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歸納法 可以發現萬元就可以有不錯的聲音
參考 S520 粉絲群 or 它牌書架喇叭粉絲 歌頌文
音質解析 ....... 完全不是問題 !
音色喜好 ....... 因人而異, 不納入討論
2.再歸納單一品牌 如 Usher 入門到旗艦喇叭,檢視彼此差異 => 低音單體差異極大
但基本的人聲,樂器 250Hz ~20k Hz 幾千塊喇叭就表現不錯了, 如 S520
3.帶一點物理, 40Hz 波長 8.5m
能沉到 40 Hz 的喇叭絕對不貴, S520 再加一點點錢升級就有了,可說人人都買得起
應付低音單體收放自如的擴大機是另一筆開銷,但 D 類擴大機 不少人買得起
問題不是太嚴重
但能完整呈現 40 Hz or 以下的空間 非常貴 !
結論 : 頂級音響等於是在買 低頻表現 & 所需空間 花費最大 !
這種感動, 先要在對的空間裡,再透過高檔器材 才會有.

或許會偷偷問一句, 怎麼有些金主空間並不大, 但喇叭超級大 ?
名牌的附加價值 ........................ 各位應該懂
誰規定開著 S350 不能去買菜, 倒垃圾 ?!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1.用歸納法 可以...(恕刪)
Stereo Sound 裡面的日本燒友幾乎每個都是蝸居裡擺大喇叭...
同品牌,更高價位的大喇叭一定是占盡所有其他小喇叭的優勢...
當然..,擺位一定也困難很多...
ai_0301 wrote:
1.用歸納法 可以發現萬元就可以有不錯的聲音
參考 S520 粉絲群 or 它牌書架喇叭粉絲 歌頌文
音質解析 ....... 完全不是問題 !
音色喜好 ....... 因人而異, 不納入討論
2.再歸納單一品牌 如 Usher 入門到旗艦喇叭,檢視彼此差異 => 低音單體差異極大
但基本的人聲,樂器 250Hz ~20k Hz 幾千塊喇叭就表現不錯了, 如 S520
3.帶一點物理, 40Hz 波長 8.5m
能沉到 40 Hz 的喇叭絕對不貴, S520 再加一點點錢升級就有了,可說人人都買得起
應付低音單體收放自如的擴大機是另一筆開銷,但 D 類擴大機 不少人買得起
問題不是太嚴重
但能完整呈現 40 Hz or 以下的空間 非常貴 !
結論 : 頂級音響等於是在買 低頻表現 & 所需空間 花費最大 !
這種感動, 先要在對的空間裡,再透過高檔器材 才會有.
或許會偷偷問一句, 怎麼有些金主空間並不大, 但喇叭超級大 ?
名牌的附加價值 ........................ 各位應該懂
誰規定開著 S350 不能去買菜, 倒垃圾 ?!
我覺得音響應該不是在低音部份吧
如果以擴大器來說
應該是在於它的清晰度,透明度,音場的展現
至於音場展現是否須要大空間
這我還要在自己測試看看
至於喇叭就真的貴在低音了
差幾個Hz價格就可以差一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