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N-01XD SE 試聽感想

jplin53 wrote:
數位訊源
時鐘 時鐘 時鐘

lingo1388 wrote:
不同型號但機構很像,它第一層是氣孔第二層螺絲是鎖定單體用

這是個小鋁盤背面有中空螺紋小短管, 我有親手把它旋緊.

lingo1388 wrote:
只是掛幔不見得會有預期效果

前牆掛大浴巾, 可以解決我的回音殘響問題. 此法要在符合條件的聆聽環境才有效
宅男工程師 wrote:
查一下 Accuphase DG-68, 發現非AQ牌的訊源機, DG-68 會先 AD, 然後 DSP, 再 DA 輸出. 這樣額外 DA/AD 轉換, 恐怕破壞低音量的高階泛音列/諧波, 而瑞士 Weiss DAC 就聰明多, 直接用 FPGA 韌體處理 EQ.


強烈建議宅大兄,可花人民幣約700元不到的價格,入手一隻Minidsp UMIK-1麥克風(或是更好的UMIK-2最好)
一台Notebook,接上Minidsp UMIK-1麥克風,Notebook以USB線輸入串流播放機或DAC或擴大機
搭配免費的Room EQ Wizard (REW),可免費下載.
邊測量/邊聆聽/邊擺位調整/搭配吸音反射調整,可看到中低頻段數據的實際變化
以有效的科學測量數據+實際耳聽,然後降龍十八掌大挪移,這樣會大有助益

https://www.minidsp.com/applications/acoustic-measurements/umik-1-setup-with-rew

https://www.minidsp.com/applications/acoustic-measurements/acoustic-measurements






stevenkc888 wrote:
搭配免費的Room EQ Wizard (REW),可免費下載.

我對用 2D 頻譜圖來判斷音響系統優劣, 一直存疑. 不少掃頻測試音檔是用電子合成基音.
但真正樂器如小提琴/鋼琴的音色, 是以基音+多階泛音列+fade out時間, 所組成. 我不認同能用電子基音, 來論斷喇叭優劣.


(3D 頻譜上, 相同基音的鋼琴與小提琴, 其泛音列與 fade out 時間, 皆大不同)

2D 頻譜圖同樣也測不出樂器定位能力, 音場深度寬度, 與現場聆聽感.

好, 就算認定2D頻譜圖是標準, 但不是所有Hi-End 前後級/喇叭, 有裝空間處理DSP, 如 AV 環擴般, 跑個校正軟體就好.而且空間處理 DSP, 有劣化音質的疑慮. 最後還是用擺位, 空間處理, 換線材, 靠自己耳朵來調整. 這樣調教的系統才符合自己口味.

上星期搞超低重音時, 試出一個 DSP 玩法. 我的系統是二刀流, 結合 7.1 家庭劇院+Hi-End 兩聲道. 把重低音 MK V-10 拆下來, 搭 803D2+AQ C2850+AQ A80, 變成 2.1 聲道. 反而比不上 DSD64 5ch 的效果.

DSD64 5ch的接法式:
先接好 UDP-205 > Marantz SR7011 > (左右聲道 PREOUT) > C2850 > A80, 然後跑 Audyssey MultiEQ 校正空間 (只校正音量與頻率, 不管音質).

接下來換接 UDP-205 左右聲道 XLR > C2850 > A80 (改善音質, SR7011 類比輸出很糟, preout 給 C2850 也救不回來) 此時左右聲道脫離空間 DSP 控制, 需微調擺位, 盡量與其他 3 個頻道融合.

因 C2850 能接多個訊源輸入, 切換不同輸入源, 比對 SR7011 preout 與 UDP-205 XLR, 來調整音量.

聽 DSD64 5ch 時, 音場寬度360度, 深度打到大理石前牆後面, 要低頻有力就把 MK V-10 催下去, 但同時保有左右聲道的細膩音質.

我很好奇, 某段時間 X甯/穩X音響 不約而同推 REL 2.1/2.2 聲道, 穩X音響更是喪心病狂搞 803D4 + 6 顆 REL 重低音. 但他們對 DSD64 5ch 系統卻從無提及. 用 DSD64 5ch 聽卡拉揚貝多芬大全集, 真會帶來全新現場環繞聆聽感受.

最後為了確定自己的土炮擺位是否正確, 跑去映象音響台北三創店試聽比較.
試聽室約 4M x 10M, 12 坪. 四面牆壁天花板都貼滿擴散板, 地板鋪吸音地毯.
視聽系統: 803D4+LINN 串流機+McIntosh MC611x2+MA12000 (綜擴當前級)+VDH The Platinum MK II 訊號線

三創店喇叭擺位效果, 家裡音響都有, 只是程度上達7,8成. 但若用 DSD64 5ch 聽法, 音場寬度深度不輸三創店.

803D4 這次聽出差異, 三頻分音(尤其是中低頻), 動態範圍, 大動態控制, 皆優於 803D2. 讓我有升級的衝動.

純淨音質帶有空氣感, 其現場聆聽感優於自家 NT-505X+AQ Red River, 這要等 N-01XD SE+換訊源線後再來比.不過音色偏中性, 解析稍低帶毛邊, 不如 accuphase 般絲滑華麗, 這應該是 McIntosh MA12000 前級部分與 AQ C2850 的差異.

以上是個人經驗談, 若有謬誤, 歡迎留言指正.
李明益 wrote:
放棄N-01XD SE改買ACCUPHASE DG-68如何

最近在查 Dirac Live + Mac mini (M2) 的可行性. (還可以灌 roon, HQ Player)
Dirac Live 依個人空間量測結果, 上傳到其公司 Server, 算出調整的 EQ 曲線. 然後依此EQ曲線, 在 Mac mini 即時動態修改數位音樂資料, 用 USB 資料線傳給 N-01XD SE. 全程沒有 DA+AD 損傷音質的轉換. 但 DG-68 配其他廠商的 DAC 機, 卻會做 DA+AD 轉換.

Dirac Live+Mac mini+音響用USB 線 總金額約 NT$ 40,000. 這比 ACCUPHASE DG-68 的 NT$ 310,000 便宜太多.

DG-68 是 2020 產品, ACCUPHASE 也沒專注在空間校正. 但 Dirac 是從 2001 年就專攻空間校正的演算法廠商, 目前多家環繞擴大機廠商採用其 Dirac Live 最新技術. 動手 DIY 可以省下大筆錢, 還能享受最新空間校正技術.
宅男工程師

sifon DRC 會生出 dirac virtual audio device, 把它設為預設 audio device, Mac 數位聲音資料就會被 EQ 處理, 後送 USB DAC.

2024-07-22 12:29
sifon

宅男工程師 原來如此,謝謝。

2024-07-22 13:54
樓主有用Roon嗎?前面網友有提到的Roon PEQ功能真的很好用, 我也是用REW先掃描一次視聽室,得到空間24跟120 有明顯的波峰,直接進Roon PEQ功能削減 (最棒的是可以選擇削減斜率). 設定完之後只能說聲音大幅改善. 現在玩法開始朝2.1邁進,原本想升級喇叭的念頭因為這個這個PEQ功能頓時打消,因為用個廉價的入門超低音配合PEQ讓曲線盡量平坦,讓現有喇叭立馬繼續發揮它還不錯的中高頻再補上低頻.

建議先試試,除非沒有Roon(其實Roon終身版價格甚至比不上一條訊號線),不然這作法就只是花個Minidsp的麥克風錢,比在那邊對EQ器材疑神疑鬼又花大錢好多了., 我也相信外接器材的確會影響音質
大不了不滿意就把PEQ功能關掉,麥克風賣掉損失一千元而已.


以前住都會區不能體會原有器材在我家多委屈,後來搬來鄉下,弄個專屬視聽室,拉真正的接地地網專線後,頓時發覺我們都對不起這些器材製造商.因為原有在老家器材搬來新環境一開聲之後那聲音進步幅度可以用10倍以上來形容不誇張. 我敢說您財力絕對沒問題,但以您空間與喇叭只能擺在特定區域使用,器材升級可以繼續再花200萬以上對您來說部會傷筋動骨,但大膽說大概都只能發揮器材不到六成實力., 但我們都知道住都會區就是這麼現實,如果要搞專屬空間可能老婆要先離婚(因為主臥室應該最適合). 相較之下,調EQ這個看似不健康的東西 其實對於不理想環境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很期待傳統Hi End 廠(目前好像只有NAD,Lyngdorf ) 能跟 Dirac或其他聲學處理公司合作,推出一些能空間校正的前級或是DAC,以前的我絕對不理會,現在我一定乖乖掏錢買(但根據盤子原則應該也是盤子價就是了).
stevenkc888

跟我想法一模一樣,Minidsp麥克風+免費REW,PEQ套入到既有的Roon,試看看.器材+線材影響聲音30%,其他70%是空間因素,稍微DRC調整一下可大幅提升

2024-07-23 7:26
samhjc wrote:
樓主有用Roon嗎?前面網友有提到的Roon PEQ功能真的很好用

我喜歡聽 2/5/6ch DSD. 用雜訊最低, 最短傳輸路徑的 SSD 隨身碟, 直插訊源機, 而不架 roon NAS. 手上的 OPPO UDP-205, NT-505X, N-01XD SE 都支援 SSD 隨身碟.

這次是感覺空間擺設已經使不上力, 用 iPhone MultiQ 跑 Audyssey, 套到 Marantz SR7011 環擴上, 有效果並不知是否為最佳. 加上 SR7011 preout 左右聲道會劣化音質, 即便接上前級 AQ C2850 也救不回.







所以想用 Dirac Live + coding 機 Mac Air (M2) 試看看. 至少在進 DAC 前都是數位處理, 盡最大能力保留 n-01xd se 的 DA 類比電壓輸出品質. 如果 OK 再買台 Mac mini 當 EQ 專屬機器. 不選 Intel ncu, 是因 Apple M2 是用台積電5奈米, 性能不輸 12代 i7 (intel 7 奈米), 溫度更低, 價格更便宜.

samhjc wrote:
拉真正的接地地網專線後

N-01XD SE 有個專屬接地孔, 也在評估各家接地盒, 有 1000 - 40萬的價格差距, 音響這個坑實在太大.



EQ 機蠻適合我這種搞電腦軟體 30 年的退休人士, 用來消磨時間. 若 4萬元 DIY機器能贏過 ACCUPHASE DG-68, 那也是一件蠻快樂的事.
宅男工程師

挖洗不良中年 我沒有 DG68 無從比較, 但讀資工/資科的經驗, 演算法才是重點, 所以選擇搞 23 年聲音空間演算法的 Dirac Research LAB, 另外就是兩者價差甚鉅.

2024-07-22 12:44
挖洗不良中年

我曾經同時擁有dirac DDRC跟DG58, ddrc功能較強,但dg58聲音好質感佳,所以我是先出掉ddrc留dg58

2024-07-23 0:09
宅男工程師 wrote:
我喜歡聽 2/5/6...(恕刪)

宅大的左右耳聽力不平衡,用了dirac聲音又置中去麥克風測量點了,這樣會不會影響效果?
挖洗不良中年

設好drc後又再另外調整,有些drc參數不知會不會發揮不到應有的作用?

2024-07-22 22:05
宅男工程師

挖洗不良中年 這就是我說累人的地方, 空間校正是以電子耳跑的, 之後要依據個人聽力 or 喜好來調 EQ. 花錢找人只做到空間校正, 而個人客製化 EQ, 就看自己要求到哪裡, 願不願意自己動手調.

2024-07-24 10:42
宅男工程師 wrote:
若 4萬元 DIY機器能贏過 ACCUPHASE DG-68, 那也是一件蠻快樂的事...(恕刪)


打平機率蠻高的,贏過不是不可能,因為根據接觸Direc Live經驗,這公司真的很強,如果再加上低頻管理,其實台灣很多小客廳最適合組合反而是大書架+超低音 好看聲音又好控.

能否指教Direc Live在MAC上如何融合至現有兩聲道? 小弟也覺得這種規劃應該很棒. 另外建議先買MAC,再買Dirac 軟體, 因為可以先灌Roon進MAC試用版體驗一下PEQ, 搞不好效果就達成了. 玩串流可怕的是,達到60分非常簡單且花費不高,但要到80分以上要花的錢跟精力比CD多太多.因為中間設備變數太多.我是學資訊的,我以前也覺得音響用網路線是騙人玩意,但串流可能是個玄學不是科學吧!!!!!!!! 後來也乖乖掏錢買Wireworld網路線

如果您住的是老公寓的話,看有無可能沿外牆偷接地線到馬路上打地棒,因為真實接地對真實有接地設計器材(很多器材無接地設計)影響真的很巨大,感覺像是吃了類固醇一樣,所有表現瞬間都提升....
samhjc wrote:
能否指教Direc Live在MAC上如何融合至現有兩聲道

我還在看它的 MacOS 安裝教學, 不過有提到可以用 USB 接 DAC 機, HDMI 接環擴.
Dirac Live Room Correction Suite 有 14 天免費試用期, 所以先試 Dirac Live.

samhjc wrote:
如果您住的是老公寓的話,看有無可能沿外牆偷接地線到馬路上打地棒

我是住 24 層樓 7 年公寓, 網路說打地棒只適合獨棟房屋. 在群居大樓裡打地棒, 反而會吸進其他住戶產生的雜訊.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