發燒級的處理技術引入多聲道環境且保持相對合理的價格。我唯一測試過的能達到這一級別HCC的其他處理器是Anthem Statement D2V – 還在幾年前 – 幾乎是此價格的三倍。說幹就幹,我會買一臺AV8802A,而把我的Denon AVP-A1HD放到我的歷史陳列櫃裏。並且,在我三十年來酷愛家庭影院的經歷中頭一遭,我要把我的高端雙聲道前級放大器一併也扔到垃圾桶裏去。它播放的音樂就有那麼好!”
ysan wrote:其實擺拉正確的二聲道系统就可以完整呈現您所謂的三維的音場...(恕刪) 擺拉再正確的雙聲道系统呈現出來的所謂的“三維音場”,其實還是二維的聲音,只不過是把你前面的二維聲音加寬、加深了一些而已,充其量只有數量的增強,并沒有本質的變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三維聲音。HIFI五聲道,並不是聽到的聲音來自五個方向,環繞、中置喇叭主要是增加空間氛圍的,根本就聽不到它們的聲音,與坐在音樂廳聽交響樂的感覺其實是差不多的。調整好的、專門聽音樂的多聲道,是聽不到環繞等喇叭的聲音的,聽音習慣、發聲方向等與雙聲道是一模一樣的,只不過聲音從雙聲道的二維變成多聲道的三維,音場更寬大,氛圍更鮮活,細節更突出等等,聽到的是名副其實的立體聲。所謂包圍並不是要聽到左右、後面有聲音,環繞等喇叭當然要出聲音,但你一點也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然而卻有了現場的那種包圍感、廳堂感、三維空間感等(並不是“創造"什麽雙聲道以外原本沒有的聲道),這是專門聽音樂的多聲道調整的秘訣之一。如果一個專門聽音樂的多聲道系統的聲音來自四面八方,肯定會讓人不舒服的,也肯定是不及格的。
我的HIFI多聲道系統:前端 — 數播、HIFI、AV三合一系統播放機:Pioneer BDP-LX88(BD、SACD、DVD-A、CD等實體盤播放;網路存儲或硬碟高格音頻、高清視頻數播)AV前級:Marantz AV8801(Audyssey 房間聲學自動校正;多聲道控制;電腦等音頻、高清視頻數播)後端 — HIFI五聲道系統(含2個既可与前端對接、又可單獨使用的HIFI雙聲道系統)HIFI綜擴:Marantz PM-11S3×2(完整雙放大器模式,即2臺單聲道集成功放)前置喇叭:TANNOY Turnberry GR五聲道後級:Marantz MM7055中置喇叭:TANNOY 609 Ⅱ(並聯)HIFI綜擴:SANSUI AU-α707DR環繞喇叭:TANNOY GOLD LSU/HF/3LZG/8U
我也是和你類似的問題。同張古典CD,一直覺的PIONEER 733A DVD 同軸經SONY STR da-5000ES環擴、B&W 602-S2 當主聲道,聽起來比 onkyo CD 經類比RCA 接MARANTZ PM-6000SA 兩聲道、 FOCAL 書架喇叭來的差。但有天,突然想到,按下DIRECT ,動態和低、高音的音量就出來了。最近,CD 無損wav 44.1K RIP 至電腦,windows media plaer當播放器,用nuforce μdac5 RCA 接MARANTZ PM-6000SA放音。竟比原來用PIONEER 733A DVD聽動態還好一些。所以,機器一定有其主要用途。加上,同張CD,用什麼機器播放、用那種dac解碼、類比音訊如何接線、用什麼線材,都覺的是有差。你的機器等級已經很高了。只是不知你聽的交響樂,是cd、sacd,還是可以看影片的dvd、藍光,因為,音源不同,使用的機器就一定不同。但不論如何,相信,只是設定對,基本品質都一定會出來。差別,只在你想座在沙發上聽起來像國家音樂廳,還是想坐在咖啡店聽背景音樂。
森林 wrote:但有天,突然想到,按下DIRECT ,動態和低、高音的音量就出來了。 Direct是完全沒有修飾的,直接數位轉換後輸出. 如果你原來的設定聽起來比Direct差,那表示在設定上可能有問題. 最常見的錯誤,是原本CD應該單純stereo立體聲輸出的,但很多人的環擴切換到模擬音場設定的多聲道,這樣播放出CD的立體音效的品質當然相當不好.如果自己能夠在Sony那台環擴的設定做良好的調整,那你能夠得到比Direct更佳的畫龍點睛之效. 但如果錯誤的設定,那還是直接切換成Direct吧,起碼保持原來CD應該表現出來的原始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