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有關CD再見,被黑!

componentbeggar wrote:
我不排斥任何訊源,因為沒有一種訊源能提供所有我想聽的音樂!
管他未來有什麼器材會走入歷史,我是活在現在,音響沒有一夫一妻制,我沒有必要為任何一項音響器材選邊靠!沒有必要吃牛肉麵非紅燒不吃,跟清燉的交替吃不是很好嗎?


完全認同

選邊站?? 都聽不是很好嗎。未來什麼都會消失被取代,先後順序而已。

我都還在用MD(MiniDisc)呢
今天在二手店買到的cD,才48元,其實很多不懂的都不會在網路上賣
lx1a10 wrote:
今天在二手店買到的cD(恕刪)


識貨,真好聽的片子,sacd ! 超值!
數位訊源不拘載體
方便用與整理就好
好幾排的CD櫃,都被我收到床底下去了
放著都嫌站位置
這麼容易複製的玩意,便宜就加減買
炒高不怕接到最後一手?

最近又把rip的檔轉48khz試試
DAC不用再轉頻一次
感覺似乎有好些,但不明顯
數位格式就是這樣
世界通用,可玩性高些
今天下午還在升級CD機的相關周邊

時代就是這樣
當你經歷過夠多就不會說CD是末日黃花
首版都是買來聽的
為什麼呢 因為再版 三版 拷貝都無法得到首版的聲音品質
dCS 為何還能賣400萬台幣的四件式CD機呢 絕對不是有錢沒地方花

為何複刻的黑膠無法得到青睞 因為也只是用檔案來當母版
然後不少高解析的檔案 也只是轉換來的 連原版都不是所謂的高解析
不知道國內還有多少存有類比母帶 國外有先見之明 通常有
但是真的會再拿出來製作 其實根本很難
有認識唱片公司的可以去問問 母帶會離開公司嗎

我也是痛恨首版CD天價貴 但是這是市場機制
然後唱片公司再也不在意了

現在娛樂很多樣化 音樂已經不像從前重要
音樂是人類文明最偉大的貢獻
vicence wrote:
數位訊源不拘載體
方便用與整理就好
好幾排的CD櫃,都被我收到床底下去了
放著都嫌站位置
這麼容易複製的玩意,便宜就加減買
炒高不怕接到最後一手?

最近又把rip的檔轉48khz試試
DAC不用再轉頻一次
感覺似乎有好些,但不明顯
數位格式就是這樣
世界通用,可玩性高些


樓主好像房地版的空空們,非把CD往死裡打?
tt_koupe wrote:
樓主好像房地版的空空(恕刪)


現在確實很空啊
CDP在3-4年前就賣掉了
CD轉一轉收起來
就放台樹莓派+DAC
幹嘛沒事拿CD盒出來拜
這樣音樂性更好? 心靈會昇華?
現在很少人買CD了吧
樓主喜歡的音樂欣賞方式是數位串流。我知道數位串流有很多很棒的地方。
愛樂者都希望彼此尊重與理解,因此也不必對買CD聽CD的人冷嘲熱諷。
玩音響聽音樂的方法很多,CD如果真的消失了只是使消費者少一種選擇與玩法。
我相信還是有人會用CD聽音樂,而且有很合理的理由。

1.保持原有音響系統設置
較早聽音樂的人家中就是有CD PLAYER,這幾年下來可能也沒有新購買其他器材。
既然手邊有一定的CD收藏,在維持原有的音響系統下,當然就沒有必要改變他習慣的聆聽方式。

2.串流系統的不便與不利
如果真的要更換新的系統,可能要考慮的點就不會像從前單純。
CD PLAYER系統要考慮的就是一台CD機器。
串流系統中要考慮網路系統、訊源系統(電腦檔案或網路串流)還有DAC。
要每一項設定與調整可能很好玩,但如果音響從系統越簡單、而使雜訊來源越少的角度來看,串流系統是比不上CD單純。
我自身有過利用串流程式收聽歌劇的經驗。在我的經驗中每一首曲目切換之間會出現間斷或小雜音,這對欣賞歌劇是天大的災難。不管這是原本音訊或設定上的問題,對要求每一首曲目的連貫不能間斷來說,串流是比不上CD播放簡單。
而且對電腦或網路系統不熟的愛樂者來說,要摸清楚各項設定與調整也是進入串流世界的困難點。

3.CD收藏有不可替代與不易割捨的特性
有些唱片公司也已經結束經營,因此無法以網路串流收聽早期CD出版的音樂。
有些人不相信網路串流訊源的音質,因為網路串流無法簡單檢視其音訊檔案的內容,某些網路串流音訊並非有所聲稱的等級。但CD可以,而且可以保證其正確性。
而且即使進入串流的世界了,愛樂者經年累月的CD收藏還是不可能輕易拋棄割捨。有這些原因使CD收藏與購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幾點淺見是我認為為什麼CD依然可以存在的原因,因為他也沒有必要消失。

喊著CD要消失的人,不如看看40年前CD剛問世時,那些喊著黑膠唱片就要消失的預言。世事的預料有時不是這麼簡單與理所當然。

樓主看不慣的是二手CD炒作,但請不要把所有買CD的人都當成是炒作者。
真的有錢還要玩CD炒作,我看是一種很差很差的投資方式喔。
哈哈,今天我才從國外收到一張專輯。還沒回家就先用CD隨身聽聽了一片。回家再聽第二片。

畢勤爵士指揮皇家愛樂。
戴流士精選
P 1958,1960, 1963, Original sound recordings made by EMI Records Ltd.
This compilation  P 1985 by EMI Records Ltd.
C EMI Records Ltd. 1987



這位就是畢勤爵士



邊聽邊練練我的破英文也不錯


以下Sony discman D-99 1-bit解碼,這種當時只是中階機種的portable CD player ,都一堆人在標了。我找不到fully work 的D-5,(D-50),只好抱著隨便一標的心態去標,結果當然是沒有標到。(跟另一棟樓的那些「片子」比較起來。最大的差別就是人家真的是國際大廠牌,公認的好貨啊!品相、成色優的,加上功能正常的,當然價值不斐,而且是在國際拍賣平台ebay 競標,而不是小小的台灣拍賣平台。Ps.抱歉,軟體和硬體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我很懷疑,出了台,港的華人圈之外,多少人聽過小虎隊、王傑?把他們的CD 拿去國際拍賣平台拍賣,是否還能有NTD 五到六位數的價值?(抱歉,國際上用台幣計價去讓人競標的,我還沒看過。)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