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長眼 wrote:
咦?只有規格好壞??(恕刪)
XRCD一般CD都播得出來吧
我自己有30多片
加料味精多點罷了
原版CD比較好
HDCD沒用過,還沒熱就倒了
應該被SACD取代
重新後製的,聽聽就好
沒必要浪費錢在這上面
intel NUC 裝 daphile
usb --> marantz NA11S1
--> Accuphase E-460
--> Dynaudio Contour 60
主要聽得是自己rip的CD
也有網路上買高解析音樂檔(24/96, DSD等)
也有聽spotify
也有聽無損串流primephonic(這家主要是提供古典音樂 台灣可以裝可訂 不用翻牆)
幾點感想
1. 很好的系統上
spotify的水準會很接近CD
這不只是在我家 我自己這樣覺得
我在音響店跟老闆聊天
他也是這樣覺得
他們店是burmester CDP + 綜擴 + dynaudio contour 60
串流用yamaha WXC那台撥放而已
光纖輸入給burmester CDP當DAC用
2.音樂類型顯著影響差距
如果是聽流行樂 搖滾樂
那spotify和CD 是真的差距不大
但如果是器樂獨奏
鋼琴獨奏 吉他獨奏
差距就很明顯
很多人愛聽吉他音樂的 都說spotify聲音怪怪的
另外大編制古典音樂
交響樂 歌劇這種
spotify也明顯的有差
3.無損串流是明顯好聽
台灣沒辦法下載tidal 但可以下載primephonic
他可以提供16/44.1的壓縮flac檔串流 CD音質
你們可以去下載primephonic試用
不需要翻牆 有免費試用期
裡面都是古典音樂為主
不過也不少電影原聲帶
那個隨便一放你都會發現跟spotify差超多
我推坑給我認識的人
每一個都說primephonic音質怎麼這麼好
狂勝spotify
所以你說CD音質和320k有沒有差?
你聽就知道有差 怎麼可能沒差
4.MQA是有損壓縮
是破壞性格式
很多人聽MQA聽很爽
以為在聽高解析檔
事實上不是 你只是在聽 高解析的 MP3
MQA是破壞性壓縮 他無法還原原本真正的24/96規格的檔案
在我看來 MQA就像是 鼎泰豐出了冷凍食品
方便而已
但很多人以為把它解凍 加熱 吃起來好好吃
就以為真的在吃鼎泰豐
不好意思 你其實是在吃 冷凍食品
跟真正現場包好蒸好的鼎泰豐
是完全兩碼子事....
所以我沒有很迷信MQA
我認為要聽高解析
就是乖乖去買檔案
裝在硬碟裡面撥放
(有錯或要補完的請便)
格式 |
有損壓縮 |
無損壓縮 |
無損無壓縮 |
CD |
MP3, ACC, Atrac,Ogg... |
Flac, ALAC, APE... |
PCM (WAV), AIFF... |
SACD |
|
DST |
DSD (DSF/DFF) |
DVD-A/藍光 |
MQA |
MLP |
LPCM |
是的,有一些地方寫MQA是Lossless,包括MQA網站(MQA是無損的嗎?)
這裡採用的是有損的說法,包括Wiki上的說法,stereophile的討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