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我的入門音響組合Luxman/B&W分享

bond_007 wrote:
已問到B&W公司貨維修部門, 維修喇叭負責人的分機, 但他今天不在; 等查證過B&W公司貨維修喇叭負責人後, 向各位大大回報!


給你一個建議:
你告訴代理商你的單體懸邊裂了,問他該怎麼辦?
如果你問他,聽說單體懸邊會裂,得到的答案恐怕、、、、、

強烈建議你把 MyAV 那篇 PO 文從頭到尾看一下,裏面有建議不要吹冷氣,不用時用布蓋起來,是否有用我不知道!裏面也有提到對岸 B&W 用家的狀況。


我退伍後第一個工作在太孚,那時老闆是彭康德,了解一些代理商內幕,後來待製造業,先後跟 Siemens Nixdorf、IBM、Apple、Lenovo 交手過,提出一個問題,你想想:

如果你是台灣一家擴大機製造廠,你家某機型擴大機上個禮拜剛生產完 8 台,其中 6 台整個生產過程順利,測試 OK,另外兩台某幾個零件插件錯誤,其中一台輸出功率晶體燒毀,但是,這兩台已維修 OK

今天收到兩筆定單:一位美國客戶向你訂 5 台,一位利比亞的客戶也向你定 5 台,請問你怎麼出貨?那 2 台維修過的要出給誰?你還缺 2 台,要誰等?

想想萊豬、、、、、

為什麼會想到這問題?前面提過,我動用關係,KEF 原廠直接寄了兩隻 Uni-Q 給我,我是電子工程師,工程師的手都很賤,我拆過 Reference 207,量他單體的感量,我買的那對 Reference 207,Uni-Q 左右單體感量不同,但是,從英國寄來的那對,兩隻感量完全相同!

2004 年,我除了買喇叭外,也買了 McIntosh MA6900 和 MC275,還有 MCD201,因為在代理商待過,我告訴音響店,給我的機器不得拆過,我要看到箱子上的釘子。

MCD201 我拆箱放入第一片 CD 時,蓋子彈下來就彈不回去,代理商的說法是裏面齒輪跳了一齒,上蓋打開扳一下就好!問題是:開箱第一片就這樣,以後呢?我要求換機,我不要 McIntosh MCD201,代理商也有代理 Marantz 產品,就換 Marantz SA11-S1,差價退還給我,那台 McIntosh MCD201 代理商怎麼處理,我不知道!

SA11-S1 用了約半年開始挑片,用到約一年,挑片嚴重,只得拿去修,換了鐳射頭後,就把它賣了,SA11-S1 可是當時 Marantz 的旗鑑噢!還是我倒霉,所有不良品都給我了!

開始學 DAC 怎麼搞,很容易跟廠商討到 Burr Brown 頂級 DAC IC,所以,對我而言,CD Player 只要能輸出 SPDIF 信號即可!

另外,再一個問題你想想看:當你想出一個新點子可以賣錢,你是音響製造廠,你會把這新點子用在高階機種,還是先用在低階機種,試一下它的穩定度,等技術成熟後,再移植到高階機種?

想想看為何 SA11-S1 在我家只待了一年?便宜機種,一般而言都是用成熟的技術,成熟的技術用量大,因為成熟所以價格低,它在剛生產那段時間(也許幾年),bug 解得差不多了,所以也不容易壞,我 199X 年買的 SONY 入門 CD Player 到現在還正常工作!

B&W 8 系列的高音單體應該不是每對懸邊都會裂,祝福你拿到強壯的那一對。
componentbeggar wrote:
給你一個建議:你告訴(恕刪)
Beggar 大買的 KEF喇叭是高階喇叭,理論上出廠都有配對才是.個人買了二手雅瑟CP-730,CP-737就是沒有配對,左右聲道音壓怎麼聽都不平衡,所幸兩組高低音單體都同一型號,加上自己有LCR meter 和示波器,就連分音器一起整理,換來換去,聽來聽去才弄得比較平衡一些.聽起來爽度會比較高,我個人經驗,喇叭和分音器的感抗,阻抗都誤差很小都在2%內,倒是分音器的無極性電解電容誤差就會超過6,7%全換成PPN的,音壓真的需耳朵反復測量,有限的儀器幫不了忙.
CS_TANG wrote:
Beggar 大買的(恕刪)


分音器比較少看到這種塑膠電容,不知音色改變如何? 一般無極電解電容常見(或金屬皮膜)
音壓差異來自於單體還是分音器問題? 請教是2手自然老化,還是配對問題
前面忘了聲明,在回 007 兄的文中問了兩個問題是個人遇到事情有感而發,沒有任何網兄有義務回覆我的問題。

關於喇叭的配對問題,我的 CD 80% 以上是古典音樂,面對交響頭團,左邊是小提琴,右邊是中提琴和大提琴,兩邊的音色根本就不一樣。而且,我的聆聽環境左右不一。

我曾經瘋狂地蒐集到三對不同時期的 LS-3/5A,所謂的黑牌,白肚臍和 11 歐姆各一對,我曾試過左右放不同對 LS-3/5A,坦白說沒覺得有啥不對勁。
luxor_w wrote:
分音器比較少看到這種(恕刪)
PPN電容,其實就是MPPN,(金屬皮膜)(聚丙烯)(無感抗)電容.仗著自己有信號產生器和示波器,可以由喇叭端子端,輸入各種頻率和波型往前抓差異.分音板的輸出端已經從30Hz~20KHz喬到幾乎一模一樣,當然耳朵的聽感是很主觀的.除了確定雅瑟出貨沒有配對外,當然年代久遠個別單體的老化或劣化應該程度不同.配來配去讓自己覺得很平衡,那放起音樂覺得不平衡應該就是CD片錄音製造得不好,當然也只是滿足心理感覺而已.
hcf727

其實,電容的誤差值,在被動元件中,算是相對很大的。在3C產品上,誤差值20%是常有的事,尤其電解電容還會更大!!

2023-02-19 16:21
CS_TANG wrote:
哇! A大玩這麼大,這些好像都是單聲道大功率後級,對我來說遙不可及的器材,幾年前內人看我老是在修理調整一堆二手器材,豪氣地要買整套新的送我當生日禮物,結果去鳳誠音響逛了一圈就再也沒下文,女人家都以為音響三五萬就能打發,題外話;;AQ後級當然好,但音源,喇叭,前級也得門當戶對,還要有好的聆聽環境,我非音響評論員,會褻瀆AQ器材.



如果不菸、不酒,不考慮通膨,算了一下:

假設一天菸錢 NT.50,抽 35 年需:
50 x 365 x 35 = 638750

若一個月酒錢 NT.1500,喝 35 年需:
1500 x 12 x 35 = 630000

加一加近 130 萬,實際上應該更多!
100 萬買硬體,30 萬買軟體,音響算奢侈品嗎?
上述菸酒是獨享,音響可以跟親朋共享。

買二手回來整理,資源回收、環保、怡情養性、降低老人癡呆症發生率,一舉數得!
componentbeggar wrote:
如果不菸、不酒,不考(恕刪)
家庭生活和家庭開銷考慮的面向各有不同,Beggar大的例舉也不能說有錯,花得起花不起是另外一回事,生活在都會裡難以供養銘機,沒有好的環境供奉,再好的器材也發揮不了其價值,稍微大聲一些,管委辦公室會來關心,再說另一半和家人是同好可以支持那就更好了,一直到退休移居宜蘭後才有比較大和不太會擾鄰的空間,才真正有感覺那才是在聽音樂,聽音響,擺在舊居的器材15~30年後才能發揮實力,我猜很多人的問題都大同小異.玩玩二手器材可以打發時間尋找驚喜,但也隨著年紀越來越不允許,試想把一台三四十公斤器材抬上桌,還得翻來翻去再抬下桌,都已經躺進棺材一大半的小老頭了,退而求其次就只能在有限的資源下,尋找和享受最大的樂趣.
componentbeggar wrote:
不是我惡意嚇人,MyAV 原 PO 文如下:

一向欣賞R.Yang兄的言之有物

不建議802D3的原因有二
1,高音單元的懸邊幾乎都會裂開
代理商都知道,也有備品提供更換
需要一個簡單的特製工具拆下單元
但多數消費者心理已有芥蒂……

詳見:

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s=92ef340235cac9ee8d29247218b6d892&threadid=20488918&perpage=12&pagenumber=2

把懸邊割壞拍成照片公諸於世,果真如此,原廠 or 代理商應該要提告,怎容惡意詆毀?
不過,真的能把高音單體的懸邊割成那樣,技術還真了得!




剛才又仔細看了一下 MyAV 那篇 PO 文,裏面有兩張高音單體懸邊裂掉的照片,仔細比對兩張照片的裂痕,可以確認那兩張照片拍的不是同一隻高音單體!


在此特別澄清.

此文是我向大家請教B&W 800D3在MYAV的發文.但是懸邊照片和內文不是我寫的,

怕被誤會後,被吉.所以出來聲明一下.

後來是買約略訂價同價位的Sonus Faber Amati Tradition. 不過還是很欣賞800D3就是了.
ryang1212 wrote:
在此特別澄清.

此文是我向大家請教B&W 800D3在MYAV的發文.但是懸邊照片和內文不是我寫的,

怕被誤會後,被吉.所以出來聲明一下.

後來是買約略訂價同價位的Sonus Faber Amati Tradition. 不過還是很欣賞800D3就是了.


只要照片沒有造假,沒有任何人會有任何事!
只考驗代理商的應變能力!
CS_TANG wrote:
PPN電容,其實就是MPPN...(恕刪)


可以自己動手修音響真是令人羨慕, 看CS_TANG以前的器材大部份都是fr雅虎、fr eBay購得的二手器材, 真所謂"玩"音響, 不是"被音響玩". 尤其是現在能夠把音響開到動聽的音量、發揮器材的極緻, 這種鄉居生活, 更令人嚮往之.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