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呵....
1.低頻由於波長很長,因此很容易對物體產生繞射,相較於高頻,更易傳得遠.
2.電聲產品能發出多低的頻段聲響是電聲產品自身的性能問題,並不是需大空間內才能讓聽者聽到很低的頻段(人類正常生理聽閾內之頻段),以上是兩碼子的事,若自我混淆,易自誤誤人,三四坪的空間要聽得到20Hz並沒有問題(只要聽者的聽覺生理條件是正常可聽至20Hz者).

Levelzero wrote:
空間中的反射音和直達音會有建設性干涉和破壞性干涉現象。所以改變聲源的位置或改變聆聽的位置,低頻會有增有減。
可是最後造成的結果是什麼?

Monte920 wrote:
因為20Hz的聲波必須在3公尺的空間裡反射六次,才能把20Hz的共振傳到你的耳膜. 一般而言,兩次的反射你可以用相位差以及聲源位置的調整讓這直達波與反射波不要互相破壞. 但是若是有三個或四個來回的波就非常難控制它們不會彼此破壞了,更不要說是六次來回的波,幾乎早就互相破壞光了! (恕刪)
Monte920 wrote:
因此,許多音響空間設計專家,無不絞盡腦汁如何在小房間裡頭達到低頻長波的反射不會彼此破壞的方法. 房間若是越小,需要的反射次數就越多,困難度也就越大! 你去查查資料就知道,許多音響專家都想辦法提出不同的方案. 若是小房間能聽到夠低的重低音有那麼簡單,也不需要有這麼多不同的方法了! (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