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三款書架型喇叭選擇


Monte920 wrote:
不太清楚兩位討論的...(恕刪)

這就要對照軟體來看了
加上這是單一個單體發聲,不會被另一個較高音壓的單體遮蔽
當然是會清楚聽到有聲音,只是很小聲而已


Antus wrote:
你可能沒看到第二段...(恕刪)

我知道大大的意思
我是說,同時有兩個發聲源,量感差很大的時候,要"清楚聽到"音量差6dB的都有點難了,何況是差10dB以上
重點:兩個單體同時發聲+音量差很大

Fabio_Lin wrote:
這就要對照軟體來看...(恕刪)


像我先前說的,要聽到不難,但是要知道what to listen to.

像Monte大聽力就很好,聽到805D2在中高音有點粗糙感,我猜是kevlar中音單體的cone breakup,雖然超過分頻點,還是被聽出來了。


Antus wrote:
像我先前說的,要聽...(恕刪)

兩個單體同時發聲,相差6甚至是10dB
要聽出小的那個,真的有點難
(我是只指指定頻率,不是之上的喔)
差10dB真的差很大,單純看絕對值可能會失準?
90dB可能很大,但是同時有一樣的頻率在另外一個單體用100dB發聲
混在一起聽,應該是勉強聽得出來有另一個在發90dB,要清楚聽到,可能難度高
還是說兩個單體距離很大,多了個方向輔助辨別?
---

這個沒測就不知道了
還是說有人有單體跟分音器的資料?
這個敘述應該是個人對表現的喜好吧

是說聽感違和可能是失真太大?

我想表達的其實是
人聽以為的中高音的基音,很可能只是中低音單體負責的區域
至於分音器不是一刀切,我想這應該是常識吧
分頻點之上的主打還是高音單體,之下的主打是低音單體,怎麼分怎麼混,看設計的藝術了
Fabio_Lin wrote:


兩個單體同時發聲...(恕刪)

這其實很簡單,2音路的,拔掉接上反覆幾次應該不難聽出來。尤其是兩種不同材質的單體。

Antus wrote:
這其實很簡單,2音...(恕刪)

問題是同時發聲,大音量的對小音量的會有遮蔽啊
用視覺效果來譬喻可能有點偏,大概是類似的狀況吧

單純只讓高音單體發"分頻點以下"的聲音
只要VR轉大,還是會有聲音,而且很容易聽出來

之前做喇叭時,測試分音器就是這樣聽聽看,不會沒有聲音,因為不是一刀切
Fabio_Lin wrote:


問題是同時發聲,...(恕刪)

怎麼覺得開始雞同鴨講了。
我一直強調分音是漸進的,如果兩種不同材質的單體音色不同,即使少了10-20db, 還是算可以明顯的聽出來,如果知道要聽什麼。
你一會兒說差6db聽不出來,一會兒說不是一刀切所以聽的出來,又說有遮蔽效應聽不出來,我都搞不清楚你要表達什麼了。


1.兩只單體如果同時間 並聯/串聯 發聲一定會有響度大的遮蔽住響度小的單體的現象。

2.如果是單一單體發聲由於分音器的切割頻率並不是一刀切割,所以高低通過的頻率一定會多一些,前提同一隻喇叭需以單獨音路檢視之。(also keyword:baffle step..)

3.喇叭本身線圈的感式衰減絕對不能當成經過兩次階分音,如果是無分音器的全音域喇叭並未有看過有人把單體 “正”“負”線對調;如果是二階分音其中一只單體極性反接則會有反電感勢延遲;如果是典型的三階分音由於相位角的損失並不能用單純的單體極性反接解決 --> 最常見的土法是 中/高 音單體放高於人耳位置,再做 45度 左右仰角的修正和分音器的補償線路盡量在相位差 90度以內的修正方式。

Refer to:http://xaudio.metavert.com/index.htm

供參!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有看到FIESTA的原廠Bravostar喇叭今日在PCHOME有在做特賣耶

果子狐狸 wrote:
想請問版上各位以下...(恕刪)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