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o1388 wrote:
瞎子又出現了嗎?老話...(恕刪)
特別在此主動更正
針對內容「音響店」敘述部分自覺失言,應該提出更正與道歉,因為也是有“正派”經營的音響店,不能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要表違的本意是,在音響「產業鏈」中,那怕是社群網路自傳媒,或有聲出版品…等,都存在要消費者「眼閉錢包開」的現象,大眾(入門尤甚)應該擦亮雙眼,但問題音響發燒的過程就是「繳學費」(請自行體會意含)。
剛收到「被」會員通知,怎麼可能花錢看「官商」聯合促賣會?只能先祝福大家音響路上順心如意。
針對主題再補充放送一些經驗:
上面所說只是部分「人」的問題,還有「器材、空間設置」及「測試軟體」及「疑義問題」等幾個部分;如何發現「盲測」的盲點,是早期某音響雜誌曾做過幾期器(線)材盲測專題,就是有數個主筆、編坐在器材前,拿著匿名評分表…沒多久是類專題就終止,而我們幾個吃飽沒事幹的同好依樣畫葫蘆,卻發現了許多執行、做法上的問題、盲點與窒礙難行處…,總之,有興趣的前輩先進可以實際操作看看,反正「玩」音響嘛,動手是基本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