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兩聲道喇叭 & 聆聽環境抉擇

Jackson2 wrote:
想請問,喇叭擺放位置...(恕刪)

簡單的測試就能知道結果,例如左、右喇叭互換,如果有一樣的聽感,那喇叭沒問題,再將擴大機左、右聲道互換,如果也有一樣的聽感,那擴大機也沒問題,那麼影響聽感就是空間擺位的問題了!

如果空間允許的話,建議將喇叭拉出上腳架,才能獲得較佳的音質,以上提供你參考。
我曾親眼親耳聽過在這麼個大小的空間有人放著一對西敏寺配小管機,樂音繞樑,細膩無比。
呵呵題外話了。兄臺要聽音樂不用花那麼多。環境要處理一下會比喇叭重要。以您的環境而言,高音會刺耳,低音會有駐波。較長毛的地毯,窗戶用厚質的窗簾,牆壁可用掛毯,多多少少可幫助。低頻駐波就較無解。好處是也不必多花錢在可以鑽地的低頻上。
我家有四套系統,皇家西敏寺,ALTEC A5,JMLab與Magnat。
Magnat edelstein是我搭配一台便當D類與電腦當播放聲樂教材時用的。雖名聲不響亮,但卻不太平凡。如果您不介意可以GOOGLE一下,或有機會去聽聽。我在約八坪大的房間同時放置ALTEC LANSING號角與落地15吋大喇叭與這台比兩個手掌大小的小喇叭,音樂放起來比對時有時我都懷疑當時那對大喇叭的投資是否合算。
一對magnat edelstein加上個D類擴大機,配合一個夠好的USB數類轉換器,約十萬內可以搞定,而你會驚訝音響科學的進步。再加上台灣高手如惡堡生產的音源線與電源線材,應該夠愉快了。以您的音樂品類,應該蠻適合的。
另外,您挑的東西或多或少都有這四十年來的音響大牌形象,有不少成本在品牌行銷上。而這些大牌的成就往往都是歷史旗艦所堆積出來的,小系統未必有需要要這樣挑選。有很多品牌專注在的是小系統,會比較價廉物美。小環境小系統需要的是細膩甜聲的訊源,擴大機的第一瓦,與高效率的好喇叭。還有,環境小儘量別搞成器材展示間,器材堆疊視覺上是很要命的。若有機會回到當初,我只會需要一台單端A類小管機,一台優質含DA的串流,與一對經典高效率的號角喇叭。當然,兩條專線(區分訊源與擴大)還要隔離變壓器。

祝您有個快樂的聆樂天地。
taipeiepisode wrote:
一對magnat edelstein加上個D類擴大機,配合一個夠好的USB數類轉換器,約十萬內可以搞定 

感謝分享!五分奉上!

https://kknews.cc/news/8662j4l.html

這對小尺寸喇叭非常適合放在我的書桌上,找機會來去試聽一下!
Volf

Pachilla [謝謝]

2023-06-09 19:33
New_One

真力只有ONE系列能跟PSI比~ 但入手成本高於PSI唷

2023-06-09 19:40
從網路資訊, 1974年, 老美的 McIntosh 推出的第一款喇叭型號是ML1,相隔五十年, 在今年2023慕尼黑音響展中, 麥景圖ML1以 MK II 姿態復刻登場,採用了新的單體和新的分音技術, 外觀卻仍充滿50年不變的懷舊氣息...( 照片請上google閱覽 )
二聲道 4 音路 5 單體, 密閉式'書架型'喇叭, 3/4''高音單體, 2 吋 中高音, 2支4 吋中音, 及12 吋低音單體,低頻延伸可到 27 Hz,工作效率為 85 dB, 承受功率最高達 600 瓦...看來也只有搭配他自家的擴大機才能一展實力吧
這對喇叭的復出, 也對沉寂許久的大功率二聲道音箱市場注入新的把玩空間, 值得玩家關注, 也想藉本版向諸多前輩請益 : 12 吋 600 瓦的喇叭, 究竟在多大的室內空間聆聽最理想呢
同時2023慕尼黑音響展, 相關網路報導甚多, 個人仍推薦WHAT HI FI網站, 分類詳實清晰https://www.whathifi.com/news/high-end-munich-2023-preview請自行上網站參閱
Pachilla wrote:
但是偶邪惡的內心是推薦 SCM19 + Uniti Atom 的,因為這樣樓主才有機會享受新手必經的擴大機,線材跟被動喇叭換換樂的酸甜苦辣無底深淵。

大概經過個5到10年,每天疑神疑鬼的怕哪裡沒有發揮實力;喇叭,線材跟擴大機先後換個 3-4 輪噴掉幾十一百萬後 (如果老婆沒有被氣跑的話)...
別問我如何知道的


P大說的實在太貼切了,換個角度想,在這過程身體力行,求知求變。
才能發揮你手上器材的最大實力啊。

每次有新的器材,重新擺位,再往上爬的過程,開心聽音樂也是重要一環啊。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怕我的谷津xp200推不動啊…..
猜你買SCM11不是期望它能比貴N倍的F-1.8更全面,而是想聽聽傳說中ATC獨特迷人的聲音。然ATC的精華是SL低音、饅頭中音,若需取捨可無饅頭中音但最好有SL低音。如樓上N大說的11(同為密閉式但容積更小)不會比19好推,又如樓上P大SCM11換了N台擴大機最後用H190才能聽(代理商認為與其3件式ATC西裝比約有8成),未推通透的ATC不但聽不到其獨特迷人的聲音且很難聽,用谷津xp200(60W)推SCM11恐會誤殺忠良,認為ATC的聲音只不過如此....

舊版SCM19與2014 "大改款" 後的新版(新高音、新分音器、弧形箱體)完全不同(新版只保留同SCM20的SL超線性低音單體),完全無可比性。ASR測的是2014以前的舊版,無參考價值

SCM19 2014年起已改用ATC自製新高音單體、新分音器、新弧形箱體結構,SCM19大改款後聲勢大振,接連被TAS、Stereophile、What Hi-Fi 等音響雜誌譽為2014 - 2015年度最佳書架
挖洗不良中年

P大說的沒錯,就是買來聽個味道的,喇叭先買回來再慢慢找搭配。

2023-06-10 23:32
PY8888 wrote:
用谷津xp200(60W)推SCM11恐會誤殺忠良,認為ATC的聲音只不過如此.......(恕刪)

我的scm11目前放在燒友家,借燒友聽順便幫忙run run,要再過一陣子才領回來。

家裡另有兩套推力較大的系統,到時也會交互比對,所以應該不致於誤差忠良。 

不過scm11能否常住我家,就真的要看xp200的表現了。另一個考慮是把11放劇院系統當成環繞叭,有點可惜但至少不用請出家門。
如果喜歡ATC, 主動式才是王道。空間小的更應該,要不然堆滿了器材很礙眼。
另外也可以考慮 Dutch&Dutch C8,更簡潔,DA 前後級都省了,讓客廳看來更寬敞。還外加空間校正,很適合小空間。
New_One

CC有些人就是喜歡擺一堆看起來的爽感啦

2023-06-11 12:15
英國人用 NAIM Uniti Atom Headphone Edition 搭配 SCM19A,效果表示滿意。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taipeiepisode wrote:
我曾親眼親耳聽過在這...(恕刪)

首先非常感謝前輩們的熱心誠摯建議,也跟妻子多次討論各項狀況,於上週五請假1天去外縣市知名音響店試聽,老闆讓我聽真空管audio research 1/50,之前在台北有聽過primaluna evo 400,真空管機發出的聲音令人記憶深刻。

外縣市的音響店,試聽環境屬窄版的客廳,就像一般家庭的家具擺設,很接近我家環境,覺得這樣聽感搬到我家減分效果不會太多,日後在依前輩建議改善空間。

於是週六3度去台北一家音響店預約試聽真空管機,兩個品牌3台機器,最終決定下單買其中一台真空管機,空間問題待安裝音響擺位後,在開始改善。

TOTEM這個沒聽過的喇叭(據說在美國很紅),配NAIM前後級,動態比ATC11強,很中性的喇叭解析度很好,換上KT120管機後,相同的歌曲低頻下淺度很棒每首歌曲聽來很有韻味,我跟太太非常喜歡這個味道。

Taipeiepisode前輩的話,很合我心意【若有機會回到當初,我只會需要一台單端A類小管機,一台優質含DA的串流,與一對經典高效率的號角喇叭。當然,兩條專線(區分訊源與擴大)還要隔離變壓器。


以下是購買的項目:
喇叭:加拿大TOTEM Signature one 書架喇叭
綜合擴大機:英國 Audion Super Sterling Anniversary KT120 手工搭棚
訊源:紐西蘭 Antipodes S30 音樂伺服器 (內建DAC)
電源處理:PLiXiR CUBE 8 BAC 全平衡電源處理器
各類電源線超過10萬(好貴)+墊材+腳架

總價可以買小型國產車了,我希望音響設備一次到位
當然這都要感謝前輩們的熱血幫忙,打了好多字找很多資料提供給我
彎腰鞠躬..

另外還要再買ipad及room的終身版

漂泊3個國家,海外工作近20年,我快退休了,未來只想好好享受音樂


今天已請電工來家裏安裝音響專用壁插
太平洋5.5mm的專線,建商已經有拉好(真棒)

再來就是等開箱,在向各位前輩分享
New_One

太平洋5.5mm的專線,建商已經有拉好~~讚

2023-06-12 20:50
taipeiepisode

恭喜。線材是買了恆久遠,幾乎不會退化的音響材料。一次投資一世用。我有很多線材已經30年以上,仍然使用中。新購的音響,就請老闆幫您好好擺位,可省很多心。開頭的幾個月也請耐心地run-in一下,會很棒的。

2023-06-16 16:45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