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lala wrote:
如果您是用車來類比...(恕刪)
等等,您的邏輯怪怪的⋯⋯
請問德製馬力跟日製馬力差異在何處?
一匹馬力是否是 735~736 瓦特?功率放大也分很多方式跟協波失真,信躁比,線材,元件特性..etc。
我們 1.5瓦 的管機 都可以跟 200~300 瓦的晶體做比較,150~160 匹馬力的四缸喜美不能跟 330~340 匹的 六缸 E46 M3 比較?!
那我們如果不相信科學數據(電學,材料科學,物理學,電子跟資訊科學..etc ,那都有他的數據跟依據..) 的話(盲目造神!..),量測的本質不是就沒有意義了?
我們當然可以說一切「耳聽為憑」,但是如果沒有「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的優先條件之下,如果不知道「電磁效應」又如何去創造「揚聲器」的藝術價值呢?那不是空談嗎?
音響本來就是可以拿高價汽車舉例..,不為什麼,因為它們兩者之間的基本功率單位可以互相轉換。只是目的跟作用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