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喇叭貼牆Toe-in的角度要怎麼擺比較好

lingo1388 wrote:
一直覺得01的發燒音響總是存在幾個「只會說音響」的人,前陣子不是才有個【音響器材只有滿是灰塵且沒任何接線的喇叭和擴大機】的人,到處指教「主動式鑑聽喇叭」!
現在又有【鄙人在錄音上跑過龍套,也有與混音工程人員(師)認識、接觸過的,鄙人私下偶會自亂混音,上述影片的內容陳述以其個人(混音人員)的多監聽喇叭選用的"需求面向"述說…】實在看不出和主動式鑑聽喇叭玩家,或是和【喇叭貼牆Toe-in的角度要怎麼擺】有任何關係?誠如會攝影的也很多﹙自稱是攝影師的也不少﹚,幾個人出來說"個人需求"相機、鏡頭…有什麼意義﹙最多就是「僅供參考」﹚?若按此理則,豈不計程車司機都是超跑玩家???好啦!也是有可能,但要搞清楚"機率和比率"問題。
「錄音」有些人習慣使用耳機鑑聽,且堪稱「錄音師」﹙含後製﹚多在錄音室為之,「喇叭」都是公司建置好的無須操心,好嗎?其他的不想多說。重點是僅憑「認識接觸混音工程人員(師)」就變專家!?再,幾個人說即能代表全部?起碼也問一下工會意見﹙即便如此都不能代表"全體"﹚嘛!

打半天的字,愈加覺得在回應沒營養的話題,換個方向好了!

近幾年接觸書架型主動式鑑聽喇叭比較多,疫情期間減少活動,現在在音響室內也還保持有兩對切換使用﹙雖然不是什麼發燒器材,但確實做過各種擺位比較﹚,一對採平行,另一對採廠方建議Toe-in角度擺置﹙位置不甚理想,係將就現有空間及器材﹚,樓主欲知結果,可以問問那個錄音跑龍套的,或是小弟。


供參

1. 【喇叭貼牆Toe-in的角度要怎麼擺】是樓主的主題,鄙人僅係就文串內之【鑑(監)聽喇叭】被言及之【事情必須梳理脈絡釐清本未,才能窺知全貌。】予以梳理本末供參。文串內有文其本未能梳理尚引亂之,逕予提說。

2. 台灣音響相關論壇上(不僅01),很多「只會說音響」的人而且還神奇的能亂「隔空抓藥」。

3. 【喇叭貼牆Toe-in的角度要怎麼擺】,這是多面向的問題,case by case,需求、目的、標準...等不同,連基礎的電聲測量皆無,連現場測量皆無,就能遑論他人該怎麼擺,真是「隔空把脈」與「隔空抓藥」的神人,鄙為工程人員,非神人或神,無「隔空把脈」與「隔空抓藥」之能,網路上看到不知是真神還是假神四處在音響類網路論壇亂亂飛,真是台灣"神"蹟。

4. 通串看下來,爾文理論、技術闕如,確是無營養之文,願汝之文能讓樓主及眾看觀能有理論與技術的重磅之文。

5. 如果爾知若欲【趨於忠實之重播】,【Toe-in】 與否及相關的問題,其基本須從電聲測量起。歡迎你從此而起,分享理論、技術有營養的內容給樓主。若你不知須從電聲測量起,那只能說明,你對於理論、技術得再加強了!!! 而不是寫一堆無意義的文字疊砌。盡亂說他人、亂說你不知之事...呵
唉...幫不了你

6. 鄙人不是專家,僅是個小小小小小小小的工程人員。偶時會做做聲學測量、聲學分析...等。

7. 等你的重磅之文喔!!!




PS.
供樓主參
https://blog.xuite.net/thxisf/twblog/172700445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