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DAC選擇

宅男工程師 wrote:
美國太空計畫就有兩起...(恕刪)


10萬以上的DAC,目前看起來主打1bit DSD的牌子比較多吧?
宅男工程師

百萬級: dCS, MSB, Playback 不是 delta sigma 1bit, 50 萬級: N-01XD SE 是 delta sigma multi-bit.

2025-02-03 8:07
Lanster Wang

Playback官網的技術資料寫著他們是用delta-sigma + DSD,而且還詳細的解釋了用DSD訊號的好處....

2025-02-05 10:13
已購入holo泉 L3,雖然貴了青近50k,但怕日後疑神疑鬼,還是這台比較沒話說,還有現貨。聽說要(煲)500小時,線材還沒來之前,週一先買對百元rca線來煲機,後續再來分享聽感。新的一年,大家發財。
小凡的凡凡

就說不是煲, 是自然聽, 就跟土話叫唱歌開嗓一樣意思, 讓音場開闊' 消除齒音, 因為解碼他是雙通道設計, 所以訊源要輪著聽...

2025-02-03 8:43
mcc247
mcc247 樓主

抱歉抱歉,切換格式聽啦。

2025-02-03 16:04
mcc247 wrote:
已購入holo泉 L3,雖然貴了青近50k,但怕日後疑神疑鬼,還是這台比較沒話說,還有現貨。聽說要(煲)500小時,線材還沒來之前,週一先買對百元rca線來煲機,後續再來分享聽感。新的一年,大家發財


之前已經有朋友特地帶 Holo 泉 L3 + 前級來 PK 我的 TEAC UD-701N + CG-10M (Delta Sigma 1bit / PCM Multi Bit)

喇叭是 ATC SCM20ASL PRO II

兩者的聲音真的非常不一樣。 一個清晰飄逸 (TEAC) 一個穩重自然 (Holo) 風格差異明顯。

但是我不確定朋友播放器有沒有升頻就是了,那個時候還沒有特別研究 R2R vs. Delta Sigma 的差別。
JW75

泉3是NOS的DAC,沒有內建升頻。Holo家只有最頂級的梅才有內建升頻功能可以選擇。

2025-02-06 11:22
mcc247
mcc247 樓主

我是用hqplayer。

2025-02-06 15:45
mcc247 wrote:
已購入holo泉 L3...(恕刪)


分享一下關於youtube上關於青2最新的評測,我覺得講得很仔細、技術細節很高也很有參考價值。結論就是青2在這個價位是極佳的選擇,但不能期待他上打更貴的DAC(not a giant killer)。青2接上Laiv的DDC聲音會有重大的進步,而且可以解決青2面對多數位訊源選擇會讓人很想死的問題,但問題是加上Laiv DDC的價格(美金850元),你為什麼不直接去買Laiv Harmony DAC就好,價格相去不遠(相較於青2加Laiv的DDC)而且還更好聽。

結論就是如果單按青2這等級預算選DAC的話,青2確實有優勢,勝過同等級Topping或SMSL等一票對手的旗艦產品;但如果還要加DDC改善聲音跟使用體驗的話,你不如直接選更貴的DA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NkZpBU6JuE
ghleu

NOS和OS都是個選項,這很看個人喜好。重點是Laiv Harmony DAC多了同時支援的優點。喜歡升頻聲音的人,未來改用HQ Player軟體或DDC硬體取代內建升頻也是個選項,雖然哪個好還很難說

2025-02-06 10:04
mcc247
mcc247 樓主

roon本身可以升頻,偶然網友提醒hqplayer可以免費三十分鐘/次。一聽三天就買單了,真是不一樣。但是這台泉播roon不升頻也很棒。

2025-02-06 15:49
JW75 wrote:
你不如直接選更貴的DAC。


所以結論就是選最貴的
JW75

影片裡的結論其實很簡單,與其買青2加Laiv DDC,不如直接買更貴的Laiv DAC,價錢差不多但聲音更好,畢竟是不同等級的DAC。

2025-02-06 10:04
恕刪
趁還沒忘記之前的聽感,來報告一下約20天的感想。這台泉3+萬隆(1020+1002)銀線+p8餵給筆電,訊源是roon+tidal。只能說完全不會想去升頻了,少串了usb隔離也相當靜,略低於升頻的包圍感,換來了能量感,樣樣分離的樂器,叮叮噹噹的小細節很清楚。聽宋冬野的斑馬,歌聲相當立體,原來我的主機還是不錯的,只是被它的dac耽擱了,最後,還少了筆電的嘶吼聲,一切都好安靜。
mcc247 wrote:
還少了筆電的嘶吼聲

一些人是用 M4 Mac Mini 替代筆電, 我原本打算買 M4 Mac Mini + Cyan 2, 來替代舊的 TEAC NT-505X. M4 Mac Mini 算力能輕鬆跑 roon, HQPlayer. M4 的台積電 3 奈米製程, 比 intel X86 CPU 的 10 奈米製程, 效能更高, 熱源更低. 雖然也有裝風扇但比 intel NB 安靜許多.

Apple 買下 Dialog 電源管理晶片大廠, 專門為 Mac 開 IC, Mac 的 USB OUTPUT 電源雜訊, 比 intel NB/MB 低很多. 所以國外一堆用 DAC 機的玩家, 採用 mac book/mini 當其數位轉盤.

iPhone/iPad 可以裝 Mac Mini 的遠端桌面遙控軟體, 用來操作串流平台 (Tidal, Qobuz), roon, HQPlayer. 也是很方便.
mcc247
mcc247 樓主

唉……這台筆電真是一大敗筆,去年夏天剛開始roon的時候買的,真的太吵了。

2025-02-19 22:44
宅男工程師 wrote:
一些人是用 M4 Mac...(恕刪)


其實所有的電腦,不管是PC或MAC,都是很糟的訊源,雜訊問題很嚴重,不是單純改個電源IC就能改善的。升級M4 MAC最大的好處,其實只有降低風扇聲音干擾而已。

雜訊這種東西是這樣,除非隔離處理,否則只要是整個系統裡有通電的地方,雜訊就會到處干擾而且不斷累加。因此即使更高級的電源處理IC確實能減少雜訊產生,他最多也只能不再增加新的雜訊到系統裡而已,不能降低或消除系統裡原本就已經存在的雜訊。

而不管是PC或MAC,原本插座跟電路裡的雜訊就會被帶到系統裡面。然後電腦用的都是開關式電源,關於雜訊的基本原理就是當開關的頻率越高,產生的雜訊就越多,所以開關式電源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雜訊製造源。接著開關電源轉換的直流電傳到主機板還有PC、MAC裡的所有元件,包括PMIC、MOS晶片、CPU、南橋晶片、記憶體、GPU、SSD控制晶片、藍芽、WIFI晶片、各種匯流排…,絕大多數都是靠快速切換頻率運作,很多切換的速度還高達Giga級,意思是每顆晶片都會製造巨大的雜訊不斷疊加到系統裡,然後只要電到得了的地方雜訊就到得了。等音頻訊號最後從USB傳到DAC的時候,整台PC或MAC系統已經疊加了多少雜訊到訊號裡面。因此,拿PC或MAC當做訊源的數位訊號狀況其實是非常糟糕的,這不是單純說拿個比較好的電源晶片或改電供、用電池就能改善的問題。

因此,要改善PC或MAC當做訊源數位訊號的品質降低雜訊,從PC或MAC本身著手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那個雜訊來源太多太嚴重,要從電腦的源頭改善根本毫無希望。實務上的做法是從USB端做隔離來下手,不管你PC或MAC那端的雜訊再怎麼多再怎麼嚴重,我就是用磁隔離、光隔離、物理隔離從電氣上切斷,把雜訊全擋在DAC的數位級前面,只有乾淨的數位訊號才能進得到DAC裡面。只要拿PC或MAC當訊源想得到好聲音,最重要的第一要務其實是先做隔離。而DAC的製作廠商對這點也很清楚,因此青2跟泉3的聲音之所以好聽,其中一個重要關鍵就是他們的USB數位輸入都是內建隔離,先把訊源過來的雜訊盡量擋下來再說。而我個人的經驗也是這樣,任何用USB訊源的DAC,只要架構上沒有隔離處理的,管他用什麼晶片聲音都不會好聽。
mcc247
mcc247 樓主

好一點的錄音,絕對不平淡。有能量,又立體,真的是跟挖寶一樣。

2025-02-21 15:50
JW75

mcc247 我寫的感覺平淡純粹指的是聲音的取向,不是素質低。Holo的DAC不管是聲音的厚度、重量、解析、速度、動態、音場、音色都是很夠水準的。

2025-02-21 18:20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