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升級?還是浪費錢?請問大家的意見

Antus wrote:
用環繞前級來聽2聲道(恕刪)


大大您的分析讓我茅塞頓開!的確,就像多聲道的後級,可能分給前置喇叭僅僅是20%而已。

之前在建置目前的系統,也曾經考慮過是不是要單純的走兩聲道就好?所以那時候也認真考慮過PM14/PM17等等。只是後來還是選了多聲道的系統,也一舉買進馬家多聲道前級的旗艦機(?)只是單聽音樂時總還是覺得少了點什麼?尤其是用pure direct模式的時候...

看起來要達到這個目標,好像不是這麼容易(簡單),最少可能不會在COVID-19結束前就確定了,呵呵
Tsui0514 wrote:
大大您的分析讓我茅塞(恕刪)


您客氣了,因這對喇叭我用好幾年了,之前也比過一輪,有些初步認識。

Marantz的話,其實只需考慮最上面那一兩台就夠了,14應該是最低了,17就不用想了,擴大機的話,Marantz配BW我試了NA11+PM11,NA11還不錯,PM11就比較普通。

我覺的你要有感又省錢(相對來說),賣掉你現在的擴大機,直接買一台高階綜擴,聽音樂用8805當DAC,直出給綜擴,看電影時綜擴bypass mode當後級。

綜擴新的或2手的有很多可以選,gryphon, mclintosh, pass labs, 等等,我是覺的不用考慮mid-fi 品牌,直上hi-fi品牌會用的比較久,這些2手前代或現役的頂級綜擴約10幾萬不到20萬就能入手,會比用2台Cambridge玩biamp好上一級。
Tsui0514 wrote:
只是單聽音樂時總還是覺得少了點什麼?尤其是用pure direct模式的時候...


我的器材是多聲道與二聲道分開, 多聲道部分是AV8802a+Emotiva XPA-7+805D2, 跟你的大概有60~70%的相似性,所以可以多講一些. 不過我是幾乎完全聽古典音樂,你的國語歌曲我無法評論.

音響器材跟女孩子一樣(原諒我可能有點物化),有些人素顏本質最好看,有些人要化點妝,多一些裝飾才會好看.

AV8802a(AV8805)如果跟同級二聲道綜擴比起來,本質稍遜一點,再加上內建DAC,如果你Pure direct的模式絕對拼不過PM11S3+NA11S1.

前級部分,AV8802a(AV8805)你可以用Audyssey調的,你也可以用Pure Direct(bypass)不調的,你也可以用graphical等化器來自己調. 以我的經驗,我是參考網上各種古典樂迷提供的等化器調整法,自己慢慢摸索,根據我自己房間的特性調到最佳音質狀態,這細節很難說,但我主觀上是AV8802a可以調到PM11S3或PM KI Pearl 90%以上的實力,配上我的XPA-7只出二聲道可達300瓦,明顯勝過PM8006綜擴的表現. 所以AV8802a(AV8805)其實不差,但你要去幫它化妝,用pure direct這種方式來聽她的素顏是不行的!

以DAC這方面來說,如果是聽CD或WAV(PCM), 我的經驗是NA11S1>SA KI Ruby>HD-DAC1=SA8005>AV8802a>Oppo 105 (不過有時Oppo 105>AV8802a). 所以你若這方面CD或WAV(FLAC)檔案很多,多去加個中檔的SA8005或HD-DAC1訊源都會好過AV8805或Oppo 105的內建DAC. 當然這方面的優秀CD或DAC機還很多,你還可以慢慢找.

如果是聽SACD或DSD二聲道多時,排名就變了. SA KI Ruby>AV8802a=HD-DAC1=SA8005>Oppo 105>NA11S1. 為什麼NA11S1會墊底? 因為它只能用USB-DAC,必須透過電腦. 電腦我不管用Foobar 2000或JRiver都搞不定它,音質都不如硬碟直接用USB插入AV8802a讓它直接來轉DSD來得好. 所以不要輕忽了AV8802a的DSD音質,相當不錯! 但如果你想更進一步,去聽聽SA KI Ruby的SACD二聲道,真的是非常出色!

如果是聽SACD或DSD多聲道,那選擇就更少了. 我比較Oppo 105的類比多聲道輸出,也比較過早期Marantz SA12的類比多聲道輸出,甚至也買過另一台評價很高的環擴前級Emotiva XMC-1 gen 3, 聽來聽去都不如AV8802a的DSD多聲道輸出. 這方面很簡單,就是保持你的AV8805就對了,你只要去買個多多益善的多聲道後級(或是多個單聲道後級)來推就是了(但要會自己調,不要完全依賴Audyssey). 要記得連McIntosh MX123 AV前級基本上就是AV8805的骨, McIntosh的皮,所以不要輕看你的AV8805.

所以對於你的短程二聲道改善,仍然是去買個好一點的訊源,然後研究AV8805怎麼調音. 而長遠的改善計畫則是完全把二聲道分開, 比如說McIntosh C2700真空管前級或C52晶體前級+MC462晶體後級(450瓦)+B&W 802D3,我想是很多人的夢中組合. 我現在二聲道是PM11S3當前級+Emotiva XPA-2後級(300瓦)+B&W 805D3, 上面的組合我也還在繼續做夢當中!
Monte920 wrote:
我的器材是多聲道與二(恕刪)


M大,先感謝您花時間回覆了小弟的問題。其實我聽音樂是屬於雜食性的啦!古典,西洋,國語,甚至國樂我都聽。當然還是會偏好有點低頻強一點的。好比1812,約翰史特勞斯等等。您推薦過的一張彼得與狼的SACD我也收了,呵呵。

說真的我也覺得8805理當不是那麼不堪,所以目前的目標其實轉向找尋後級,或者是兩聲道的綜擴。最近可能拜COVID-19所賜,一堆好料的價格都非常迷人。只是,考慮到McIntosh 的單機重量,運費成本及運輸方式都是一個蠻大的問題

當初的多聲道後級,也曾考慮過Emotiva,但是一直沒有下手,結果他的價位就水漲船高⋯⋯所以才改進Outlaw 7000x,如果當初進了Emotiva,可能跟您的系統有85%相似了耶!

不過觀查您的系統,805D2您也是用300瓦來推
而且您的夢幻組合,somehow也跟我的類似,呵呵!不過我的簡單些,只要是802加McIntosh 就可以了。只是現在家裡真的擺不下...

至於訊源,說真的現在大部分都是只有開8805聽stream,這真的是太方便了,反而開105的機會變少了。當然還是會買CD/SACD,只是就會rip成數位檔後丟NAS,讀盤的機會真的是少之又少了。105現在都是在看片了。

最後可能會在純後級跟綜擴之間選一台吧?現在的Mcintosh綜擴,好像在數位處理上也蠻跟的上時代的,這樣是不是也跟8805一樣,真正用在兩聲道的部分就沒有這麼多了
升級不等於浪費錢
享受很重要啊~
哈哈哈,感謝小雨大!

近日有些煩心的事,不過還是上來回覆一下。

後級的部分可能因為疫情,找到一台McIntosh 每聲道300瓦的新中古機,價格跟EDGE W差不多,這應該會是主要的對象了。

另外有把804D2再往前拉出來約5公分,神奇的地方是聲音的聚像更清楚,低音變得更有彈性...雖然不是說有多大的變化,但是確實聽的出來。

最後又再一次做了AB test。不過這次是針對線上串流訊源做的。比較了TIDAL/Spotify等等不同的串流音樂供應商,用8805播放同一首歌,結論是不得不說訊源(不同供應商)的差異還是有的,的確某些標榜付費後的高音質確實聽的出來,而且真的會覺得器材upgrade了一個等級。

不過最近煩心的事是,公司開始放無薪假了,而且是長期的無薪假

可能,短時間可能沒機會再對系統做任何的更動了...感謝各位大大的專業建議。當然目前還是會以Mcintosh的後級為目標,只是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才能達成了?
我想以樓主的擴大機應該推的ok...只是質感、外觀上這見仁見智,再努力看看......
升級是為了更好的音質體驗,為了這個只好省吃儉用了
6P65exynLf wrote:
升級是為了更好的音質(恕刪)


口袋預算跟目視觀點....其實很多人就是看漂亮就是爽.....
當然要漂亮要效果就是要付出待價的....

像我口袋深度不夠....只能用用這便宜又好用的關鍵擴....
預算有機會7.2.4....用13台MONO關鍵擴....

Tsui0514 wrote:
好比1812,約翰史特勞斯等等。


這催下去不吵不亂,由其是砲聲或鼓聲大聲之下定位不會跑掉拉的住,不會打到身體,那恭喜你的系統80分以上了!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