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不同等級的CD 轉盤 1 vs 10 vs 20 萬,用同軸數位輸出至同一台DAC,聲音是否一樣?

請問,用不同的cd rom,讀取cd,轉成wav檔,存在電腦內,檔案的內容也會不同嗎?那如果不轉檔,直接copy 音軌檔進電腦,也會不同嗎?
vicence

理論一樣啦,copy有除錯比對機制,資料複製都會出錯,這電腦可以扔了

2022-10-27 10:39
不吃菜菜小娃 wrote:
我曾有過一台Grundig CD9000 讀取頭掛了、拆下來是Sanyo 的、買一顆全新的換上讀取速度都正常、但是聲音出來就是乾扁、只好乖乖的買原廠包裝但依然是Sanyo 製造的讀取頭、換完聲音馬上恢復水準。
把二顆拆開它只有外表一樣而已、裏面的結構就是有不同之處。



是呀,很奇怪吧。讀取數位資料而已。 理論數據派最喜歡靠北,這是玄學
魯迅說: 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嘆、陶醉,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
JohnTitor

就如您別處有說過的,網路很發達有很多資訊,建議可以搜尋 "abx 盲測"的意義及流程作法,並試試看

2022-11-04 20:28
JohnTitor

我剪貼了啥?盲聽盲測早在各種領域實行了,像醫學,品酒等,聲學也不例外,早在50年以前,或更早就在用了,還有一門專門的學科叫心理聲學,不去實際體驗試試怎麼知道自己的感受到底是聽到的還是眼睛看到影響的?

2022-11-05 20:36
看完一大串覺得好累, 小弟對電子甚麼的一竅不通
以前有人說串流玩得好, $$少不了,現在感覺還得加上一句:
"煩惱少不了"

我還是守著從學生時代一直無性生殖下來的幾千張CD,
放進SA8005按下play聽音樂就好...

RIP太花時間了, 例行檢點發現老化再作即可,
有形的東西, 消失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祝大家不論實體/串流都享受好音樂
me5888

我也有幾千張專輯,都在NAS裡。[^++^]

2022-10-27 17:33
huachieh

大家好有耐心, 不知道買專用機(比如Melco)Rip還是電腦CDROM?

2022-10-28 9:32
我一開始就說結論一定是: 以自己的系統搭配不同轉盤親自盲測才值得參考,他人的系統和耳朵對轉盤差異的敏感度或鑑別力與我們不同,可分享但無須爭議

1. 如果你的系統和耳朵聽不出差異(例如我),即使有你能理解且認同的差異理論根據,也無需浪費錢升級轉盤
2. 如果你的系統和耳朵聽得出明顯音質差異,即使你不懂技術,或懂技術但仍找不到你聽得懂且能認同的理論根據,這表示你未找到正確答案或答案已出現但你看不懂或主觀上不認同,這不代表你不值得花錢升級較高階轉盤來提升聽感(沒人規定要懂技術原理才能享受好音響的聽感)

樓主的問題是 "如果音色不一致是為什麼?",所以對理論有興趣的可繼續分享討論,但如上述,理論原理不該直接影響你是否該花錢升級轉盤的決定
huachieh wrote:
看完一大串覺得好累, 小弟對電子甚麼的一竅不通
以前有人說串流玩得好, $$少不了,現在感覺還得加上一句:
"煩惱少不了"


早期音響(雜誌)即有「發燒音響」和「音響技術」之分,非常奇怪的當時音響技術掛就很喜歡到處說三道四,會這麼說不是看不起他們,而是各自「目的」不同難有共識,斯時小學生的我覺得技術界「半瓶水」現象蠻嚴重(其實我什麼都不懂),真的厲害不是早出銘機曉諭天下還需嘴砲?迄今約有50年了吧!情況依舊,現在更發現類似設計AK4499或寫Dolby Atmos的阿宅們玩音響比率還真的不高;若以純「技術」層而言,人類至今都還在摸索宇宙一切事務,有什麼是「一定」嗎?相信沒人敢打包票,一如數位初始「CD可永遠保存」(與主題有關)現在呢?
「電子」一竅不通沒關係,更不必「看完一大串覺得好累」,「玩」音響嘛!玩得自己高興才是重點,行有餘力提供自身經驗給人參考即可。倒是CD機終有壽期,又不像LP那麼好伺候,有播放備案嗎?如果這一刻到來,SA8005有Digital In配個「類轉盤」或許會是比較合宜的替代(純轉盤價格愈來愈貴)方案,也正在尋找「替代(備)案」中。
huachieh

之前用小孩看藍光片的sony S1500當轉盤, 不習慣, 因機器上沒螢幕, 不過我有準備備用雷射頭....希望別的地方不要壞

2022-10-27 16:36
lingo1388

huachieh「習慣」是件很麻煩的事,要改變的確不容易,但時代在變,現在熟悉的事物都會走入歷史,所以「暫時過渡」應該會是比較理想適應之道。

2022-10-29 15:27
其實就算是同一個NAS 像soundgenic ,有人說把裡頭硬碟換成SSD 聲音就變了。
vicsrliu

也聽說過有人聽得出Intel與AMD CPU分別播放的差異.

2022-10-27 16:38
JohnTitor

然而從來沒有人盲測過關

2022-10-27 22:15
tintinii wrote:
其實就算是同一個NAS 像soundgenic ,有人說把裡頭硬碟換成SSD 聲音就變了。


有關NAS, 我用的是Western Digital. 去年他們操作軟體從第三版一口氣升級到第五版, 竟然聲音也變得比較清晰.

更加明顯的, 是我Windows筆電用USB接到DAC機, 本來感覺聲音悶悶的, 後來通知驅動程式升級, 一下子解析度與層次感都改善了. 但我的MacBook苦苦等不到驅動程式升級, 至少晚了六個月才等到, 聲音才豁然開朗, 但跟Windows筆電比起來, 仍是有點差別.

另外, 播放軟體像Foobar2000, JRiver, Roon等等, 同一個音檔解出來的聲音也是不同.

傳統的CD轉盤沒有驅動程式或韌體等, 只要接到同軸或光纖就可以, 變數就只有硬體本身. 但現在不管NAS或電腦播放串流, 還要擔心廠商寫的軟體或韌體沒有最佳化, 更是複雜!
vicence

有韌體啦,不然怎控制CD頭讀取、偵錯、轉碼,只是不能自己改

2022-10-28 9:02
luxor_w

有韌體,有的可改寫。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6309322&p=2#80889631

2022-10-28 11:43
推薦luxman 的d500xs CD機,聲音如絲綢般的高貴,用TDA1541,直接聽CD片,硬碟有壽命
tsan12168

頂蓋上掀式,不會有皮帶問題的,我有4台都用不壞,cd有萬片怕沒備機,6000美金的藍光機還是輸這個d500xs

2022-10-28 12:09
tintinii

rega planet 也是上掀式的,沒皮帶。

2022-10-28 13:17
每個人聽起來的感受不一樣~
有一篇文章剛好完美解答樓主的問題,2008年StereoNET所舉辦的CD轉盤盲聽測試
https://www.stereonet.com/forums/topic/9223-blind-test-gtg-1-cd-digital-transports/

測試方法和器材裡面都有寫,用普通CDP和馬蘭士高級SACDP來盲聽,反正結果就是受測者100%聽不出差別,最後開心的喝啤酒吃烤肉了

話說2009年AES也有舉辦一次不同載體的盲聽大會,普通CD和SACD(24/96),共進行了544次測試,結果是沒有任何人分得出來

以上參考看看,我記得以前看過一篇很老的電工技術標準文章,就是自從日本開發出CD防震緩衝技術後,任何CD轉盤都不存在任何差別了,都是輸出一樣的訊號,而這個技術讓CDP可以無限縮小體積到可以隨身帶著走,不然傳統CDP都超大超重

個人認為除非是CDP內建DAC→ADC,有調音增益過之類的偷吃步,不然都不會有可聞的差別,不如直接買內建DA類比直出給擴大機的還比較花的有所值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