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ATC SCM19 + Hegel H190 升級建議?

KAWAINE wrote:
等了半年,終於收到了

恭喜! 請問:
1. 目前用哪台DAC?
2. 若比較同一DAC接E-480 XLR輸入>SCM19 & 接H160 XLR輸入> SCM19,音色主要差異為何? 如高中低頻量感、密度、音場大小、人聲定位、冷、暖、解析、糊、細膩、粗、秀氣、豪邁、清脆、暗、亮、刺耳、滑順、低音衝擊力、節奏感、韻味、耐聽、適合曲風 .....
3. 當H160接SCM19,用H160內建DAC和外接DAC音色差異為何?
PY8888 wrote:
1. 目前用哪台DAC?
2. 若比較同一DAC接E-480 XLR輸入>SCM19 & 接H160 XLR輸入> SCM19,音色主要差異為何? 如高中低頻量感、密度、音場大小、人聲定位、冷、暖、解析、糊、細膩、粗、秀氣、豪邁、清脆、暗、亮、刺耳、滑順、低音衝擊力、節奏感、韻味、耐聽、適合曲風 .....
3. 當H160接SCM19,用H160內建DAC和外接DAC音色差異為何?

1.musician pegasus DAC
2.因為還是新機,也許還要再run才準,但H160我不喜歡的是太厚重,這在H190一些宣傳上有看到改變了這一點(但我聽過190的感覺還是不喜歡),所以,我私心的認為H160各方面均完全沒辦法比E480(畢竟價差也在那裏)
H160並沒有一些低價的大功率擴大機粗聲的缺點,這大概是他可取之處。
3.這就是我覺得最大的問題,也是我不喜歡HEGEL的地方,換了DAC後我覺得差異並不大(頂多密度好了一點),改善不了我不喜歡的厚重,所以我不確定是他的DAC或前級的緣故,也是我決定要換480的原因。
E480的前級在accuphase用家中,稱不上好,但我覺得應該還是比HEGEL的好。
換480後,聽起來沒太大的問題,也許是我木耳,但在聲音的品質及動態上我都沒什麼不滿。
HEGEL賣的也還可以,說明產品還是有很多人接受,也不能說它不好,頂多就是喜好不同。
只是對我來說H390和H590的價格帶,我會考慮accuphase或mcintosh,事實上我覺得不錯的牌子很多,
例如Simaudio Moon.Gryphon數不完都有特色
至於聲音如何,你可以來聽看看,每個人的感受應該會有不同,也許你聽了覺得沒H190好啊。
dida812

因該也推薦嘗試Mark levinson[真心不騙]

2022-05-11 23:38
KAWAINE wrote:
H160我不喜歡的是太厚重



我猜你聽到的 "厚重" 應是ATC的特色不是Hegel

Hegel比較偏清脆中性微甜,很多人甚至覺得它聲線太瘦不夠厚(如我H190搭Dynaudio X36就覺得太清亮不夠厚,所以才換ATC)

Accuphase 綜擴評價上大致是細膩有餘但力道速度飽滿度與大部分同價位歐美機比略不足,走細膩氣質優雅路線

也許ATC的厚重+Accuphase綜擴的纖細互補後剛好符合你的口味

而我是希望新擴大機比H190更渾厚飽滿耐聽,個人很喜歡E-480的製造工藝和指針表,但有點擔心其聲線恐比H390更纖細秀氣而不是我要的渾厚飽滿?

Mclntoch(經典有輸出變壓器的)的渾厚加上ATC的厚重又怕渾厚過頭不均衡

試聽最準,但最好是同場兩台擴大機A/B test比較差異,或目標擴大機搭配SCM19(或SCM11),否則若對試聽的喇叭和擴大機聲音都不熟,很難判斷到時聽到的是喇叭還是擴大機的音色?
PY8888 wrote:
我猜你聽到的 "厚重" 應是ATC的特色不是Hegel

Hegel比較偏清脆中性微甜,很多人甚至覺得它聲線太瘦不夠厚(如我H190搭Dynaudio X36就覺得太清亮不夠厚,所以才換ATC)

你誤會了,事實上我是用DY來說的,我ATC19幾乎沒有用,我H160是拿來當劇院主聲道的後級,我前三都是DY的喇叭,只是這次換擴大機才把兩聲道獨立出來,才開始有機會用ATC19,只是你問我ATC和H160,我才說我之前聽過的印象。
你X36太清亮,是因為你們後期的DY比較清亮,我的老DY就不會這樣,
相機音響我只是換好玩,也沒什麼太多的理由,最近我開始想要買1ET400A的來看看。
H190你沒特別不滿,也沒什麼必要換,這東西就算買個30萬擴大機也不可能有天翻地覆差別,
我反而覺得空間影響還不小。像我這種普通空間,隨便玩玩能接受就好。
摘錄https://www.audionet.com.tw/thread-12123-1-1.html,你可以看看人家是不是說H160厚重,雖然這種文章看看就好
不過,H160當劇院的後級還是不錯的,功率OK,聲音厚重也不是缺點了。只是我現在想找1ET400A當後級看看
之前不是有人說他用 Gryphon Diablo 300 推 SCM11 還是 19 很滿意?

我個人使用前端調音的,中性的 H190 + 中性的 SCM11 搭配 Auralic G1, 光是把 G1 的電源線換成惡堡的 No Name 聲音就明顯變厚更靠前,換成惡堡的 Power 3.5 感覺中音稍微退後了些,但是音場分離度也更好些。

另外我發現 H190 透過 XLR 外接 Auralic G1 後的聲音也更渾厚動態也比較好,因為國外的評測說道 H190 的內建 DAC 效果小贏 Chord Mojo 1 代,雖然在 H190 價格帶內的綜擴內算是高階配置,但是單獨看來勉強算是一個 2 萬元等級的 DAC (H390 的內建 DAC 性能小贏 CXN V2, 所以大約等於 4 萬元的 DAC),所以 H190 外接一個單獨的 6 萬元等級的獨立數位訊源絕對是加分的。

我個人再升級應該會直接 SCM19A or SCM20A,這樣就完全不用考慮擴大機問題,每個喇叭內建主動電子分音 + 雙擴大機 Bi-Amp 高低音單體獨立推動,這樣針對喇叭個別單體特地優化的驅動優勢及訊號純淨度是任何外接擴大機都達不到的,所以只要顧好前端就好,靠前端調音也很方便且效果明顯,不太想再被機器玩

PS: 如果方便來桃園藝文特區,倒是可以把你的 SCM19 抱來我家接上 Auralic G1 + H190 試試看。

這位英國評論家評側了 SCM19 (搭配 H160) 跟 SCM19A,他說 SCM19 搭配 H160 效果很好,但是 SCM19A 又完全是另外一個境界了。

SCM19 + H160:
https://youtu.be/qiUlJg-q5YM

SCM19A
https://youtu.be/HyFG_0SEq7c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Volf

[讚][拇指向上][100分]

2022-05-11 20:53
KAWAINE wrote:
至於聲音如何,你可以來聽看看

請問K大住哪裡? 目前2聲道是E-480配SCM19? SCM7 還是Dy? Dy是哪個型號呢?

H160已經賣掉? 有無同場比較過(或憑印象)H160和E-480推同一支喇叭的音色差異? 都是接XLR類比輸入嗎? 還是直入後級? 前後級部分H160相對E-480音色除了比較厚重,能否多提供一些形容詞?

雖H190的DAC和功率級都是H160的升級版,但畢竟同品牌同定位前後代的聲底差異應不會太大,仍值得參考。
Pachilla wrote:
我個人再升級應該會直接 SCM19A or SCM20A



趕快衝吧,11升級19A/20A 保證不後悔,等看你的開箱文~
(可惜你當初買的G1串流DAC沒有音量控制,否則就可直接接19A/20A)

當初本來想買SCM19A但被老闆勸退,理由是無庫存且因疫情產能船期都不確定他不敢接單哀,只要擴大機夠好被動聲音也能勝過主動 ....這點我認同,雖以架構來講主動一定勝過被動,但主動喇叭內的電子分音和後級線路一樣有好壞和等級之分,一樣影響聲音,但 "總預算一樣時" 主動聲音的確比被動好(因CP值高)

為了證明被動不輸主動,老闆特別讓我依序試聽SCM 20ASL PRO、SCM20、SCM19、SCM11,老實說除了11聲音差異比較大(因箱體容積、低音單體),前三者差異沒想像大,畢竟低音單體一樣是6" SL超線性,高音單體一樣是ATC自家新高音(19少一個S)、容量只差1L。老闆和老婆大人都說差異不大且我已有夠用的前端,為何要浪費現有前端再多花錢買19A? 2票比1票所已買了19 ….
PY8888 wrote:
雖H190的DAC和功率級都是H160的升級版,但畢竟同品牌同定位前後代的聲底差異應不會太大,仍值得參考。


H160 vs H190
https://youtu.be/KIlJAOB_GFk

A/B 比較結論:

H160 中性略為偏冷,低音量表現不如 H190
H190 完全中性,低音量表現優於 H160
由於差異不算大,H160 使用者如果要升級,建議直接升級到 H390

PY8888 wrote:
(可惜你當初買的G1串流DAC沒有音量控制,否則就可直接接19A/20A).


有音量控制哦, 因為 G1 也是一個很棒的耳擴,開啟音量控制時就接 Grado RS2e...很猛的....
不過我還沒有試過在 H190 用 G1 控制音量,因為我聽說 Hegel 內建的音量控制已經很講究....

PY8888 wrote:
當初本來想買SCM19A但被老闆勸退,理由是無庫存且因疫情產能船期都不確定他不敢接單哀,只要擴大機夠好被動聲音也能勝過主動 ....這點我認同,雖以架構來講主動一定勝過被動,但主動喇叭內的電子分音和後級線路一樣有好壞和等級之分,一樣影響聲音,但 "總預算一樣時" 主動聲音的確比被動好(因CP值高)

為了證明被動不輸主動,老闆特別讓我依序試聽SCM 20ASL PRO、SCM20、SCM19、SCM11,老實說除了11聲音差異比較大(因箱體容積、低音單體),前三者差異沒想像大,畢竟低音單體一樣是6" SL超線性,高音單體一樣是ATC自家新高音(19少一個S)、容量只差1L。老闆和老婆大人都說差異不大且我已有夠用的前端,為何要浪費現有前端再多花錢買19A? 2票比1票所已買了19 ….


SCM50 + ATC P2 300W 後級 vs. SCM50 Tri-Amp 主動套件 (同一對 SCM50 喇叭,被動式改原廠提供的主動套件)

https://youtu.be/hkeIanGsKYA

結論:

Active 主動套件推的明顯比較好,高音差不多,中音的細節顆粒層次明顯變多,低音速度變快,但是有些人可能比較喜歡 ATC P2 後級推出來的比較鬆軟的聲音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PY8888 wrote:
請問K大住哪裡? 目(恕刪)

已PM
PY8888 wrote:
趕快衝吧,11升級19A...(恕刪)


【"總預算一樣時" 主動聲音的確比被動好(因CP值高)】和【老實說除了11聲音差異比較大(因箱體容積、低音單體),前三者差異沒想像大】說法是不是有點衝突?

主動(電子分音)喇叭優勢Pachilla大已經說的很明白,建議可以深入瞭解;【主動喇叭內的電子分音和後級線路一樣有好壞和等級之分】說法並不存在,因為無論主、被動喇叭內的電子分音和後級線路非一般人可以改變(其實如果本錢夠厚是可以客製化,以及一些自認比設計者厲害的DIY客魔改,少數特例在此不討論)
器材比較事先準備要力求週延,如器材、環境要一致,音樂類型要多元(即古時候說的12要的意思),其實一直認為,做不出一項音響器材的說比暢銷世界知名音響公司厲害,可做出或搭配出更好聲音(一定預算內),這說法真的一點說服力都沒有,除非不認同他的聲音美學!

路過有感而發,請見諒!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